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等职业学院内部管理转型过程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由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后的高职学院存在着对新型组织进行管理的转型问题。文章通过对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相关管理要素的对比分析,从中职母体组织管理思维惯性的影响、学校管理组织及职能的变异、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及其隐性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转型 内部管理
  [作者简介]单作民(1964- ),男,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西 南昌 330029)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017-02
  
  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教育结构调整而转型为高等职业学院,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中职而言,由于这种转换在时间上并无充分的过程性积累,更多的是受到学校本身生存因素的激发,以及政府对教育结构的政策调控。从普遍的意义上说,它是一种非生态性的转型。在这种过程较为短暂的转变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管理的适应性问题。由于这种问题是基于原生组织(中职)向新生组织(高职)的全方位转型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在探讨高职学院的内部管理问题时,很有必要把母体组织管理中的一些相关特征或相关因素抽象出来进行对比研究。
  
  一、中职母体组织管理思维惯性的影响
  
  一般意义上说,学校组织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的改变,将对学校组织内部管理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目前已升格高职学院的实际观察,人们发现这种影响在管理上并不表现为一种重构性特征,而是表现为一种被不断牵引、被自身反复修正的缓慢过程,其中母体组织(中职学校)的惯性思维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中职与高职管理理念的异同
  职业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具有学校教育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有其他类型的学校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其内部管理理念的核心问题。现代职业院校管理理念的提出应体现在教育总方针、总目标指导下的,在职业教育领域对管理科学应用的最新成果。从学校管理的意义上说,职业院校管理理念的形成既要体现和反映职业教育的规律,也必须符合一般的管理规律。作为两种不同办学层次的中职和高职,虽然在类型方面具有趋同性,但是为了进一步明确两者各自在管理模式上的特点,我们仍然有必要区分中职与高职院校管理目标上的差异。
  考察学校的类型和特征,应从教育组织机构运动的内部规律着手。从表现形态来看,高职学院的办学规模往往大于中职学校,这一点往往被误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区分特征。但是从不同的教学机构所担负的教育职责来考察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可以发现其本质上的差异依然在于对教育者实施教育的目标和人才规格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强,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两者之间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各有其层次性要求。在这种基本的认识框架下,我们就能进一步理解二者在管理理念上的差异问题。
  (二)学校管理理念的跨越问题
  第一,并不仅是从理论上深刻体会中职与高职这两类不同学校的差异,更要以这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科学的理解去指导整个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并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扬弃旧的、臆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在领导者层面,它甚至涉及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的转变。管理理念的转变对于成功地实现学校的转型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二,办学理念和管理观念的转变理应是全员性的。由于原中职学校管理的幅度相对较窄,师生数量也相对较少,加上学校常规管理运作方式上的重复性和循环性特点,因此,很容易形成某种思维上的定式,这对于高职学院实行所谓的“二级管理模式”会带来一些观念上、做法上的不适应。第三,高职管理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修正的过程,它不仅是从固有观念到另一种新观念的单纯过渡,更是在具体管理和教育行为实施中,不断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本能行为的复杂过程。
  (三)组织成员群体行为方式的刻板性
  由中职升格为高职所产生的问题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学校内部的行政、教研及后勤部门管理人员群体行为方式的适应性的缺失是一个集中的反映。在观念和思维方式定式的作用下,他们往往对在转型前后两类学校管理中所发生的事件能够以原有的方式熟练地处理,因为管理人员有足够的经验从这些管理事件中寻找出其中的共同要素。这种处理的直接结果表面上看来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在不同的管理理念下,特别是在不同的管理情境中,它将产生一系列后续的不利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中职学校管理模式下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在高职院校管理情境中,它将会影响到高职教育未来目标的实现。
  由管理理念所衍生的群体行为方式的刻板性,还表现在工作方式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转变方面。对于学校某些内部管理部门而言,学校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减,这只具有相对意义。由于学校转型的原因导致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增加的情况在高职院校是经常发生的,如果不以相应管理方式的改变与之相适应,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而管理方式的改变涉及职能的重新定位及相关要素的重新调整,这是对中职管理行为方式的又一次冲击。这些管理活动的调整和工作方式转换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基于高职办学理念指导下的、明确的学校内部管理思路。
  
  二、学校管理组织及职能的变异
  
  高职院校管理组织的变异和调整是必然的,这种变异的结果应反映出院校内部管理的规律性要求。在实践中不难看出,这种主动的适应性行为并非在一开始就很顺利,相反,它存在着过程性障碍,这种障碍从整体上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管理组织系统不适应发展战略的“突变”
  高职的管理组织系统的不适应在很多情景下不是由于组织系统本身的缺陷所引发,而是由于其变异的非渐进性造成的。其一,在高职学院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产生方式上,倾向于通过中职管理机构的分化而产生,如很多院校甚至采用了把部门、职能和人员一分为二的办法,以期通过这种应景式的做法来增加管理幅度。由于起点较低,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因此,导致相当一部分部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二,组织机构的急剧变化使得管理和决策方式的调整没有更多的反应时间,二者不能很好地匹配,这将导致机构的设置形式化,影响学校组织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第三,学校组织机构设计的思想和技术不成熟。这一点与管理者群体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经验直接有关,也与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及决策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如果不设法改善这种不利的境况,在高职学院内部的管理方面就难以有所突破和创新。
  (二)组织系统的发展尚无可参照的、规范化的理论框架
  由于人们在实践中对职业性特质+高等学历这类教育组织的内部管理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从学校管理理论层面而言,目前还没有形成规范性的、成熟的高职管理理论框架。就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的重要区分――大专学历层面而论,有的学者认为,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不规范的教育层次,加之教育界对专科教育研究较少,专科的定位、特色,一直是困惑专科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很多高职学院“被迫”照搬类型相似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组织机构模式。
  (三)转型后组织系统职能的充分发挥需要长期的磨合过程
  公办高职学院本质上属于社会公益性组织,但其生存和发展仍然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这种竞争包括教育本身的内在要素,当前更体现为市场性竞争与办学效益的竞争。这就使高职学院组织的管理必须同时体现出这两方面竞争的需要,这是前提条件。从学校组织结构特征的量度与分类来看,诸如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正规化程度、集权度以及人员比例的适当性,均需在实际的管理运行过程中对其内部各类因素进行有效统筹,并使这些因素不断地磨合,从而提升管理绩效。
  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相比,学生和教职人员的数量呈急剧扩张的态势,组织结构体现出更多的复杂性。由于高职学院以教学为主和必须主动适应当前教育的市场性竞争的特点,也使得其正规化的进程处于上下徘徊的状态。从集权度方面的量度来看,中职学校的集权度相对集中,而在转型的高职管理情境中,对这方面量度的把握具有阶段性,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相互适应过程,在短期内出现过于分散的集权度,较易导致学校管理层面上的混乱。此外,高职学院各类人员比例的确定,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专业特点、办学效益以及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等综合考虑,这些原则的确立不仅是理论问题,更需要结合实际予以细化。
  
