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代文学“原生态”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原生态”教学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作品的“原生态”以打破时空及心理阻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变难学为易学,并进一步实现对其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分析力、创作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原生态
  [作者简介]马琳萍(1970- ),女,回族,河北定州人,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3-0094-02
  
   长期以来,笔者一直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古代文学是一门学科特质很强的课程。一方面,它很美,博大精深,囊括了五千年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可以让学生从喧嚣错乱的现实中暂时解脱出来,寻到一方悠远的宁静和纯美;另一方面,它很难学,它与现代社会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及心理间隔,又与古代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多学科存在着复杂的同生互构关系,这都使得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针对古代文学的以上特点,在教学中,笔者提出了“原生态”理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改革。
  
  一、“原生态”教学理念提出的现实、理论依据及核心范畴
  
   “原生态”教学理念提出的现实依据即古今时空及心理阻隔所造成的学生接受中难以逾越的隔膜感和陌生感,这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掌握这门课的最大障碍。因为年代久远,因为历史、文化的变迁,生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很难设身处地去理解古人的生活及情感。在他们面前,一页页的文学史如同千百年来层层累积起来的冰冷灰暗的化石,被抽去了水分、空气、光色,没有了鲜活、生命的蓬勃。教学生读懂这些化石,帮助他们透过这些无生命的石灰质纹理去还原其真实生动的“原生态”,无疑是当下古代文学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原生态”教学理念就是要通过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作品的原生态以打破时空及心理阻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膜感,使学生在对古人产生“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的基础上,变难学为易学,学得懂、学得通、学得会,并进一步实现对其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分析力、创作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原生态”教学理念提出的理论依据是近年来学术界方兴未艾的“生态”及“原生态”理论研究。“生态”一词最初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社会科学借用,主要指文化生态、文学生态。随着文化研究的持续升温,解析文学作品的生态环境成为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方向和切入点。2000年后文学生态研究达于兴盛,蔚为大观,但始终存在于学术研究领域,从未被引入到教学实践中。
   “原生态”一词指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文化、艺术、环保、旅游等领域,成为一种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乃至世界范围内小型社会的关注姿态。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阻隔”问题久已为人所注意,但由于缺乏理论认识及教学实践中探索力度不够而从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将“原生态”理念引入教学实践以解决此难题在国内的古代文学教学界尚属首次。
   “原生态”教学理念的核心范畴是“还原”,即把名字还原为活生生的人,把作品还原为情境和心灵。“还原”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由它构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教学过程中一系列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他配套改革均围绕此而展开。
  
