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德育的和谐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追求和谐的思路、培养和谐的人格是高校德育的和谐旨归,也是大学生赢得快乐人生、智慧人生的内在诉求。和谐对现行德育的去蔽是多方面的,以和谐的精神烛照生命,用和谐的尺度塑造人格,按和谐的路径生成德效,全面实施和谐德育,对于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与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无疑是奠基性工程。
  [关键词]高校德育 以人为本 和谐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5―5843(2006)02―0022―03
  [作者简介]顾瑾,盐城师范学院高教研究所(江苏盐城 224002)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原型,也是西方哲学的核心维度,其恒新的观念给协调全球化时代凸显的经济、生态矛盾,社会、政治矛盾和民族、文化矛盾,给促进入的生存与发展、维护社会的和平与进步带来了深刻启示,也为高校德育带来了生长的力量。
  
  一、以和谐的精神烛照生命
  
  “人的本身不是别的,只是一种和谐而已”,德育作为人生的教育,更应以和谐为追求,以和谐的精神维护大学生生命的建设和发展。
  1.树立德育的生命完整观和愉悦观。“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高校德育便是要尊重生命的价值和规律,视大学生为一个个鲜活的具有独立形态的整体,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关注其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强调从生命的感觉出发走上受教传教之路,帮助大学生善待生命的完整和本真。大学生站在学校与社会、理想与现实、躁动与偏安门槛上眺望前程,加强其生命教育,积极引导其体会生命的宝贵与尊严,感悟生命的欢乐与悲忧,追求生命的完美与卓越,悦纳生命的欠缺与失败,养成“生命给了什么,我就感谢什么”、“生命给了什么,我就享受什么”的感恩态度,便易于养成和谐立世的能力,把生命的责任、义务、权利进行到底。造就聪明而有道德的人是高校德育的使命,造就愉快而独特的生命也是德育的应有之义,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对内则安身立命、有适己之适,对外则增益他人、谋福社会。有适人之适、适世之适,这是德育的愉悦本质。尊重主体生命的个性、特性和最大的丰富性,努力扩大互动空间和共享地带,加强教育者生命能量的和谐传递,强调以生命点化生命,人格浸润人格,精神涵养精神,心灵美化心灵。强调情感的可接受性和过程的生动性,也是德育愉快的重要方面。
  2.树立德育的生命自由观和健康观。自由是人的天性,但正如赫钦斯在《教育中的冲突》中所言:人生来是自由的,也生来是社会性的。为了正当地运用他的自由,他需要纪律;为了在社会中生活,他需要德行;为了最充分地发展人的本性,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和理智的习惯。真正的自由是有条件支撑的。和谐的德育必然体现对自由精神的尊重和维护,在促进大学生向一个自由人迈进的旅途中,应努力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由的本质意义,促进其能真诚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生活,并使个人自由原则与个体责任原则与集体和谐原则相共振,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时大力发展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发展其德育的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使大学生有自主调节的区间、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大力发展大学生的道德自治能力,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转变、自主建构、自主生成的过程。大力发展生命的自我主宰精神,使德育充满自律乐趣,成为伴随大学生终其一生的选择。重视德育的保健功能,实行人性化德育,捍卫大学生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体格健康、环境健康,深入主体人格的各个层面进行教育,尊重、还原本我需要,调节、规范自我需要,激励、升华超我需要(本我、自我、超我借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层次说),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格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大学生德育的先进性,在大学亚文化中使其文化晶位、现代意识、精神境界,使其学问、德行和天性都得到发展。
  
  二、用和谐的尺度塑造人格
  
  人格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或品格,包含更多的道德意蕴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相对特殊和优秀的群体,养成具有个体的全面性、协凋性和发展性及广泛的社会认同性、普适性、示范性的人格品性,实现其心性和谐、存在和谐、发展和谐,是高校德育的应然追求。
  1.心性和谐。指人内在精神原则的和谐,体现为内在的情性、德性、人性、个性等,是人格的内宇宙,具有富于情感、善于调适、志于宁静、勇于自醒、勤于沟通等总体特征。在人性纬度上,具有善良、宽厚、仁爱、悲悯、质朴等品质,追求做人的高度、厚度和大度。在情性维度上,忠于亲情、爱情、友情、人情及各种健康的伦理情感,有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和理解力,有亲社会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德性维度上,讲究公德、私德,崇尚美德、才德,恪守诚信,真理至上,自强不息,积善成德,厚德载物。在个性维度上,朝气蓬勃,健康向上,善于合作,自尊而不自傲,自信而不张狂,自强而不固执, 自爱而不偏执,自由而不散漫,养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养成不为困难所胁迫、不惧逆境之多舛、不为诱惑而迷失的自由意志和善于感受心灵、说服自己、倾听内心信仰的力量。
  2.存在和谐。指人的生存状态的和谐,秉持快乐存在和积极存在相辅相成.理性存在和诗意存在和谐共生。快乐是人的本质力量,大学生风华正茂,正值青春、爱情、梦想相伴的激情岁月,高校德育应遵循其成长规律,珍视他们的幸福和权利,引导其合情合理地享受青春的快乐,帮助其消解青春的痛苦和困惑;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地投入生活,不沉湎于感官的刺激和花前月下,用力打造可持续的快乐品质,学会与人同乐、助人为乐、以苦为乐,做一个积极的存在者,有效克服生存的惰性、俗性和片面存在状态。应综合培养其现代意识、动手能力、主动精神、创新思维、人文品质、科学素养,不断扩大自我疆界。人的丰富统一还决定了,一方面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理性是人的精神属性,也是和谐人格的基本内容,有序、有度、有常、合法、合理、合作都应是理性存在的规范;・另一方面,人也是诗意的存在者。正如恩斯格・卡西尔的评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并没有失去它的力量。理性能力确实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固有特性。但是很容易看出,这个定义并没有能包括全部领域。”“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大学生的诗意存在有其更充分的土壤,因势利导地发展其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自然能使大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宽容他人,亲近自然,尊重多元文化,在德育的根基上蕴藏主体的自由、理想和灵性。
  3.发展和谐。指发展的自由、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与科学发展观内在契合。首先.应做到自由发展和共同发展。大学生是自由自觉的主体。应充分发展其独立的品质和健康的个性,增强其自由的精神和独创的能力,促进其天性、禀赋、潜能的 畅快发挥,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鸟和鸣的生动局面。同时应教育他们对别人发展给予尊重和支持,“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学的理想人格风范至今仍有普遍的启发意义。共同发展就是要互敬互重,互帮互学,形成发展的共同体,做他人发展的帮助者、合作者、促进派;就是要不嫉才妒能,不求全责备,和谐共存,共生共荣,有序竞争,共同进步。其次,应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协调不仅能使个体更完整、更完善,而且还能够使个体发展与己和乐、与他人和德、与社会和融、与自然和处、与未来和美,是一种健康的、良性的、和谐的发展,体现了高层次自我实现的追求。持续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发展,这便要求德育应有前瞻眼光,切实指导大学生做好生涯设计,帮助大学生学会对整体环境和长远利益的思考,不仅重视物质、技术的现实要求,更要关注精神、道德的高尚追求,养成大气的胸襟,蓄足发展的底气,积极为未来奠基,向社会散播和谐的种子。
  
