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互动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就教师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教学进行发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互动教学 教学思考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必须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有效的实施教学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互动教学的涵义
   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我们通常所说的互动是相对狭义的互动,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 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互动是指在课堂上,行为主体间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行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交往和沟通。学生是课堂互动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二、数学互动教学中存在问题
   初中生由于正值青春期,不愿主动与老师沟通,喜欢隐藏自己的心事。而数学学习是一个理解和消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如果初中数学教学上老师不能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其后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一)缺乏主动互动的交流意识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辅导,教师都应该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数学交流,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并且鼓励他们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然而,有些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地上课,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意识。有时候提问也是形式上的,例如,问"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深度,没有实质意义,这种"数学交流"只是单向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反馈。在课堂之外的辅导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和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讲授。
   (二)缺少主动互动的交流环境
   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一般采取班级授课制,学生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探讨比较少。教师发出数学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多,反馈的信息比较少。实际上,由于学生缺乏主动交流的意向,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有些人混过了时间。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惰性,宁可被动地接受,不愿意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三)数学互动教学中缺乏质疑探究精神
   孔子曾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学者陆九渊也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数学交流过程,学生缺乏对模糊的知识提出质疑探究的勇气与习惯,部分学生甚至显示出"遇难则退"的惰性。"不敢想、不敢问或者不愿意想和问"是很多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互动教学的思考
   (一)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成效的标准是课堂的实效性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教学中当"互动"与"实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服从课堂实效。一堂好课应具有以下六个特征: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五是练习度;六是延展度。
   (二)课堂互动的成效关键在于互动的"首席"――教师
  课堂互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还是互动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帮助者。实验中我们认识到,要有效地实施互动教学,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即:(1)作为设计者,要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形式,选择媒体并创设情境,设计教学效果评价;(2)作为组织者和调控者,要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学,要宏观把握,及时调控学生的活动;(3)作为帮助者,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在参与中学习,如何获取、利用和处理信息。
   (三)课堂互动的最终受益者是互动的中心――学生
   学生是课堂互动的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都应紧紧围绕学生展开。数学课堂互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及数学学习兴趣,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能否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能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从而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目的。
   (四)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研究有待深入
   数学互动教学是互动教学和数学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新型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通过对数学互动教学的研究,我力图构建一种新的数学学科的教学论,姑且称之为数学互动教学论。它应该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应该有自己特定的语言(即自己特有的概念、范畴),应该有自己特定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在这些方面,本文作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但是做得还远远不够,还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互动教学,能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从而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7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