  三、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及其隐性因素
  
  一般认为,高职院校管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是以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中层是以各种校规校纪表现出来的制度文化,深层则是以校园氛围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
  (一)中职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表现特征
  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形态上表现出一种较高的不稳定性和表层性特征,并且中职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学校本身的类型特点密切相关。影响其校园文化形成的相关因素有:(1)流动因素。不少中职学校办学的历史较短,随着所属行业的产生结构及部门的调整而不断地调整管理组织结构和专业结构,教职工流动频率较高。(2)人员素质结构因素。中职学校在校生的平均年龄较小,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教职员工平均年龄也较小。(3)学校规模偏小。这决定了中职学校在专业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适应性较快,并且学校受所属地域、所属行业的影响较大。
  随着高职学院大量地出现,一些学校同时存在中职和高职两种教育类型,在管理上也采用了所谓“一校数区”的方式。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问题日益复杂化。众所周知,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受传统因素的影响较大。由于我国当前大多数高职学院尚无这种文化积淀,因此,在高职这种体现了较高职业性要求和高等学历教育的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和形成性就成为转型时期高职学院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特征。
  (二)校园文化形成的显性与隐性特征
  除了把校园文化的形态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以外,从学校管理实践和组织中人的行为方式来看,也可以将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由那些体现师生精神风貌的校园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视为校园文化的显性特征,而把学校主导意识形态、文化传承、校园氛围、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格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视为校园文化的隐性特征。这种区分在探求高职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据此,我们可进一步区分出显性的校园文化和隐性的校园文化,显性校园文化是隐性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而隐性校园文化是显性校园文化的根基。显性校园文化在形态上可以被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学校之间互相移植、嫁接、重组,并且可复制性、可比性较强;隐性校园文化在形态上不具备这样的特征,但它决定着校园文化的个性和特色,也为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提供动力和支撑。
  (三)对隐性因素调控的困难
  大多数转型后的高职学院在两个方面承接或移植了其他校园文化中的显性部分。一是源于其母体――中职学校,二是源于其他院校(含本科院校),其原因在于这种文化的显性部分具有可移植性和可复制性的特质。只要条件许可,这种承接和移植就不会存在太多管理和操作上的难度。但是,仅仅在这个层面上行事将无法达到创新校园文化的目标。校园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界定依据是它的个性化和传承性。这种个性化和传承性也决定着校园文化发展的阶段、方向和品质,它与校园文化的隐性特征及相关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实践证明,从管理的角度对影响校园文化发展的隐性因素进行调整和控制相对比较困难。原因在于:其一,高职管理层对校园文化隐性特征及隐性因素认识的模糊性。比如在评价某校校园文化氛围时所产生的“能感觉得出、但说不出”情形,在高职院校管理的实践中,正是这种模糊性的认识直接导致了对其他类别学校校园文化中显性部分的借鉴和取舍。其二,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不具有可以被管理者直接调控的特性。这些因素不能被直接作为具体的管理和操控手段,并且它与管理行为是相互作用的。隐性因素的这种具有意识形态化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特质,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精神的管理者自觉地在工作中予以体现。其三,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是通过潜在的方式来影响大多数师生员工的观念、行为并发挥作用的。在教育理论上,校园文化中某些隐性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被称为“潜在课程”,如果把学校人员分为学生和教职人员这两大类,那么这些隐性因素对教职人员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同样地,这两类人员之间也可互为影响源。其四,高职学院校园文化隐性因素的传承性极易受到管理情境变化的冲击。从高等教育实施主体的角度考察高职学院的文化环境,不仅能看到高职学院文化积淀和传承匮乏的一面,并且还能进一步发现其文化生态形成环境的先天性不足――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比较容易受管理要素的影响。比如管理机制变动的频度较快、人事的频繁变动导致高层管理人员决策的不稳定以及教育的市场性、经营性因素所导致的办学规模的起落等,这些管理事件的发生均可能对校园文化中隐性因素的传承性造成冲击,甚至导致局部或整体性的断层。
  总之,转型后的高职学院内部存在着一些过程性的管理问题。在转型过程中,既要在管理指导思想上体现“职”与“高”并重,又要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要不断地尝试并鼓励管理上的创新行为。同时,要更加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在这些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对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传统特色的积淀和传承的意义,增强构建特色管理文化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蒋作斌.对职业教育特色问题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3(1).
  [2]吕育康.职业教育新论――广义职业教育论与中国教育大转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寿和.论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