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婴幼儿自尊的前兆与形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性情感体验,由能力感和价值感组成。婴幼儿自尊的前兆源于主体我带来的掌控感及亲子依恋带来的归属感,这是一种处在行动水平的自尊。随着儿童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不同领域的能力并习得社会价值标准,进而产生能力感和价值感,形成初步的自尊,这是一种处在前概念水平的自尊,是个体自尊今后发展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自尊;掌控感;归属感;能力感;价值感
  
  美国近年来有关自尊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自尊的概念与评定、自尊的发展与影响因素、自尊与心理机能及社会环境中人的自尊变化等方面,涉及个体早期自尊前兆或起源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关于个体早期自尊问题的研究也为数不多,更无人涉及自尊前兆与形成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对婴幼儿自尊前兆及形成方面的研究做详尽梳理及综合阐述,以期为我们理解个体早期自尊的形成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一、自尊概念的内涵
  
  自尊概念在詹姆士(James)的《心理学原理》中首次被提出。他认为:自尊=成功/期望,即自尊取决于成功与渴望成功的比例关系,强调自尊要以能力为基础。罗森伯格(Rosenberg)从价值角度指出,自尊是人朝向某一客体的积极或消极态度,高自尊的人具有“相当好”“很重要”或“受尊重”的感觉,但除此还要依据认知来判断是非、遵守规则、调整行为,才能获得社会与他人认可,产生自尊。布朗敦(Branden)在前两者基础上对自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自尊是人生存需要与价值需要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生存需要要求人必须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即表现为能力(Competence);价值需要要求人的能力发挥必须符合社会价值标准,即表现为价值(Worthiness)。能力使人产生自信心,价值使人产生自己是重要的、有意义的或受尊重的感觉,即自尊。之后,姆克(Mruk)对自尊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指出自尊的任何定义都要包括能力与价值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一般正常人都要面对并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可现实生活中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进而产生自信心,获得能力感(perceived competence);能力不强的人做事经常不成功,进而丧失自信心,产生无力感。除此,即使人有能力应对生活挑战,但能力的发挥还必须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与他人的尊重,产生价值感,反之则相反。
  由上图可知,自尊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人能否体验到自己有尊严或受到尊重取决于自我的内外两种因素:一种是能力因素(内部因素)。即能力感;另一种是价值因素(外部因素),即价值感。它们是自我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与社会价值标准相撞、相融、相通的结果。
  
  
  二、婴幼儿自尊的前兆
  
  自尊的根脉存在于自我系统中。那么,与自我一起发展的自尊是否有前兆?布朗(Brown)在自尊的情感模型中指出,个体自尊形成于儿童早期,并以两种情感感受为特征,一种是掌控感(sense of mastery),具有个人化特征,是能力感的前兆;另一种是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ness),起源于社会交往经验,是价值感的前兆。
  
  (一)掌控感
  所谓掌控感是指对周围世界能够施加影响的感觉。对于婴儿来说,它是一种由操纵或控制环境带来的能动感,这种能动感来源于自我中主体我(I)的发展。哈特(Harter)认为,婴儿在4-10个月期间就显示了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识,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主体我的出现带来了自我与他人的分离,进而成为引发事情变化和人物反应的独立动因。人类早期发展的这种独立性和能动性就是掌控感的来源,具体表现为分离/个体化过程(separation/individuation),对自我行动、环境事件及他人反应的掌控,往往伴随着基本的愉悦情绪。
  玛勒(Mahler)最初观察到婴儿与母亲分离时的反应,如悲伤、抓住母亲离开的门,表明婴儿能区分出自我和母亲,感到自己不再与母亲是一体。而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代表分离,个体化过程的开始,为掌控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掌控感首先源于由自身动作产生的即时主观感觉,它是指自身动作和动作感觉之间的即时联系,对此联系的认识使婴儿意识到感觉的变化是由自身动作引发的,从而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认识到自己是活动的、积极的主体。该方面早期研究来自露维斯(Lewis)等人,他们利用视觉识别范式,根据相倚性线索(contingency clues),发现婴儿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运动会引起镜中视觉图像的移动,进而把自身推断为一种积极的能动力量。掌控感的进一步发展来自对外部环境和他人反应的控制。当婴儿学会伸手够或用手抓物体并使物体移动时,会感到“我能使物体运动”,即自己是外界事物运动的起源或动因。除了对自身行动和外在物体的控制,掌控感还源于婴儿对照顾者所施加的影响。如通过啼哭、微笑等引来母亲或其他照顾者的关注和爱抚,从而使婴儿感到自己是行动的发起者,具有影响他人的能力,获得掌控感。
  总之,主体我的出现首先带来了最初的独立,进而形成对自身行动、外界环境和他人反应的掌控感,可以视之为能力感的早期表现。
  