  二、“原生态”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原生态”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作品为核心,以还原为手段,打通古今,打通文史哲,综合诗画乐等多种因素,在古代文化的动态背景中还原作品的“原生态”。其具体内容包括:
  (一)教学重心的转移:从以史为中心转变为以作品为中心
   作品是构成及体现文学史的基础构件,是动态、鲜活的史,如同砖瓦之于房屋。但是,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却只重史的描述与阐释。笔者的教学转变为重原典的讲读和分析,在其中自然贯穿进史的线索,尤其强化作品的阅读量。因为从古代文学专业这个大范围讲,原典就是它的原生态,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脱离原典坐而论史的概念化倾向。
   (二)教学顺序的变更:从先史后诗、以诗证史转变为先诗后史、以诗导史
   传统的文学史教学顺序是先把铁定的事实结论讲出来,再举出与其相合的作品加以证明,即先史后诗、以诗证史。这样的做法很不科学也很不人道,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维的正常顺序,无视学生的思考权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结果而无权追问其过程和原因。
   笔者把这个过程颠倒过来,先讲读作品,有了大量作品的实际感受之后再由学生自己推导、概括出史实结论。这样,一条条干枯的史实在学生头脑中就变得异常生动立体,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比如,《诗经》305首,笔者先让学生课下抄写了50首,课上又精讲了50首。有这一百余篇作品垫底,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不用再讲,学生自己就概括出来了,且大大超出了课本的概括。当他们发现自己也能写文学史了,便再也不迷信课本。这样,在对作品的大量阅读中,学生逐渐学会感受、分析作品,养成了自主研究的习惯。
  (三)教学环节的补充、深化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1.增加课前准备环节。包括划定参考书及版本;规定数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抄录下来。
   在这个环节,笔者用到了我国古人惯用的读书方法――抄录法,即一笔一画、一字一句的手抄作品。这是对作品的“零距离”接触,比朗读更能细致切近地体会作品的细微意蕴,同时能让学生真正静下心来踏实地读书,也起到了预习的作用。
   学生对这种读书方式的热衷程度超出了笔者的想象。他们专找长的作品来抄,五千言的《老子》,有三百条注释的《离骚》,皆一丝不苟,如练习书法一般,且专本专用,配以精美的插图,名之曰“诗经抄本”“楚辞抄本”,并且同学之间相互传看、赏鉴。
   2.增加课后提升环节。包括背诵、鉴赏、仿写、评点、朗诵会、出集子等。
   背诵是学习古典必备的“童子功”,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肚子里必须装了几百首古典诗词才会真正培养起阅读古典的感觉,消除心理隔膜感,拉近其内心与古典的距离。
   笔者会留一部分鉴赏作业,让学生写出鉴赏文章。鉴赏培养的是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及敏感度,是读古典的看家本领,也是培养其整体艺术感觉、提升其艺术品位的基础训练。
   仿写即是创作,是作品学习的最高境界,这是一个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显示其学习程度的标准。当学生能够做到熟练运用作品形式如同己出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把原来高高在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古典诗词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并为己所用了。
   这样,会背、会评、会写,“三会”下来,他们渐渐试着用旧瓶装上新酒,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不知不觉拉近了与古典的距离,涵养着性情,陶冶了情怀。
   评点是继仿写之后必不可缺的环节。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创作的不同情况给出个性化的评点。专评专用,绝不雷同。为了还原古人创作的原生态,笔者用文言的形式,用古人读诗的方法来点评。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对古代诗学评点式批评有了直观切近的体验,另一方面也起到了诗歌品鉴的示范作用。
   3.积极构建“原生态”课堂。在课堂讲授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还原作品的原生态,为此笔者使用了以下方法:(1)尝试运用多媒体手段,打破文史哲界限,综合诗乐画多种因素进行教学。“原生态”教学需要整合包括哲学、史学、宗教、文学、音乐、美术在内的古代文化多项资源,使之相互补充发明,最终使作品达于文史哲一体、诗乐画共生的本初状态。例如,在讲授唐诗时,笔者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古琴、琵琶、箜篌等与唐诗密切相关的音乐知识,并在必要的时候,如讲《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时播放相应的曲子或请音乐系的同学现场演奏;而讲授王维、苏轼等诗书画一体的作家则穿插以中国画的知识让学生赏鉴相应的绘画作品;讲宋词时笔者亲自演唱一些词曲,以此来制造身临其境的感觉。(2)强化作品的情境再现,必要时加以模拟。要把作品放在一个真实而具体的动态背景下加以解析,或用语言描述或把课堂搬到教室之外,带领学生踏青秋游,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亲临实境,接近传统,在与作品相似的自然、人文环境中设身处地,逼真体会作品之情、之境。例如在讲《论语・侍座》时,笔者告诉学生这就是当年孔子给学生上课时留下来的课堂记录,并引导学生模拟当时的课堂情境。这样孔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只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3)注意古为今用,以心灵为切入点架构起古今交汇的桥梁。“文学是人学”,文学史是人类心灵的历史。人类是相同的,不论经历多少沧桑巨变总可以通过比较在古今之间建构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踏上这座桥,老师引领学生从周围可以触摸得到的生与色的真实中重新耳闻目睹那一段褪了色的鲜活画面。例如在讲授元散曲隐逸主题的时候,笔者与现代人的孤独心态作了比较。笔者告诉学生,隐藏在《天净沙・秋思》背后的是一种孤立无援的无归宿感,这是人类永恒的普遍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我们从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喟然长叹中可以读出来,从鲁迅“荷戟独彷徨”的呐喊中可以读出来,从潘美辰“我想要有个家”中也可以读出来。只不过《秋思》中的游子是在风尘弥漫的千年古道上踽踽独行,我们是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在呼来唤去的人群中”(赵传《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漂泊。时空相隔,其质一也。寻找精神家园,寻找灵魂的避难所,是人类共有的心声。
   这种拉近的工作有效地克服了学生的隔膜感、陌生感,他们不再仰望古人,而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开始与其同声相和、同气相求。
  
  三、“原生态”教学的特色及作用
  
   1.“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原生态”教学十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及情感发展,为其设置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研究与情志抒发、自我实现的空间,真正做到各取所需,因人而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笔者经常使用“喜欢”这个感情色彩很浓的词。“选你喜欢的作品来抄”“选你喜欢的作品来鉴赏、仿写”“选你喜欢的作品来背诵”“选你喜欢的问题写读书报告”“我很喜欢这首诗”,极力营造一个人性化、人情化的学习氛围。在耳濡目染之中,使学生由理性的不带感情色彩的学习转变为感情投入的学习,由当初对古人的隔膜感、陌生感转变为亲近感,转变为爱。
   2.学生主体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原生态”教学是对传统教学中师生地位的一个彻底颠覆,把以往给出答案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一个在教师的遥控、指挥下学生自主选择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选择、研究者及问题的解答者;教师由答案的给出者、知识的告知者变为一个学习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要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3.教师专业素质短期内的迅速提升。“原生态”教学的最大特色是学生对于作品的大批量阅读和感受。因为把作品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无形之中要求教师对作品的掌握和阅读量成倍地增长。教师不知道哪节课哪位学生会带着他读到的哪篇“喜欢”的作品来找自己。结果是教师在短期内逼着自己阅读大量的原典,专业素质得以迅速提升。
   综上所述,“原生态”教学应该是一条沟通古代与现代的绿色通道。通过这条无障碍通道,教师把传统文化中的美丽经典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学生,借助这条无障碍通道,学生又把其中于己有用的精华顺畅地吸收消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如清风拂面,如日光照耀,传与承在交替间自然和谐地完成。
  
  [参考文献]
  [1]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3]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北京:世纪出版集团,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