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爱的春风 拨动学生的心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用爱的春风,拨动学生的心弦,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关键词:爱;学生;教育
  
  曾经,我们走进校园,犹如走进世外桃源。抱着对未来的美好设想,清心寡欲地走上讲台,为了圆一个梦,为了讲台下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在讲台上放飞自己的激情,课堂上洋溢着师生间爱的共鸣。既然选择了爱学生,就不要后悔。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教育看作一门创造性的艺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给学生。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喜怒哀乐也左右着学生的一切,放下自己的情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时时用这句话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尊重每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沐浴到爱的阳光。给予关心,学习差的学生便有了干劲;给予爱护,品质差的学生便有了动力;给予支持,性格孤僻的学生,便会拥有朋友;给予帮助,有过严重过失的学生也会拥有美丽的春天。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充实自我,用爱的春风,拨动学生的心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才能在教学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建构与新的教学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正如魏书生所说: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
  改变课堂,用爱的春风,拨动学生的心弦。前人说得好: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框框里跳出来,不要担心讲解有什么遗漏,摒弃面面俱到的做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取舍、剪辑教学内容,就会感到春风拂面,别有洞天。教师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多进行集体备课,多总结课堂的成功与失败,从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自拔出来,用激情打造课堂,用爱心浇灌学生。
  转换角色,用爱的春风,拨动学生的心弦。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作为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事实。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已基本上不适应了,或者说是远远不够了。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教师必须确立自己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角色,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角色,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角色,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以及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角色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并能尽快适应它。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班主任除了教书以外,还承担着“育人”的伟大工程,这是我们发挥才智、谱写教育事业华彩乐章的立体大舞台。然而,在这个大舞台上,却有这样一些不和谐的镜头令我们深思:为什么老师讲课嗓音沙哑、口干舌燥,学生却在津津有味地喝着牛奶?为什么我们满腔热忱的关爱、苦口婆心的劝诫,换来的却是学生的冷眼相待?为什么我们废寝忘食、诲人不倦的付出,学生竟说成是为了多挣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原因固然有多种,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恐怕是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所讲的道理没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没能拨动学生心中爱的琴弦。
  要唤醒学生的爱心,班主任首先要付出爱心,因为教育的全部内涵就在于一个“爱”字。爱是教育的基础、源泉和动力。学生病了,问寒问暖;节假日辅导学生;悄悄垫上学生的学费……这些都是溢于言表的浅层次的关爱。而更深意义的爱是通过教师的榜样力量和教师的培养,使学生产生爱的情感:忠心报祖国,爱心献社会,孝心给父母,关心送他人,信心留自己……并把这些珍贵的心理品质和情感深深地注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影响其一生的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1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