  (二)归属感
  价值感形成的关键是获得社会价值标准,所以追溯婴幼儿自尊前兆时还应该思考儿童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是如何习得最初的社会价值标准的。在儿童成长历程中,依恋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开始,是在亲子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通常,母亲是个体社会交往的第一个对象,早期的社会评价标准自然也来自母亲。母亲对婴儿是否接纳与喜爱往往代表着婴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评价标准,是否被外界接受,也即母亲的态度成为评价标准的一种反映。不同态度必然会使婴儿产生不同感受,如果母亲对婴儿的各种信号反应更敏感、态度更稳定、关注更多,婴儿就会感到母亲注意自己、接纳自己,进而认为自己是好的、被喜欢的。婴儿内心由此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并常常伴随着积极愉悦的情绪,如笑、挥手、点头、四肢活跃运动等;反之,如果母亲对婴儿经常忽视、拒绝或态度被动,婴儿会感到自己是坏的、被忽视的、被冷落的,进而丧失内心的归属感,表现出痛苦、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布朗认为,所谓归属感是指被接纳、被喜欢或被尊重的感觉。可见,在婴儿早期依恋中,他们会把母亲的态度反应作为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标准,从而产生内心的归属感或无归属感,进而成为价值感有无的前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依恋、母亲的态度及归属感三者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可以说,除了婴儿本身的气质类型外,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婴儿的依恋类型,而不同的依恋类型就会产生不同的“自我 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 of self)”。进而使婴儿产生是否被接纳、被喜欢的归属感。
  维斯克顿(Verschueren)等人就曾运用鲍伊(Bowlby)的“自我内部工作模型”理论阐述了上述影响,认为儿童内在工作模型是一种动态结构,是在不断成熟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和他人心理的认知表征系统,进而形成一种内部自我形象。大卫(David)指出,鲍伊的这一理论为自我价值感的起源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安全依恋的儿童会建构起更加积极的自我和他人的工作模型,进而评价自己是讨人喜爱的。由此可推测早期依恋会影响儿童后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使之形成被喜爱和接纳的归属感。从而初步塑造个体“作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总之,由归属感到价值感的发展随着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而逐渐稳定和丰富。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由母亲接纳扩展到社会评价。
  前文提到,能力感是价值感产生的基础,那么作为其前兆的掌控感和归属感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关系?当婴儿感到自己有能力控制自身、影响外界而拥有掌控感时,也通过这些掌控行为获得了母亲对自己的接纳和关怀,满足了自己的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些都在母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体现在依恋的发展之中。即在婴儿本身行为的基础上,母亲对婴儿信号行为的反应(接受/拒绝、热情/冷淡等)会使婴儿感到自己是否被喜爱和接受,进而产生归属感或无归属感。可见,归属感也是在掌控感基础上发生的,关键的中介因素是母亲的态度,它成为归属感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价值感的最初决定因素(见图2)。
  
  
  三、婴幼儿自尊的形成
  
  自尊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它包括能力感和价值感的形成。其中能力感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个体内部因素。即个体有无能力获得成功,它是自尊形成的基础;而价值感主要取决于外部的社会因素,即个体的能力发挥是否符合社会评价标准,它是自尊形成的最终决定条件,所以一个人自尊的发生发展必须是在个体自身成熟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又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得起社会标准的评价才能实现。首先,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日益发展,他们逐渐开始对自身拥有的能力特征和品质进行认识和评价,并在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中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形成能力感。其次,随着儿童生活范围逐渐扩大,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由与父母等人的简单交往变成与老师、同伴等多人较广泛的社会交往,进而习得是非对错等社会评价标准,并在外界反馈中获得价值感。这标志着婴幼儿自尊的初步形成。那么,儿童的能力感和价值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一)能力感的形成
  能力感形成的关键在于儿童自身能力的多样化与自我认知的发展。随着个体的成熟,儿童的能力已经不局限于婴儿期的简单掌控,而是逐渐分化为不同领域。到了幼儿期他们就已经在认知能力和身体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并逐步发展了社会能力。那么,儿童是怎样认识并评价自身能力,进而产生能力感的呢?
  如前所述,主体我的发展为儿童认识自我及自身能力提供了必要的主观条件。之后随着身体自我识别的出现,婴儿能够把自我作为客体来认识,即客体我出现,自我概念开始萌芽,并在幼儿期逐渐发展。由于幼儿期认知水平的局限,儿童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具体行为层面,如“我会玩球”“我会摆积木”等。同时,在能力感的获得过程中,成人评价与社会比较是两个重要环节。儿童一方面通过成人对自己活动能力的评价,获得能力高低的反馈,习得简单的成败标准;另一方面通过活动结果的社会比较而鉴别出自我能力的高低。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进行能力的自我评价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我能把所有的拼图都拼上”“我的积木没有别的小朋友摆得好”等等。儿童在进行这些评价的同时会伴随着自豪或羞愧等自我意识情绪体验,标志着能力感的形成。
  当然,这种初步形成的能力感会表现出很多幼儿期的特征:1 这种感觉是不稳定的,随着不同情境而发生变化,即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可变性,没有形成某个领域稳定的能力感;2 该阶段能力感大多源于外在行为层面,以具体活动对象为载体,还没有形成概括能力;3 该阶段能力感往往是偏高的,因为此时儿童还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并常常依赖成人对自己能力过高的评价。
  
