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工作的教育局电教中心基层工作人员,在对所辖基层学校广泛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因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验收需要,为学校配备了大量的教育信息化设备,这些装备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硬件基础,但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如何?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状况又是如何呢?笔者从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其成因的探究和分析,认为中小学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创建,能够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的不良现状,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数字化校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2-0017-03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们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因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验收需要,为学校配备了大量的教育信息化设备,虽然这些按标准配备的信息化设备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硬件基础,但现阶段我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如何,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状况又是如何呢?笔者在我市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基层学校广泛接触过程中思考:这些设备由谁来运用?其使用效益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整合,其进展怎样?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1.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不高
  (1)教师任教学科与专业不对口。在和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小学不少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改行过来的,更有少数信息技术教师是因为学校要开信息技术课,但又没有信息技术教师,于是学校只能安排那些比较年轻或者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兼任,于是只好既教信息技术课,又教其他科目。还有一些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在学校任物理、数学等中考或统考学科,而信息技术课则用于辅助他教的考试科目。
  (2)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年轻。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显得很年轻,学科骨干教师的比例很低。学校里既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同时又懂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教师极度缺乏,由于目前初中、小学通常只有1到2名信息技术教师,教师之间缺少交流和探讨的机会,学校没有信息技术教研组,也很少开展教研活动,所以信息技术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也就非常缓慢,有些年轻教师甚至没有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所以在上课时,这些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就让学生自己操作,许多学生在完成了操作之后,就开始玩游戏,把信息技术课变成了“独立自主的游戏课”。
  2.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错误定位
  一些中小学虽然有了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却不专用,往往身兼数职,成为“电教保姆”。甚至有的教师说,他们的角色是领导检查时的“守门员”、电脑故障时的“维修员”、教师做课件时的“协理员”,不能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那样集中精力潜心教学。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教学任务相当繁重,然而他们除了完成安排的教学任务外,绝大部分的教师还得维护机房、维护网络、承担学校各种各样的拍摄任务等,信息技术教师几乎成了一个“超人”,但待遇并不如其他学科教师,这大大挫败了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
  3.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错误认识
  (1)无需大考,学生轻松。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是没有统一考试的,虽然高中有会考,但也只是象征性的,目前在全国的应试大环境之下,信息技术课程很难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本来这门学科应该是有很大发展的,它对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很有好处。但由于信息技术是非高考、中考学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由原来的好奇转变成了混日子,整天泡在应试学科中的学生,好像更多地把这门学科当作“自我放松、自由支配”的学科。
  (2)认识不足,成为摆设。由于部分领导认识的不足,在一些学校,信息技术课被认为是可开可不开的副科。很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相当肤浅,开设信息技术课仅仅是“摆摆样子”,应付上级检查。在学校教育里,信息技术学科明显弱于其他学科,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客观地位。原本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设立的信息技术课,成了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原本满腔热情的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受到不公平对待,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被逐渐吞噬。
  
  二、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创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
  1.迫使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广泛应用的过程,也是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了解、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工作、学习、管理效率的过程。扬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创建从基础环境、教学应用、管理应用和保障工作四大项44小项指标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我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起到促进作用。
  (1)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信息技术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而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认识。他们在承担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还为整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学校应该从工作量上加以权衡,他们辛勤的劳动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因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从事的既是技术教育,也是面向学生的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同时要确保学生在开展网络学习、数字化生活及一生的发展等方面拥有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知识能力。此外,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越来越强调并引导学生投入到富有创造性的电脑作品设计、探究性学习以及各种专题学习活动,在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让学生要学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对技能和知识的新型表达能力。众多教学软件、网络课程、教育资源开发以及各种各样的互动学习平台、学习网站等等都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师都参与其中。
  2.迫使信息技术教师加强学习,转变角色
   (1)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形象。“数字化校园”创建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创建的任务关系到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每个科室,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的中心人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学校创建方案的拟订到创建任务的分解、从数字化校园平台管理软件的安装调试到组织教师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从服务器的架设到资源的上传收集等等各项工作均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有不少学校校长亲自安排信息技术教师在行政会、全体教师会上作讲解,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改变自身角色的重要机遇,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加强学习,掌握数字化校园创建的标准要求,掌握数字化校园平台软件的使用方法,展示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全力以赴地做好创建的指导、培训工作。
  (2)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改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常常埋怨学生来上信息技术课都态度不端正,本人在与基层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接触的过程中也发现,在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潜意识中同样有“让学生玩玩好了”的想法,或是以其他事情太多或是以“反正是副科,不必要求太高”等为借口,不认真备课,不好好上课,课堂纪律很差。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我们自己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如何能获取他人对我们课堂的尊重呢?作为教师,搞好教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花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对我们的课不是仅仅停留在应付的层次上。
  3.迫使学校加大投入,完善装备
  “校校通”工程建设时大部分小学按每机房50台,初中按每机房56台,基本上可以满足学校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了,但每个学校只有6台左右的教师机和一套多媒体投影设备。教师机和多媒体投影设备数量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热情,因为某些学校出现了多媒体教室使用率非常高、教师上课需要按次序排队的现象。通过“数字化校园”创建则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因为创建评估标准中要求:小学师机比达3∶1,初中师机比达2∶1,高中师机比达1∶1;多媒体制作设备小学不少于1套,初中不少于2套,高中不少于3套;小学每4个班拥有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初中每3个班拥有1套,高中每2个班拥有1套。这些硬件的配备到位,有力地改变了一台电脑多个教师合用,最终谁也没有真正“好好用”的局面,因为小学3名教师1台电脑,初中2名教师1台电脑,利用这种方式电脑的使用基本上就可以安排到人,教师也会维护好、保管好自己用的电脑,同时也能满足上课备课的需要。另外,多媒体成套设备按班级比例装配到位,极大地方便了课任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
  4.迫使广大教师立足应用,注重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有效整合
  应用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真正体现数字化校园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环境,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的管理水平。因为创建评估标准中要求:教师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备课,能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准备相应的电子教案;教师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教学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开课课时不低于学期总课时的30%。教师是信息技术“进课堂”的主体,教师不改变教学观念,不提高整合水平,再多先进的设备也无法发挥效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使用效益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如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不懂信息技术,就会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从而还会影响到教育的整体发展。通过创建“数字化校园”这一抓手,迫使广大教师必须进行电子备课,必须有30%的课用信息技术手段,这无疑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促进了广大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编辑:王天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0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