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校园歌谣的正负效应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校园歌谣是学生意愿的朴素表达形式,是反映青少年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的一扇窗口,是研究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第一手材料。古代的贤君明主尚能派使者赴民间采风访谣,通过歌谣分析民情政弊,调整政策。今天,我们教育者对待歌谣更应有宽阔的胸襟,采取明智、务实的态度,把它视为考察教育得失的一面镜子。校园歌谣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存在有着合理的客观基础与主观需求。意图消弭歌谣对青少年的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无视其影响又无异于放任自流。我们应正视校园歌谣的影响,对歌谣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并分清其正负功能与利弊,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其正面作用,遏制其负面影响。
  
  一、校园歌谣的正负效应
  
  校园歌谣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功能。一是信息传递功能。校园歌谣反映了青少年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揭露了某些社会问题与矛盾。通过研究校园歌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预感危机,从而对症下药。二是舆论监督与道德评价功能。校园歌谣是青少年对社会、校园生活开展舆论监督的工具,它通过对社会现象、校园生活的批评,营造青少年道德评判的环境,从而形成较强的道德约束力。三是娱乐功能。歌谣中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消遣娱乐性,在某种意义上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校园歌谣可以发散剩余精力,消除外部精神的压力与不满情绪,达到自在、痛快、开心的效果。四是心理调节功能。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歌谣能满足某些学生的心理宣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心理调节作用。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基础。一部分校园歌谣以普遍的怀疑主义为其价值基础,改变主导价值信仰体系,使人们的情感、态度、思想立场发生改变,导致一种不合作态度,左右青少年的行为。二是影响校园稳定与教育者的权威。一些校园歌谣发泄青少年的不满,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和偏激的成分。当其快速大面积传播时就会强化和扩大这种不满与负面影响,影响师生教与学的关系。三是导致审美情趣低俗。歌谣表现出明确的功利性、思想的平面性以及趣味的媚俗性,对主流文化、高雅文化、精英文化的自我疏远,调侃生活,盲目扮“酷”,追逐个人情感,放弃崇高,淡化优美,鄙弃深沉,自甘平庸。一些校园歌谣在内容上无病呻吟,沉浸在个人情感的狭小空间,甚至夹杂着一定的颓废情绪,讲求实际,追求实惠,对丰富多彩的人生和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对政治表现出惊人的冷漠。在对一些经典所谓的“重新演绎”中完全丧失了本来的意蕴,带有浓厚的调侃意味,从而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客观上淡化或弱化着他们的崇高理想信念,拉大了先进文化、主旋律文化与他们的心理距离。四是容易对青少年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产生反作用。校园歌谣采取一种反传统的姿态,以冷嘲热讽的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安慰和解脱,表现为赤裸裸的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和痞味十足的戏谑调侃的言语方式。他们对过去彻底抛弃,对现实拒不合作,宣扬未来不可捉摸,试图否定一切。向往一种无拘无束的“新”生活,却又找不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位置和所应扮演的角色。一些格调低下的歌谣使个人陷入哀怨缠绵、多愁善感的狭窄天地,导致思想消沉,学业荒废。
  
  二、多措并举,着力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歌谣能够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表明其至少在某些方面表现了时代的情绪,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趣味,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我们也不能无视其中存在的问题。正视而不是迁就和迎合其中那些不健康、品位不高的东西,而是要深入研究歌谣现象,积极探索有效对策,趋利避害,使它成为校园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深入研究校园歌谣存在的合理性,充分发挥挖掘和利用校园歌谣中的育人因素。教育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从不同角度和方位,挖掘和利用校园歌谣的育人因素。一是充分利用校园歌谣中直接的教育意义。有的校园歌谣本身就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对于其中直接明了的育人因素,要十分注重并充分利用。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校园歌谣作出分析、判断,从而得出符合审美原理的正确认识,以提高青少年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的。二是积极挖掘校园歌谣中隐含的教育意义。有一些校园歌谣的内容表面上给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直接印象是没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需要人们去发现和挖掘。三是换位思考,精心“改装”,点石成金。有些校园歌谣有明显的负面内容,但经过词语更改,变消极为积极,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和正面教育的意义,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更为深刻。四是对于校园歌谣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其危害性,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地选择文化内容,自觉地健康成长。
  (二)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对高雅作品的兴趣,将其内化为自发的审美需求。教育者和大众传媒要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常常处于一种高雅文化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所形成的艺术氛围中,同时对青少年之于优秀歌谣的审美兴趣加以赞扬和鼓励,使他们形成对优秀文化自愿的审美需求,真正内化为一种没有外在压力、出自内心的需求。青少年毕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青少年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具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和热情。教育者要积极开发他们中潜在的对高雅文化、民间民族文化的追求热情,改进主导文化、高雅文化的教育传播方法,在通俗中发掘高雅,弘扬主旋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要面向市场经济,按照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计划。二要适应当代青少年思想活跃、反应敏锐、善于思考、敢于竞争的特点,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引入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青少年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三要适应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学校后勤社会改革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要借助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手段发展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并进行创新。创建激励机制,让青少年体会到紧迫感、危机感,激发他们勤奋学习、发奋进取的精神,给校园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四由规范性德育向价值性德育转变。传统道德教育多半是从社会规范性角度出发,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这种德育方式将道德视为一种行为规范,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约束,对不轨行为进行惩罚。青少年已经具备了较成熟的心理意识,他们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服从,他们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价值追求。如果规范与其追求的价值 不相符合,很容易形成对道德规范的抵触情绪,甚至公然挑战道德规范。因此,在德育中,进行一种价值性德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比灌输一定的规范更为重要。在德育实践中,价值引导和理论灌输要相互结合,做到把引导他们实现品德社会化与个性化统一起来,注意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四)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1、加强和改进养成教育。青少年心理素质包括情绪智商、行动智商、意志智商等多方面内涵,良好的养成教育主要能提高青少年的行动智商和意志智商,使他们的行为由自发到自觉,由非理性到理性,从而有效遏制歌谣等非理性亚文化形态的盛行。2、建立健全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为依托,以普及提高为方针,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有合理的宣泄渠道。3、引导青少年自我调适。一是提高青少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增强青少年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三是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社会问题。社会上存在的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正视社会上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教育者要有效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各种社会问题。四是指导青少年自觉加强个性修养。个性修养较高的人,能够适应变革的环境,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能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能够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自觉加强个性修养是提高人们心理调适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重视校园文化载体与阵地的建设。一是教育者要深入研究歌谣,主动走进学生生活之中,积极参与校园歌谣的创作,热情扶持校园歌谣的发展,在参与中理解和把握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取得教育的主动权。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充实学生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用现代文化载体与阵地吸引校园歌谣,以便对校园歌谣进行过滤、净化,以减少歌谣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三是加强校园物态文化建设,以优美和谐、渗透校园精神的校园自然环境和服务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拓展自我的生活空间。
  (六)文化部门加强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宣传部门进行严格控制,尽量不让那些不健康的信息流进校园,进入青少年的生活中。社会大众传媒要提高鉴别力,弘扬优秀文化,使青少年能欣赏到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广播电影电视、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坚持正面引导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综合治理社会文化环境,铲除社会垃圾文化滋生的土壤。同时,要规范媒体的传播行为,让其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本栏责任编辑 李彩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5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