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向全体 提高课堂的互动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面向全体,促进教育公平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要求。通过反思性实践,从课堂互动的层面,提出提高课堂互动力的主要意义是要面向全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总结出提高课堂互动力的方法。
  关键词:面向全体;课堂互动;意义;方法
  
  面向全体,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而且在新近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更是上升到了教育公平的层面。课堂是学生学习、交往、社会化的主要阵地,也是面向全体的主要场所。“如果把班级组织比做教育的生产方式,那么,基于这种生产方式的互动力就相当于生产力。”当观察课堂的视角从个体认知的层面上升到“对话”、“交往认知”等为特征的集体学习层面时,面向全体成了有效互动的基本起点。通过对学校课堂的大量观察、实践,从课堂互动的视角,阐述提高课堂互动力的意义和方法。
  
  一、提高课堂互动力的意义
  
  早在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橡树小学的实验证实了“皮革马利翁”效应,1974年,西格等研究表明,这种效应与课堂上交互时教师的“期望”有明显关系,首次凸显了课堂内师生交互的重要性。在1983年,布鲁姆和他的研究生做了关于“常规教学、掌握学习、个别教学”的实验。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一个真理:在个别教学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潜力达到学习的高水平。实验给我们的启示:师生间及时地诊断、反馈矫正等交互过程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
  课堂的互动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学习资源等要素间,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发生交互作用的有效性程度。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衡量,交互的参与度、交互内容的深度、交互的学习生成程度,就构成了课堂交互的互动力。
  认知科学让我们习惯了连动式的教学及其思考。郭思乐在《生本教育》中说到,“师本教育的运行机制像皮带带动的两个齿轮,老师是大齿轮,学生是小齿轮,连带着运转,我们把那样的方式称为连运式。”在这种教学形态中,虽然我们也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但却是基于学生群体的“虚体设计”,无法面对到课堂内的每一个学生。这种立足于“课堂控制”、“同步教学”、“学生客体”的观点来审视“班级教学”,那么“一对多”、“学生个体差异”与充分交互的矛盾是永远无法消解的。
  高互动力的课堂是全体学生参与的,多向、多层次有效互动的课堂。在社会学的视野里,当把学生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把学生作为天生的自我调节的学习者来看待时,课堂内的学生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待教的“客体”,而是一个个涌动着生命激情的学习“主体”。当把学生作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合作者来看待时,这时,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再是教学交互的障碍和“分层教学”的借口,反而成了交互的价值和资源时,“面向全体”就不再是一句口号,“尊重学生的差异”也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准则”。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客观事物之间等发生的交互,是多向的、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成的、流动性的,甚至是混沌的,它们共同组成了课堂的生态风景。
  
