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三阶段四平台”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跃湘 胡蓉

  摘要: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感受到企业文化熏陶,已成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互融合的探讨,构建了离职院校企业文化“三阶段四平台”教育体系,认为高职院校学生企业文化教育分为“认知阶段、深化阶段和对接阶段”等三个阶段,并且可以通过“教师平台、课程平台、实训平台和订单平台”等四个平台来实现。
  关键词:企业文化;技能人才培养;三阶段;四平台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55―03
  企业在招聘技能人才的时候,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已取代对技能的要求成为考察毕业生的首要指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学生在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接受企业文化教育,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越来越成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企业文化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不断创新的结果,而且更是企业组织形式不断演进的结果,它与企业最高组织形式现代企业相适应。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建设在西方企业界开始受到普遍重视,风靡一时,成为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法宝。如今“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文化”成为人们的共识。
  尽管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各种各样,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都被视为企业文化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从企业内部来看,所有权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的根本价值取向,在公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三一重工”的“先做人,后做事,品质改变世界”,强调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人的品质比产品的品质更重要,人的品质是改变世界的主要因素;海尔集团的“有生于无”,强调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其核心是“创新”。必须强调的是,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受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文化的表象虽有差异,但文化取向和核心价值观都是相同的。职业教育以培养企业所需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企业文化教育应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既要培养共性的企业文化,又要培养个性的企业文化。
  二、高职院校企业文化“三阶段四平台”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企业文化“三阶段四平台”的教育体系,即:“企业文化认知阶段、企业文化深化阶段、企业文化对接阶段”和“教师平台、课程平台、实训平台、订单平台”。在三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是共性的企业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重在解决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融合问题。对接阶段是针对具体企业的订单式企业文化教育,是针对企业个性文化本应在就业后完成教育的前移。这三个阶段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性、连续性和交叉性,内容关系上也是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包含学生接受企业文化教育的整个过程。四个平台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接触的对象和学习环境的综合,作为企业文化教育的实施载体,贯穿于企业文化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当中,并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功用,是整个企业文化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每个阶段、每个平台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互为基础、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着力于人的全面素质培养。
  三、三阶段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认知阶段
  任何教育的实施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一个从认识到深入的过程,只有在完全和清楚了解某些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做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企业文化教育也不例外。因而,实施企业文化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认知即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刚入学的新生对于自己今后即将学习的专业和可能从事的工作并不太了解。企业文化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听说过的概念,具体是什么,与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又有什么关系,他们并不清晰。因此,学校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基本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这个阶段的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特征、推行企业文化的意义何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需要在认知阶段了解和掌握的。
  在这一阶段,学生接触和了解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是环境、课程以及教师。用企业文化展示板、企业名字命名的校园道路以及教学场所、企业宣传片等方式将企业文化和校园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氛围。在“企业认知实习”、“专业介绍”等相关教学环节融入企业文化的内容,专业教师在课程的开始就做有关企业文化的介绍。通过在各环节中渗透这些内容,从而有的放矢地使学生了解、认识、感受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深化阶段
  通过对企业文化认知阶段学习,学生对企业文化已经有一定的了解。随着课程教学的深入和相关专业实习实训的展开,企业核心价值观、管理理念、职业道德等精神层面的教育内容是这一阶段的重点。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逐渐脱离书本知识,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来为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知识。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更深层的认识。实训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是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最有效的环节。按照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布置实训现场,实行车间化管理,引入企业标准,将真实产品作为教学案例,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实训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学校出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项目、管理模式的方式在学校建设集生产、教学、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生产(实训)基地。把学生放在真实的生产一线进行实习实训,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感受企业的生产环境,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三)企业文化对接阶段
  如果说认知阶段和深化阶段是企业共性文化教育,对接阶段则是企业个性文化的培养,“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是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虽然在概念上了解了共性的企业文化,掌握了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但缺乏有针对性的企业个性文化的培养。企业文化对接阶段作为前两个阶段的延伸,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按照通常的教学规律,具体企业个性文化的培养应该是学生毕业到企业工作后进行的,将这个过程前移,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前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核心价值理念、精神风貌,寻找自己所学所长与企业的契合点,通过与企业个性文化的对接来做好自身的定位,找到自己与企业间的最大适配度。