  (二)价值感的形成
  价值感形成的关键在于儿童对社会价值标准的习得,而这一重要环节是儿童在不断的社会化进程中实现的。随着儿童社会化的深入,价值感的来源也不再局限于母亲的接纳和喜爱。而更多来自社会性交往。儿童逐渐学会依据社会价值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发挥,进而产生评价性情绪体验,获得价值感或无价值感。那么社会价值标准是怎样获得的呢?研究发现,儿童对社会约定俗成的标准和一般规则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无规则概念”阶段。该阶段儿童的社会规则概念几乎为零,他们不能把个体行为与集体、社会联系在一起,虽然也知道要遵守规则,即听大人的话。但不知道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而且会把无必然联系的社会规则等同起来,但对偷、撒谎、杀人等行为能够进行判断,认为那些都是坏行为;2 “成人即规则”阶段。该阶段儿童以父母或老师的要求作为社会价值标准。成人的话就是权威,因而有“必须绝对服从”的概念。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规则本身的内涵,但认识到社会约定俗成的标准和一般规则对于社会生活是极其重要的:3 “清楚认识”阶段。该阶段儿童已经理解社会规则和行为标准,认识到它们对于集体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重要性,具有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并且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和行为标准。可见,儿童对于社会价值标准的习得经过了“无标准―外界标准―内化标准”的过程。
  在无标准和外界标准阶段,儿童对行为标准的认识是外在的,对自我行为的判断更多是通过成人或同伴的评价,如果其行为结果获得了成人或同伴的肯定与赞扬,他就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好的、正确的,即符合了社会价值标准,进而获得价值感,并表现出喜悦、自豪的情绪。反之,如果其行为结果引起了成人或同伴的否定与批评,他就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坏的、错误的,即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不会获得价值感,并表现出悲伤、羞愧等情绪。到了社会标准内化阶段,儿童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就不会过于依赖外界反馈,而是通过内化的社会价值标准来评价自身行为的对错,并相应产生自豪或羞愧的情绪体验,获得价值感或无价值感。但幼儿期一般都处于前两个阶段,即无标准或外界标准阶段,所以成人与同伴的接纳成为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总之,从婴儿期母亲的接纳带来的归属感到幼儿期社会他人的接纳带来的价值感,正是个体自尊从起源到形成的社会化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初步形成的价值感也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幼儿期特征:1 是否符合社会价值标准主要依赖于外界反馈,特别是重要他人如父母、教师或同伴,使得价值感的获得及其情绪表现随他人的评价而变化,因而是情境性的、不稳定的;2 对自我价值的判断是全或无,即儿童一旦获得关于自己行为结果的反馈信息,就会绝对地判断自己是好的或坏的,而不会采取折衷的态度;3 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主要归因于具体的外在行为表现,而不是概括化水平的内在品质。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个体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尊之前是有前兆的。其中能力感的前兆是掌控感,价值感的前兆是归属感。随着儿童自我的发展。其自尊由前兆逐渐形成,但自尊前兆与自尊形成是有区别的。就前者而言,掌控感和归属感是儿童在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感知活动获得的,属于行动自尊(behaviorally manifest self-esteem);而自尊形成后,能力感和价值感主要通过语言符号获得,属于概念自尊(Conceptual self-esteem)的开始。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从出生到两岁的儿童,其认知能力处于感知运算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通过感觉器官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而实现的,其对自我的认识和体验均源于他们自身的活动及与养育者的交往,这使其自尊处于行动水平,即产生了自尊的前兆。当儿童成长到2~7岁时,其认知能力发展到前运算阶段,语言的掌握使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符号特征,即儿童开始能够运用语言符号来表征自我能力和社会价值标准,并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其产生了概念水平的自尊。尽管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仍然具有明显的直观形象性,其概念自尊也只是种前概念自尊,但却和行动水平的自尊有了本质区别,因为它毕竟是种概念自尊,儿童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能力感与价值感,是个体自尊这种评价性情感体验进一步发展的逻辑起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23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