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信息化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着手,按照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要求,提出人才培养信息化模式,并构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0)01-0081-03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解析,莫衷一是,可谓百花齐放,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可归结为两类:
  一是狭义论。这种界定将人才培养模式仅限于教学活动范围内,强调“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应用。刘红梅把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蔡炎斌则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对象采取的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的结构、策略、体系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
  二是广义论。这种观点认为可以将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界定扩至整个教育管理体系进行思考。马国军把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的简要组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方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它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广义论者大多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在构成要件上可分为四个方面:目的性要件(即培养目标)、计划性要件(即培养制度)、实施性要件(即培养过程)和评价性要件(即培养评价)。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定义的分歧焦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种属问题这两个方面,但同时它们都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基于一定教育思想的指导,目的是为了服务人才培养目标这两个共同点。我们认为从广义上阐释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2.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及构成要素
  事物的外延往往是具体的、可感知的、易于着手研究的。在我国,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外延的研究也要早于对内涵的界定,在外延范畴上也分为狭义论和广义论两类。狭义论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外延指的是“方式和过程”,将人才培养模式同其他要素共置于教育教学改革范畴,与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并列。广义论者则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外延包括目标、制度、过程与方式要素等,更倾向于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件归结为“主要包含目标模式、培养方案、实施条件、环境建设等方面”。
  
  二、信息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
  
  1.对教学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班级式教学授课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仍占据主要阵地,这种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模式存在教条化、单向灌输化、浅显化等弊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习主体置于被动的“受者”,这已成为制约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展的瓶颈。在信息化浪潮涌动之后,信息技术不只是作为媒体而存在,也不仅仅是显示教学内容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随着触角的不断延伸,其拓展了现有的学习环境,逐步打造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系统化的学习境地。虚拟性、快捷性、互动性的互联网环境,吻合了学习主体对学习环境的新需求,人类所有的教育资源在这里可以得到共建共享,“授者”与“受者”之间可以进行更加多样化的沟通交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换血”,点对点、发现式、团队式、讨论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破土而生。
  2.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新要求
  信息化浪潮推进社会知识和信息总量的迅猛增长。网络数字化时代信息大约每隔一年就会更新一倍。较之互联网信息增长环比的逐年提高,我国高等教育部分专业学科的信息含量和结构体系却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改革更新相对缓慢,许多知识、信息学生刚学会就被淘汰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新目标的需要,社会信息化呼唤高等教育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的调整升级。教学同时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也不应仅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应注重设置“综合性课程”和丰富“实践活动”,并逐步增加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内容,进而与信息化新要求相适应。
  3.对人才培养中的师资队伍提出的新要求
  互联网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定位,授课模式日益互动化・授课内容日益系统化,师生交流日益多样化,单向传授的“教与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高校教师的角色地位、授课方式、自身素养等都面临新的转变。另外,互联网的快捷性虽然带来获取知识的便利,但这种状况也增加了对教育对象状况全面把握的难度,教育者很难掌握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质”,也难于了解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和日常行为,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出,社会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对培养主体提出新希望,而且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因此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也要与时俱进,必须把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上日程,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人才培养信息化模式的构建
  
  1.培养目标
  20世纪80年代,针对当时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专业设置偏窄、教育方式单一化、文化素养不高等诸多教育偏差,我国高教领域开始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应当是“一专多能”,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993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教育目标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21世纪,信息时代教育目标应从传统教育的“获得知识”和“掌握生产劳动技能”培养目标转变为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人才培养信息化模式正是为培养具有信息素养人才而提出的,它并不是传统教育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其最根本目标就是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出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的新一代公民,并尽可能缩小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
  2.培养机制
  (1)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穗£育信息化是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信息化,高等教育是培养未来建设者的关键环节,教育的信息化首先应是高等教育的信息化。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高校信息化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发展程度和规模将影响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必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力度。在“一把手”的统领下,建立“金字塔”式垂直领导管理体制,以点带面,延伸至信息化建设每个角落。“一把手”的责任和主要任务是对整个信息化建设进行宏观调控,如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审核资金预算、协调建设事项等,从全局上指导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2)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信息化管理工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一把手”之下的具体工作机构,受“一把手”的直接领导,是信息化政策、管理的实施者和实践者。其职责主要体现在宏观策略的落实上,如制定年度信息工作计划、调配信息工作人员和资金、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监督信息工作流程、规范学校信息工作评价标准等,进而促进整个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工作领导组应当着眼于高校发展大局,立足整个教育管理活动高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高校管理体制和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增强学校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的反应力,从而促进整个高校管理决策水平步人科学轨道。
  (3)建立人才培养的调控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高等学校多渠道获得外界对其人才质量的信息反馈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的机制称为人才培养的调控机制。调控机制的基本结构由受理、分析、处理和执行四部分组成,基本原理可概括为“反馈调节”,即由受理机构接收外界(主要是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转给分析机构进行调研,形成初步报告后提交处理机构做出决策,最后由执行机构根据决策内容具体实施。这样,一旦用人单位感到已接收的人才不够理想或对未来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可以立即反馈给学校,学校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对人才的培养规格、质量进行适当调整,以增加人才培养的特色和适应性,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要。
  3.培养过程
  (1)在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融人信息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和纽带,其完备程度和合理程度决定着整个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集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教育价值取向。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跨时代发展,努力造就和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主体,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融人信息教育内容。要摒弃学科、专业的限制,在培养“一专多能”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将培养信息素养的任务渗透在专业教材、实验工具和应用实践中,形成师生互动中的无意识演练,使学生自觉掌握驾驭信息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在此过程中,为避免教育对象沦为信息的奴隶,对信息的解构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这也是信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信息的解构,揭开信息的奥秘,从信息奴隶转变为信息主宰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反映信息意识的运用。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方式长期占据高等教育统治地位.这种“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方式,体现出的是单向、被动、注入式特征,教师充当的是知识的“注射师”,学生是受医师“注射”的对象。在这种方式下,永远不允许学生成为知识的缔造者,只能是知识的“容器”,这与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格格不入。在新形势下,师生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必须彻底转变,在培养过程中反映和强化信息意识的运用,这对于推动“三中心”方式的转变和升级至关重要。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行进,信息技术将运用到各个教学领域,教与学的方式也将迎来一次全新的选掸。
  (3)运用校园信息系统促进教师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高校信息系统是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办公管理自动化、教学管理自动化、通讯管理自动化,以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信息的急速增长与快速更新,表明学校只有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结构,不断更新教师知识体系,在教学模式上注入足够的灵活性,才能适应变化。
  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迎合着信息化发展浪潮。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大计,首当其冲,必然受到社会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促进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此同时,也对传统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挑战。面对挑战,教育应当适时调整教育思路,破旧革新,构建信息化培养模式,这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53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