  四、四平台的基本构成
  (一)教师平台
  毛泽东同志曾在《实践论》中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结合企业文化教育的教师平台,

我们可以拓展性地理解为每一个人在不同行业企业工作过,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方法、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也都会打上不同行业企业的烙印,并对学生们产生有形无形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来源广泛,有来自企业、机关的人员,也有其他高校的教师和大学应届毕业生。其人生经历与职业背景都有不同,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质必然也不同。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特别是在车间生产一线从事过技术工作的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时通常明显地表现出“企业人”的特质。而那些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由于基本仅受到校园文化的熏染,其表现出来的性格气质就或多或少地是其母校校园文化的烙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通过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乃至在平常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以各种形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文化培育产生影响。大学生虽说就生理年龄而言已步入成年,但心理年龄、思想道德的形成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的影响、文化的影响、周边人和事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将对其价值观的形成、职业道德观的形成和职业文化的培育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学校所属行业不同,开设的专业不同,学生的职业岗位面向不同,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经历和素质要求也不同。特别对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应该重视其职业背景,工科类专业教师应该有企业工作背景,管理类专业教师应该有公司或机关工作背景等等。直接从院校毕业的教师,一定要到企业锻炼,已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也要经常回到企业进行再锻炼,不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管理模式、生产模式、生产工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熏陶,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传播。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有效地搭建起学生企业文化培养的教师平台。
  (二)课程平台
  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平台,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二者共同实现。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明确列入教学计划的、直接的、事先编排好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则是指存在于教学计划以外的非正式课程,是指教育者在教育环境中对学生施加的无形影响,在教育效果上可对学生起到潜层影响作用的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系统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都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学校教育应自觉地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促使二者合力对学生产生影响,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具备不可忽略的特征,例如,间接性、渗透性、隐含性、广泛性、持久性等。其体系可以延及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观念层面的隐性课程以及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物质层面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建筑及设备,即各种建筑的风格、造型、格调和品位等,各种设备的配置、技术和联系;制度层面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班级管理方式以及社团运作方式;在观念层面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教风、学风和校风;行为层面主要包括师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交往、学生间的交往以及学校与企业的交往等。将校园的隐性课程注入企业文化的元素,可以为校园企业文化的教育打造一个良好平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并吸收企业文化。
  (三)实训平台
  校内外实训基地提供了实施工学结合的具体场所,实训实习是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必须重视的环节。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依托行业,选择一批可与专业对口、企业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生产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大力度进行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借助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等来满足学生掌握技能的需要。使学生亲身参与企业的实践,贴近生产一线,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真正学到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适当提供部分生产设备,让学生切身接触最新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开阔他们的专业视野,同时能提高动手能力。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团队意识、诚信意识、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合作平台,其实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拉近企业与学校的距离,激发学生对自身前景的关注,职业发展产生良好的愿景,对未来做好生涯规划。
  (四)订单平台
  职业院校利用与企业开展的订单合作,进一步加大校园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完善校园企业文化教育的方法,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文化。可以说,订单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接受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教育,通过对部分订单班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文化教育,逐渐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比较充分的校园企业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职业性,还应随着特定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及时更新内容,将企业文化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构建起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总之,校企文化在校企合作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充分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因子,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丰富和发展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既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企业品牌和校企和谐环境的催生和成长,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校企文化互融互动中实现了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文兵,王雏国.论中国现代职业文化建设[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4):71―73
  [2]吴婉湘,方海明.大学文化与校园文化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98―100
  [3]龙承海,彭跃湘.论教师职业背景与职业文化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5一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