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高师院校 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135―02
  [作者简介]李秋,曲鸿雁,北华大学文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学科,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课和主干课之一。课程内容涵盖上起先秦下至近代的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文学遗产,不仅包括学科本位的内容,也涉及到史学、哲学、语言学、文献学、美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在中文专业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下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浅见。
  
  一、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丰富与教学时数减少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考古新发现和一些新的文学研究理论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丰富。
  1994年以前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开设六至八个学期,总学时320学时至500学时之间不等,这基本能满足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需要。1994年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北师大召开了“全国主要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讨会”,会议主要讨论教学大纲,最后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按绝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将古代文学开设时间定为四个学期,总学时为300至320学时。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入,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呈现多样性与时效性的趋势,压缩传统课程学时,几乎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已把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总学时缩减到200学时左右,有的甚至不到100学时。
  如何在教学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时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资源,是古代文学教学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学课程改革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衔接的问题
  近年来中学语文基础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发挥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的功能。尤其在高中阶段,六个学期34个单元的讲读课安排了17个单元的古代文学作品学习,讲授和指导学生阅读的作品约达255篇,这个数量几乎等于大学古代文学课程讲授和阅读作品量的一半,要是加上小学和初中所学的作品,总量就更加可观。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古代文学作品的编排上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一是按历史年代编写课文,二是按体裁编写课文,并且在附录中收入了袁行霈的“中国文学的鉴赏”和方智范的“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两篇文章,古代文学的学科特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已初见端倪。如果中学语文教学得法,那么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应该具备了不俗的古代文学知识。
  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如何做好与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内容的衔接,发挥古代文学的学科优势,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学术含量
  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构建知识面宽、基础厚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下,古代文学教学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一方面关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要积极关注古代文学的学术发展动态,适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学术含量。
  1 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授课时数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格局和特色,这就是以文学史为线索、穿插作品讲解的模式,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以审慎的态度对待这一模式,并不断完善之。
  古代文学教学在课时减少、教学内容增加的情况下,应根据古代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优化文学史内容,正确处理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授课时数。首先,就古代文学的性质和核心而言,文学史的主体是文学创作,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核心内容是分析文学作品,对作品的分析导读不应少于3/5的时间。其次,就古代文学课的目的和任务而论,应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只有引导学生阅读尽可能多的古代文学作品,才能使学生积累较多的原始材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第三,从作为接受对象来看,有关文学史的知识不需教师过多照本宣科复述,而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相对难度更大一些,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变、行之有效的方法认真施教。
  2 合理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
  选修课是对基础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补充。开设选修课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与必修课有重复,如涉及必修课阶段所讲的相关内容,点到为止,不需做无谓的重复。要打破必修课和选修课各自为政的局面,对二者的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和内容划分。二是选修课应是必修课的深化和补充,教师本人的研究性成果应贯穿其中。选修课和必修课应该是点与面的关系,必修课要求面面俱到,选修课则要求向纵深发展,有深度、有学术创新精神,二者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3 关注中学语文教改,及时调整教读篇目
  在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原来在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程中重点分析的篇目,如屈原的《离骚》、王勃的《滕王阁序》等。这意味着过去古代文学课程许多经典篇目已下放到高中语文教材中,因此,古代文学课程必须及时调整授课内容,重新遴选教读篇目,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文学作品一般不需要再重复讲授,但也不能一概略过不讲,对那些有一定深度的篇目在大学阶段需要再次讲授。授课时,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不必再纠缠于常识性问题,应站在学术前沿,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分析的深刻性和讲授的示范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讲读课的层次。这样既合理安排了教学时间,又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4 关注学术发展动态,及时引进最新成果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课程相比,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若让这门古老的学科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中,就应不断吸收学界及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如,汉武帝立乐府之说一直以来是当代学者大都承认的说法,但是,1977年考古学者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只钟柄上刻有“乐府”二字的秦代错金甬钟后, 秦代已有乐府成为中国文学史的定论。现在有些文学史教材还沿用“乐府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的观点,就成为一个错误的观点,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及时纠正。另外,新世纪以来,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如叙事学、文体学、语用学等已介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取得了不少成果。可把这些成果适当介绍给学生,如讲唐传奇可以用叙事学的理论去分析为什么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等,这样既丰富了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又拓宽了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研究与创新的热情。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1 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进入古代文学教学,显示了多方面的优越性,如教学容量增加、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增强等。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也不能一味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而应相互结合,做到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如介绍作家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时,可以教师讲授引导为主,多媒体为辅;在诗词教学中,可以配有音乐、画面、朗读及前人评论的多媒体为主,以教师疏通点拨为辅。
  当然,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并非是必不可少的,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手段可以各有千秋。
  2 教师主讲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古代文学教学中,因为教学内容丰富,可以讨论的问题很多,教师在以讲授为主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之后通过课上讨论的方式予以解决。讨论法是一种为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辨明是非或得出新的结论,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以学生的独立活动为主,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钻研、集体学习与交流三者有机结合。讨论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固执己见。
  3 课堂讲授与课后自学指导相结合
  大学生以自学为主,是高等学校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自学指导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通过思考和研究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一些简单的诗词文学作品,可以采取自学指导法。教师一定要布置好自学的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点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注意课后与学生的双向交流,鼓励学生写学习感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总之,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状况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尽管有诸多模式,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都必然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最终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要搞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 充分认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际上是由一个课程群组成,并相应配备一批专题选修课程,要保证这个课程群的教学质量,必须有一个数量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然而,目前不少高等师范院校承担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一线疲于奔命,不能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与学术研究,无法真正做到以研促教,从而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给这门课程配备合理的师资队伍,适当引进高素质人才,激发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从教学与科研两方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队伍保证。
  2 不断丰富学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古代文学教师,不仅要熟悉专业知识,还应努力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如文化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尤其要了解和关注古代文学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这对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教师只有主动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才能够胜任古代文学教学工作,否则终究会被课堂、被学生所淘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48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