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互动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促进两者共同的发展。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互动的障碍因素,然后从农村经济发展、政府支持、学校支持与引导、学生热衷、社会理解等五个角度提出提升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新农村建设;互动
  作者简介:丁翠玲(1963-),女,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C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11-0092-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性问题。实际上,这两大问题之间具有紧密的内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客观上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由于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也需要并且能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大学生就业以及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大学生也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锐力量。因而,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互动的障碍因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优惠措施的陆续出台,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走向农村,从基层干起的人数呈递增趋势,但是大学毕业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仍然与预期相差甚远,表现在动机上的功利倾向,将农村服务作为跳板;在从事岗位上,主要是大学生村官、农村支教、医疗、文化等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到农村创业,进行技术支持和企业经营管理等还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有:(1)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看,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无法为大学生提供期望的薪资、充分的发展空间和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农村交通、电力、水利、卫生医疗等生活设施相对落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大学生对农村就业存在恐惧心理;(2)从政府层面上,近年来虽然实施了不少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有力措施,但很多政策仍然处于摸索和细化阶段,比如其福利、待遇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优惠条件、鼓励措施等的持续性仍然存在争议和顾虑;(3)从学校的角度看,高校专业设置上存在不合理,涉农专业萎缩明显;学校为了提高声誉,一方面按照中央的精神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而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引导大学生在大中城市优越的岗位就业,形成对大学生农村就业引导的稀释;此外,由于学校财力的限制,组织和发起的社会实践机会相当有限为大学生创造的接触新农村的机会太少,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4)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大学生长期存在就业思维的误区,即跳出“农门”留城工作、去政府部门或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等,形成“城里学生毕业后不愿下乡工作,农村学生不愿返乡工作”的错位就业局面,从而削弱了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另外,身处时代前沿、接受多元文化熏陶的现代大学生,往往对生活品质和生活情趣有过高的追求,向往物质生活丰富、精神享受愉悦、信息交流快捷的现代都市生活,从而导致许多大学生对相对传统和落后的农村生活敬而远之;(5)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来自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和自身对于农村就业的种种偏见,影响了大学生的农村就业的勇气与积极性。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互动的途径与对策
  
  (一)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互动的前提
  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是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落户的基本前提条件。农村经济发展越快、越好,其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会更多,对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就更明显。首先,农村经济发展要有明确的思路,应因地制宜选好发展项目,选准适宜本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项目,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努力营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其次,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握和控制好生态的优势、做活经济文章,从传统农业向生态效益农业方向发展,向绿色无公害农业方向发展,致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三,努力构建村级经济长效运营机制,通过建立与农民贴得最紧的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组织,采用村级集体牵头,村民参股,以公司、股份合作的形式把集体、企业、农民的利益拴在一起经营发展。最后,应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采用土地入股,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等流转形式,村集体集中连片开发出让土地、兴建厂房和市场出租,逐步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加快村级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只有通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得到改善,才能有力吸引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
  (二)国家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互动的基础
  大学生是否愿意到农村去,是否愿意在基层扎根,政府政策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应该继续做好宏观上的调控,如规定高校招生时加强对定向回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给予分数适当降低,学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系统,针对农村就业开展咨询服务,引导教育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公务员优先录取、保送研究生等,但这些政策仅仅是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而对于扎根农村却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因此国家应该对这个层面开展政策研究,如对于长期在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发放特殊补贴,为大学生落户农村解除后顾之忧。近年来虽然实施了不少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有力措施,但很多政策仍然处于摸索和细化阶段,比如其福利、待遇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优惠条件、鼓励措施等的持续性仍然存在争议和顾虑
  地方政府和组织应积极落实鼓励政策,应该从农村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科教文卫领域采取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和农村发展的更加具体、系统、优惠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在农村政治领域,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建设,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村官”做好工作规划,使其尽快准确定位;通过加强培训,使其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通过建立定期交流与学习机制,使大学生们能够分享工作经验与心得;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如设立最低待遇标准,鼓励多种奖励方式。可以将奖励与大学生村官为村里带来的收益挂钩,甚至可以采取提成等方式,激励他们发挥最大的才能。在大学生村官从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干部的转变过程中,各级政府都要给予高度重视,应结合当地实际展开各种形式的跟踪培养,如学习计划生育、植物保护、动物养殖、劳务输出、矛盾调处等实用知识。
  在农村经济领域,对于在农村自主创业致富的大学生,应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包括优惠出租土地、宣传招募工人、完善基础设施等服务。在金融政策上,鼓励银行对大学生创业放贷,降低一定幅度的大学生农村创业贷款利率,大量发放小额信贷,使更多的大学生有能力、有动力贷款。在工商管理上,简化大学生村官企业的注册登记手续和其它进入障碍,减少审批的环节和程序,让大学生村官费用交得明白,尽量节省时间。同时,各项优惠政策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对于长期服务于农村的大学生,应该在精神上予以激励,如在人大代表选举中,给予一定的名额。
  (三)学校支持与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互动的桥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专业设置等应做适当调整,应该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高校应全面调研农村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如农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等。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尤其是涉农院校,应积极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的各个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高校应该对广大青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大学生新价值观的教育与塑造,加强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这期间可以有意识引导大学生去农村调研,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什么,培养自己相应兴趣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高校应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外,还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社会实践,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平台为学生自主地参与农村实践提供舞台,比如近年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已经涌现出不少大学生农村实践调查的优秀作品,可以模仿该项比赛,举办专门的大学生农村实践作品竞赛。高校应该在经费资助、管理制度上对农村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倾斜,加大项目申报制度建设力度,扩大申报范围,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
  (四)大学生胜任农村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互动的根本
  大学生热衷于农村事业是其扎根农村的根本。大学生扎根农村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在意识上坚定广大农村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另一个要素则是大学生适应农村需求的能力。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应该降低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了解就业市场信息,应该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要树立“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创业”的人生价值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抱着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大学生要加强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基层就业能力。大学生到农村融入农村,必须过好四关:一是乡村语言关,必须入乡随俗,尽快熟悉当地语言和文化禁忌,用群众语言与群众沟通,培养农村感情;二是农村政策关,大学生应全面熟悉新农村建设政策,并且要加强实践,向实践学,向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三是工作方法关,无论是农村行政还是农村商业,都与理论上所学存在偏差,因此大学生应积极融入农村,尽快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四是过硬本领关。大学生要加强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整体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社会。大学生应增强组织管理能力,应增强专业知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五)社会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互动的保障
  就社会层面而言,无论乡村组织、新闻媒体及其他民间组织都应当为两者的良性发展营造和谐氛围。乡村组织应努力创造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和条件。应主动与高校学习沟通,协建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基地。新农村建设开展的较好的农村地区应该主动走入学校,适时在高校举行推介会和招聘会,这不仅可以扩大自身影响,也能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向社会展现,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应该给大学生宽松的平台,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激励大学生能够贡献更大的聪明才智。新闻媒体等社会组织应该给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它能够提高大学生参与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大学生家庭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作为家长,要认识到大学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以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认识到“光宗耀祖”的陈旧观念不利于子女择业就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甚至维持、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农村多方面综合信息的获取、农村公共服务方面以及农村事务管理,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焰.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及政府扶持政策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9(14).
  [2]王文举,范合君,刘硕.“大学生村官”在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7).
  [3]张秋山.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4]楼栋,郭红东.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
  责任编辑 何颖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5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