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只有在实验中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多开发探索实验,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才能得以提高。
   关键词:自主;主体地位;实验效果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改进实验,努力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地进行学习
   科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精选出来的。对于掌握知识、开发智力、训练技能、培养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材规定的内容必须切实做好,不能走马看花。鉴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自主性欠佳,往往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很感兴趣,但是看后却什么也没留下,达不到实验的目的。针对于此,只有明确了目的,观察时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感知现象才更深刻,学生思维才会越积极。如在做植物的呼吸实验前,应向学生交代清此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重点观察石灰水和蜡烛的变化。接着教师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学生观察到从塑料袋里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放入其中的蜡烛也很快熄灭了。这时再引导学生考虑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我们人呼出来的气体大部分是二氧化碳,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大多数的学生会对此产生很大的兴趣,想亲手试一试,一定会想出各种办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
   对于一些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如果教师只站在讲台上演示,坐在下面的学生很难看的清,学生就只好根据课本或老师的讲解来想象实验现象和结果,影响了实验效果。比如用试管演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把蓝色的硫酸铜滴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从远处很难看到有蓝色沉淀生成,而且形状就更看不清楚了。这时,教师如果走下讲台,把试管展示到每个学生的面前,就可以看到一缕缕蓝色絮状沉淀,实验就完全不一样了。
   二、突出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等于就能学好知识,教师还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因为教师只是引路人,不要老是扶着学生走,应该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如在酸碱的性质实验中,许多实验都是在试管中完成的,很容易操作。教师只需讲明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余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比如教师只给出下列物质:氯化钠、硝酸银、硫酸铜、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让学生边思考、边实验:这些物质哪些能两两发生反应,各有什么现象,并解释这些现象。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要勤巡视、勤指导,对学生错误的操作方法及时加以纠正,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解释,同时也要防止少数学生敷衍了事,不求结果。
   三、让学生主动正确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初中科学实验,只要做好充分准备,按正确的步骤去做,注意一些关键点,实验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但是也会因为一些主客观的因素影响,达不到实验的预期效果。如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一些同学对显微镜的使用掌握不好,看到镜头上的小黑点,就以为是根尖,而在写实验报告时,却写得清清楚楚(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根冠的形状像帽子等)。显而易见,学生是把教材上的内容生搬硬套上去的,根本不是实验观察到的结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除了在实验时要加强巡视,检查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外,还应要求学生如实记录,然后分析研究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而不要生搬硬套,按照正常答案一些了之。如有时间要让学生重做实验,或改进原来的实验方法,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四、加强探索性实验,发展学生的思维
   实验有的属于验证性,有的属于探索性的。验证性实验有利于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根据教学重点教师自行设计的探索性应用性实验。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实验完全排除了实验结论的已知性,可以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更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发展思维能力。初中科学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改变高分低能的怪现象,为将来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验证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做好探索实验,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能力。
   只有提高了实验的效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作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钱秋兰.如何提高实验效果.实验教学与装备,1999(3).
   [2]陈英.浅谈实验教学三个着眼点.实验教学与装备,1999(3).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7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