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动物词汇折射的英汉文化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国平

  摘 要: 英汉文化千差万别,这种差异同样体现在动物词汇上,同一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折射出的文化意义有很大的差别。了解这种差别可以避免因此而造成的英语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促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关键词: 动物词汇 英汉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许多动物名称的词汇既表达动物本身特定的概念意义,又富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的感情色彩和联想意义。而其内涵的文化因素是隐性的,往往对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造成巨大障碍。因此,我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既要学习词语的概念意义,又要了解词语深层所蕴涵的联想意义,即它的情感意义、内涵意义或社会文化意义。只有探讨和了解英汉文化中动物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才可以避免因此而造成的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本文仅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某些动物词汇,以了解它们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差异。
  1.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词汇所折射的英汉文化差异
  牛在汉民族的生产生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化里,牛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典型和勤劳的象征,常被作为公仆的形象。以牛为喻体的词语也以褒义为主,如“孺子牛”、“细如牛毛”、“牛刀小试”等。而在英国牛很少干活,没有多少联想意义。英语中牛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只有ox和dull有联想意义。ox主要用于祭祀,具有吃苦耐劳和温和的形象。bull由于身体高大、生性凶猛,象征着雄性的威力和潜力,常喻指健壮的汉子。a bull in a china shop形容举止粗鲁、行为莽撞、爱闯祸的粗人。
  马在中英文化中的联想意义差异较大。马是英国人早期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因此马在英语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在英国,马在生产之余还用于赛马等娱乐活动,所以英语中由马组成的习语、谚语和典故也相当多,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经验之谈,暗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work like a horse,eat a horse(饿极了),talk horse(吹牛),a horse doctor(蹩脚医生),horse laugh(纵声大笑)等。而在汉语里,马暗含珍情重义、忠于职守之意,是民族生命力的象征,如“天马行空”(比喻淡泊和潇洒)、“龙马精神”(指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马又是能力、圣贤和人才的象征,如“千里马”(比拟不可多得的人才);马还是中国古代战争不可缺少的战斗力量,所以汉语里有“一马当先”、“单枪匹马”、“马到成功”等成语。
  羊在中西文化中都有性格温和、恭顺的联想意义,但又不尽相同。英国人一向重视畜牧业,以牧羊为主。对应词汇sheep(ram,ewe,lamb)和goat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联想:sheep通常指胆小鬼、害羞而忸怩的人、温顺或受压抑的人,如有习语as monk as lamb,as gentle/mild as lamb等;而goat则向来被认为与好色、淫荡和罪恶有关,是魔鬼的化身,因而有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把好人和坏人区分开)。汉语中羊古同祥字,甲骨文中吉祥多作吉羊,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具有吉祥、温顺文雅、平和的美质,是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国泰民安的象征。
  狗在英语国家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他们欣赏狗的忠诚和勇敢,将它视为宠物,倍加爱护,因此语言表达中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志之日)”等赞叹。然而狗在汉语言文化中是一种卑微的被蔑视的动物,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有词语如“走狗”、“狗腿子”、“狼心狗肺”、“狗屁不通”等。
  2.人们所熟悉的野生动物词汇所反映的英汉文化差异
  英汉民族对于狮虎反映差别很大。西方lion是百兽之王,而在中国却是老虎。在英国lion是力量和好战勇猛的象征,如12世纪后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lion-hearted Richard。与之有关的习语也多为褒义,如regal as a lion,the lion’s share(最大或最好的份额),lion-heart(勇士)。但在汉语言文化中,狮子几乎没有什么文化联想意义。汉民族对虎的联想有两方面:虎健壮有力、英勇果断,有关的成语也多为褒义,如“如虎添翼”、“龙腾虎跃”等;虎又有凶猛残忍、冷酷无情之意,“如狼似虎”、“笑面虎”、“伴君如伴虎”等。而在英语中tiger喻指凶恶之人,如ride the tiger(表示以非常不确定或危险的方式生活);口语中常指比赛的劲敌,如paper tiger(比喻貌似强大而实质虚弱的敌人)。
  蝙蝠在英汉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bat是一个丑陋、凶恶的吸血动物形象,总是与罪恶和黑暗联系在一起,所以有关的习语均为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have bats in the belfry(异想天开)等。而在中国文化中,蝠因与福谐音,被视作“福鸟”。人们常以蝙蝠作画,表达良好祝愿,如“蝠鹿图案(福禄双全)”、“蝠鱼图案(富裕)”、“蝠桂花图案(富贵)”等。
  在英语中owl是智慧的象征,是智慧女神雅典娜智慧的体现,因而就有聪明或智慧的联想意义,如as wise as an owl。而在汉文化中,猫头鹰经常在夜间发出凄厉的叫声而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祥的鸟,有凶险、不吉利等联想意义。
  在英语言文化里bear常指粗鄙、鲁莽之人,如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而在中国熊可指人行为缓慢、呆傻和无能,如:“笨熊”、“熊样”;目前形容股市不景气称熊市。
  3.传说中的虚拟动物词汇所表现的英汉文化差异
  数千年来,龙文化已渗透在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语中的龙是马脸、鹿角、兔眼、牛耳、蛇身、鱼鳞、鹰爪,神通广大无比。历史上的皇帝常被称为真龙天子,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汉语中会引起权威、力量、才华、吉祥等褒义的文化内涵,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争虎斗”、“藏龙卧虎”、“虎踞龙盘”、“龙潭虎穴”等。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dragon是一种形似蜥蜴、满嘴喷火、长着翅膀、身上有鳞的硕大怪兽,它是罪恶和异教的象征。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是凶险邪恶的象征:如《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现代英语中常用来比喻母夜叉、凶狠的人,含有邪恶和魔鬼等意义。
  凤凰在中西文化中的形象和联想意义迥然不同。在西方文化中,phoenix又名长生鸟、不死鸟,身披火红色和金黄色的羽毛,每五百年即自焚而死,然后由火中重生。因此,在基督教里被当作不朽的灵魂,象征着复活和永生,在英语中成了复活、再生、永生的代名词。而在中国文化中的凤凰分雌雄,雄为凤,雌为凰,有百鸟之王之誉,是吉祥幸福的化身,象征着太平安宁和美满的爱情。在神话传说中凤和龙齐名,分别代表阴阳两性。在传统文化中龙和凤代表帝王和皇后,象征皇权,还可比喻婚姻美满、夫妻恩爱,在现代汉语中还有珍贵和吉祥的喻义。
  麒麟在汉文化中被看作“仁兽”、“瑞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会出现。其形象如鹿,独角,全身生鳞甲,可比喻杰出人物和有出息的子孙。独角兽是西方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它像马,或小羊,额头上有一只美丽的独角,是幸福和圆满的象征,同时也被视为西方文化和西方智慧的象征。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麒麟就是西方的独角兽。有些辞典把二者对译,但从两者的形象和联想意义都可以看出,麒麟和独角兽并不是同一概念,独角兽的文化含义和地位近似于中国的“龙”。
  总之,语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差异与语言的差异并存。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习得的过程,要精通一门外语,就必须学习这个民族的文化。英汉文化千差万别,这种差异同样体现在动物词汇上,同一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折射出的文化意义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异给跨文化交际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只有了解英汉动物词汇所折射的文化内涵差异,才能清楚地看到两者各自承载的深层信息,从而避免因此而造成的英语理解和表达错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张绍麟.词义的文化标记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策略[A].李如龙,苏新春.词汇学理论与实践[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黛云,勒・比雄.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资助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341;2010JK0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