  二、面向全体,提高课堂的互动力
  
  当把学习的控制权还给了学生以后,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该怎样作为?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关注的都是“学”。那么“教”在哪儿?
  1.开发资源,任务导向,支撑每个学生的学习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特征,社会实践是人类生活的本质。在教学中,普遍的倾向是重视文本学习有余,感觉学习严重不足。当一个老师携带着实验器材、模型等教具进入教室,看看学生期待的眼神;当学生摆弄模型、器材进行探究、争论时,忘掉了时间,沉浸在学习中,这种被“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的学习,这些基于真实世界的探究、交互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传统教学资源的思维方向相反,创造学习资源,要力所能及地把文本变成图片,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把远离生活的变成体验的,把演示实验变为小组实验等等,使每个学生都能与客观世界以及在客观世界与文本之间尽情地交互、学习。
  目标导向的、自律自控的学习是提高课堂互动力的基础。课堂观察发现,没有目标的自主学习是浅显的、有放任自流的危险,没有目标定向的小组学习也往往成为漫无边际的闲谈。教学目标是学生经历学习后的结果,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把目标转化为问题、任务,杜郎口、洋思中学等创新的学案,就是一种学习的任务。在教学资源的支持下,通过任务驱动,围绕任务单上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交互过程实现自我调节的学习。
  2.互帮互学,挑战疑难,把课堂变成学生交互的舞台
  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学的计划性、阶段性,那么教学的同步性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认知特征。在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速度等方面都有个体差异,这与在课堂上通过合作,边学边同步达标的设想是有矛盾的。湖北大学主持的“异步教学法实验”、上海“青浦实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是将学习任务单提前发给学生,使同步达标有困难、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等提前自学、互动,为课堂里发生的集体学习进行充分的准备。调查表明,为了有机会和信心参与到集体学习的互动展示中,好多学生提前借助各种资料、上网等进行自学,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我调节的学习需要。二是在经历课堂的集体学习后都仍然达标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外或自习课实行生生、师生的个别辅导(回授),形成“异步自学、共同达标、回授指导”的教学环节。
  课堂里的学习主要是集体学习,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组内互动学习:通过小组内的学习,让学生同伴间充分互动,互帮互学,以解决任务单上绝大部分的学习任务。面对全班的讨论,寻求他人的帮助是一种很公开的行为,会让一些学生难以启齿,但2~6人的小组里,学生通常会比较愿意问问题或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所以,组内互动环节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通过观察,协助一些小组有效开展组内学习,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巡视、诊断,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为后期的组间学习现场生成挑战性的疑难问题,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二是教师主持的组间互动学习及其展示:将组内互动阶段收集的问题,通过组间竞技,让学生们站在讲台上“讲、板演、争论”等。观察表明,“高水平”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参与,低水平的问题讨论或活动会受到学生的冷遇,甚至嘲笑。组间学习及其展示具有良好的驱动和生成效应。组内人数少,互动彻底,反馈矫正及时,学习质量明显提高。展示、挑战高水平的组间学习,在给学生表现和锻炼的同时,参与挑战的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增强了表演者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满足了学生的自尊需要,增强了自我效能;二是表演者的成功示范也对其他课堂成员提供了“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机会,对准备不充分或不达标的学生,也产生了强烈的激励和鞭策效应;三是促进了学习的演练,提高了学习的掌握水平。
  3.培训技能,评价呵护,促进每个学生激情互动
  学校、课堂是一个学习生态系统。“一种学习环境会给养一种类型的学习、养成一种类型的学习者。”在合作学习的环境里,会给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但从适应性的视角来看,与传统学习课堂相比,虽然参与交互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但擅长交往、语言表达等方面占优势的学生会得到更多的交互机会。为了鼓励每个学生参与互动,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得到重视。
  一是要对学生参与集体学习的观念、技能进行培养,尤其是差生。集体学习是一个互惠互利、互助互学的学习,因为“讲给别人听,将会学得更好”。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或精致,而精致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向他人解释材料。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所以,“讲”和“倾听”同样重要。对差生而言,教师必须关注、帮助差生融入集体学习中。因为“低学力儿童几乎只想独自学习,恰恰是他们需要同伙伴合作,但讨厌依赖同学,总想独立地摆脱困境却屡遭挫折”。合作学习需要的是平等的文化,对合作学习的技能和观念进行引导,是提高课堂互动力的关键之一。
  二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和师生、生生间互动的氛围、亲和力是关键。如果学生回答对了,我们应该给予赞美;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我们给予赞美,赞美他大胆、有自己的思考;如果学生表现怯场……,教师都必须精心呵护,让参与交互的本身成为值得赞赏的行为。
  三是凸显每个学生的参与价值,面向全体学生,调节互动机会,自愿与鼓励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共同奏响集体学习的交响乐。
  4.构筑信赖,系统整合,创设校园学习文化
  课堂交互发生在课内,而根子却在校园文化。资源、文化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后盾,资源、文化的创生需要校长、教师共同协作。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变革,也是对系统内的主要要素进行解构、重新创造、建立联系的过程,并非仅仅是思想层面上的革命。为提高课堂的互动力,创设学习任务单、纪律规范及其他资源,需要教师们共同研究参与,需要学校投入;为提高课堂的互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文化,需要各科教师的协同及学校文化制度的引领。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刘佛年说:“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作个别的单项的实验,显然不足以揭示其全部的客观规律,一定要有综合的整体的研究。”课改是校园学习文化的革命,改革需要整体性,已被部分学校成功的课改所证明。整体性的课改,一定需要校长及其全部教师,共同组成学习共同体,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贯一性”的学习生态系统。
  高互动力课堂的创设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提出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优秀的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是的,优秀的教学源自于教师内心深处对学生、对学科、对学术的喜爱。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一句话:“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的加温,那么这种知识传授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有了关爱、鼓励,学生们才能激情互动;有了信任、合作,教师才能全身心投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0(10).
  [2]哈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30.
  [3]阿伦.奥恩斯坦,等.当代课程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熊明安,等.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7]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佐腾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重庆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9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