  三、按和谐的路径生成德效
  
  1.回归生活、回归情感、回归价值观。当前高校德育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和大学生生命实际,教育观念不能诠释社会规则和社会现实。回归生活,贴近大学生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强化德育的亲和意识,强调对生活的自然跟进,重视大学生的真体验、真性情和真需要,进一步淡化主题、淡化形式、淡化说教,做到德育立其诚、立其亲;强调积极建构大学生主体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全面梳理和达成大学生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具体文明公约,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帮助其学会生活。强化角色的和谐意识,帮助大学生扮演好为学子、为儿女、为学友、为现代公民等多重角色,指导大学生明白角色的内涵要求,按自己的角色行事,帮助其学会做人。强化自我教育意识,发展大学生群体的良性互动,鼓励其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学会在生活中审视自己、说服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其学会成长。德育的过程应是人的情感交往过程,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是以情感一体验型为主要方式的,德育工作首先应打开情感的通道,为大学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社会创造条件,培养德育内在的真诚感,培养大学生亲父母、亲师友、亲伦理、亲学校、亲社会、亲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人格态度;重视大学生心灵养育,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大学生群体个性的差异,及时化解其心理的纷扰,消除大学生个体内部思想斗争及内部认知的失调。重视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逐步树立以身立德、以德为本、以德为荣的价值观念,通过替代强化、典型引路及服务实践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对道德生命不断地进行追求和确认;通过有效的社会价值辨析,帮助大学生走出现实的价值困惑,使其不断提高境界和觉悟,自觉抵制缺德、劣德、伪德的行为。
  2.重视锻炼、重视问题、重视方法论。德育是关于人的品德修炼的综合性实践,实践锻炼是德育深化的必由之路。要在审美锻炼中养成良好习惯。德育在培养人的和谐个性和高尚的人格方面与审美趋同,要引导大学生以爱美之心去唤醒爱德之心,用审美的态度对人生进行设计和思考,用审美的眼光对生活进行调整和创造,按美的规律、美的尺度去修炼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心灵美,不断发展其审美的感受力和判断力, 自觉改造人性中的丑陋和低俗,从而达到化丑为美、自我深化的目的。要在养成锻炼中磨砺德育意志,学会在纷扰的德育情境和资源中.养成德育的“拿来主义”智慧;学会在现实的、两难的、熟悉的、典型的情境中养成德育的辨析力和坚持力;学会在相遇中取舍、在诱惑中坚守、在好奇中理性、在践行中克服。要在实践锻炼中生成德育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催生大学生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念和反思,催发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的重新考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渐臻成熟的观点,催促心灵的成长;积极组织德育的综合性实践,走近社会、走近人群、走近德育的现实问题,不断提升其对真、善、美的感受力和发展力,对假、丑、恶的排污力和批判力。
  3.重视问题,生成德效。德育的实效性在于对问题提问、对失范规范、对不和谐调谐。高校德育应切实克服问题遗忘症,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德育基本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受唯物质主义、唯功利主义、唯享乐主义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乏、协作意识不强等问题,这是德育的痼疾所在,也是德育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寻求德育的切入点,有效开发大学生追求和谐、公正、博爱、仁爱、责任与自由的倾向,养成大学生合作、竞争、主动、创新等现代意识及守法、合度、节制等理性能力便成为德育的号角,如何瞄准问题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分层施教、有效施教则事关德育的成败。应不断加强德育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思考高校德育,切实改变德育模式的滞后性。面对当今世界已出现的东西交汇、中外互补、多元并存的态势,如何培养大学生和而不同的思维、民主宽容的精神、尊重互惠的观念及以和谐精神为核心的世界伦理观念,如何引导大学生有效捍卫生命的尊严、推崇世界的公正、维护人类的和平等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应加强大学生实际问题和困难的研究和解决。高校德育在强调对大学生正面激励、引导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学习、发展、择业、交友、环境适应中的问题,聆听其内心的渴望、烦恼、不平与矛盾,分担其难以承受之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50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