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伟辉 陈 铖

  摘要:在分析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实施通识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提高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加强通识师资队伍建设;编写通识课程大纲及通识教材;设置通识教育专门组织机构;创新学生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收稿日期:2007―03―27
  项目来源:此文为湖南省2006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湘教通〔2006〕177号
  作者简介:刘伟辉(1969―),男,汉族,湖南省涟源市人,湖南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1.课程设置问题
  首先,分科式专业教育模式的禁锢难以突破。我国高等教育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过深,培养人才的范式仍是过去的专业技术人才。科际之间缺乏互动整合,课程设置仍然是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的“三段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块。而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仍然明显倾向于传统的政治课,极端缺乏文学艺术、社会学、人生哲学、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等面向人生、社会、与世界的普遍文化课程。
  其次,功利主义教育观导致的以教育为谋生手段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的稀缺资源,基本上处在谋生的单一期待视野之中,不复是一种追求知识、成就完人的人生经历。一方面是受教育者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教育带来的可视收益;另一方面是教育者片面追求“面向市场”导致的异化,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功利性。
  再次,课程设置的随意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倾向。课程体系庞大,学时偏重,课程结构松散,把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
  2.通识教育资源问题
  首先,是通识教育的师资欠缺。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一支数量充足而又稳定的高水平通识教育教师队伍。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不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也就缺乏一支在各学科都有分布的师资队伍,直接导致在某些学科领域缺乏相应的师资。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高职院校不少教师的知识面过于专业化,直接影响到通识课程的开设。再则,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中,由于知识管理和学术权力仍居于突出地位,因此,教师普遍重研究轻教学,与专业课相比,通识教育课程通常与科学研究的相关性较少,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加上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任务都较重,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大都宁愿承担与科研关系更紧密的专业课教学,而不愿从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
  其次,是公共选修课课程数量不足。近几年,由于高校持续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逐年增加,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无法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难以为人文、社科类学生提供自然科学教育,反之亦然。高职院校一般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地方特色,但与地方历史、文化、经济有关的课程普遍偏少。
  再次,缺乏适宜的通识教材。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两大课程体系中,公共必修课的教材可谓品种繁多,而合适的公共选修课教材却很缺乏。许多公共选修课只有讲义没有教材。通识教材的缺乏,使通识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
  3.通识教育实施机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鲜有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通识教育的实施主要表现为开设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和倡导将通识教育的思想渗透到课程中去,具体工作由各系(部)来组织。由于课程通常由系(部)当家作主,各系(部)原本各自独立不相往来,更由于没有专门实施通识教育的机构来组织和协调,缺少专门的经费来支持和保障,使得高职院校中的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协调性缺失。
  
  二、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1.更新观念,提高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
  实施通识教育,提高教育理念是先导,教育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方向。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技术教育”,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诚然,培养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培养的不能仅仅是一个只懂得计算机或者是会做账的人,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学校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培养“工具性”人才的作坊。高职院校在授予学生现代科学技术、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作为高职教育者应认识到高职教育首先是育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其次才是“才”。为此,高职教育应改变以往的只注重技能训练的技术教育,要转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通识教育就是一种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根本目的是使人能够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不仅仅是变换一些教育内容,或者是更新一种教育途径,它代表着了教育理念的创新。
  2.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首先,科学建设核心通识课程。核心课程是实行通识教育的最好的课程。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开设存在着“杂、散、乱”的倾向,通识课程缺乏整体的力量,从保健教育到市场营销、从科技英语到桥牌象棋,学生“自助餐”式的课程任意组合,均被称为通识教育。其实,学生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同样狭窄的课程,很少能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做的结果是,淡化了通识教育的功能,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真谛,没有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建立核心通识课程,成熟一门,建设一门,形成特色。
  第二,恰当采用主题通识课程。以往的通识教育课程多以概论形式开出,蜻蜓点水地介绍某学科领域的内容。采用主题课程,选择若干反映某领域精华和思维方式的主题,深入进行研究,能够达到掌握课程精髓的目的。而且以主题方式促使学生进行多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养成,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第三,合理设置综合通识课程。目前社会上很多行业要求的人才知识结构已由传统的单一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反映到高职院校中就是要求课程的综合化,即进一步打破课程壁垒,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因此,综合课程的发展空间很大,它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通识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四,关注隐性通识课程建设。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并非罗列于课程计划表中的、但对学生发展却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比如人际关系、组织气氛、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等等。这些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通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来说,隐性通识课程包括:学术讲座;课外活动;校园环境。
  3.加强通识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首先要提高通识课教师的素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播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智慧、塑造灵魂的神圣使命,他们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面对新形势,教师必须迅速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广泛涉猎,既要专精,又要博览,要首先成为通识型复合人才,才能胜任通识性教育工作。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专业上各有差别,各有所长,所以,当前加强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做如下工作:一是提高教师素质;二是加强通识教育教师的沟通与协调,给予每位教师进修提高的机会;三是加强对通识教育教师的激励。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奖以调动教师参与到通识教育中的积极性。

  4.编写通识课程大纲及通识教材
  美国各大学推动通识教育,均由大学自己印制或与出版商合作,出版通识教育课程之课程大纲,供教学参考用。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推动通识教育这些年来,通识课程的数量有所增加,但相对的教材却未随之增加。这里要强调的是,有人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知识之间壁垒分明的界限,给予学生较为全面的知识教育,但实际上,要各个打破是根本不可能的。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方法,教会学生怎样打破知识之间的界限,而不是让学校开一门门跨科课程,让教师先行打破以后,学生只要学习现成的已经打通学科之间界限的课程就可以了。这样做,所谓的跨科课程很容易变成另外一种专科课程,因此,要用一种正确的方法,选取合适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具有打破的可能性,通识教育应该就是让学生具备这种可能性。这样不仅对通识教育方法提出很高的要求,还对通识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选取教学内容,共同切磋通识教育教学方法,合作编纂能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又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通识教材。
  5.设置通识教育专门组织机构
  在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校、系(部)二层结构,其中学校作为基本单位而存在,同时具有教学组织、科研组织、教师组织以及学生组织的多重组织性质。除了公共课外其他课程的设置权在系(部),系(部)往往按照自身专业要求来设置课程,而在系(部)内教学、教师、学生等多种组织的完全重叠,加上系(部)内不存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实际上在我国高职院校内,系(部)成为一个封闭的教育组织,带有明显的纵向分割的性质。单从通识教育课程来看,它应该是一种没有特定专业的概念,跨越学科界限的课程体系,因此它的设置不可能由一个系(部)独立完成。此外与学校内部其他部门也要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建议:成立全校性的“通识教育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学校各教学、行政单位主管、有关师生代表、校内外学者专家等,负责审议、推动、评估全校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起草规划、协调联络、实际执行通识教育内容与教学实施等业务。通识教育委员会的位阶至少要达到系(部)的等级,并给予足额编制和经费资源。
  6.创新学生管理制度
  通识教育的主要受益对象是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心甘情愿地去接受通识教育?束缚学生的制度众多,但最突出的莫过于考试制度。考试制度的重要缺陷在于难以从根本上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考试制度无时无刻不在指挥着学生如何去对待学习,如何去做好考试准备。学校一方面强调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普通话等级的通过率,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另一方面又强调要搞好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悖论。因此,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上,只有给考试制度松绑,给考证制度降温,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才能让学生从枯燥的考试苦海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让通识教育深入每个学生心中,才能让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11)76-79.
  〔2〕季诚钧.试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55-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3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