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言教学:要向内看,也要向外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2期刊登了陈菊飞老师的《<台阶>教学片段》,陈老师引领学生品味两个重点句子,感知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揭示文章的主旨。陈老师的教学实践,很有借鉴意义。但笔者以为还可继续深入挖掘。
  第一,陈老师对“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这个比喻句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我以为还需看到庄稼茬的深层意蕴。一是,庄稼茬似的灰白色短发暗示了“父亲”已经年迈;与先前“父亲的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着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相比,也缺失了生机,但倔强依旧。二是,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庄稼茬的最终命运是用来做柴或者做下一年的肥料,这也暗示了曾经是家里顶梁柱的“父亲”虽然抗争了。但现实却难以改变,这种心理上的不愿放弃与身体上的不得不放弃的矛盾、心理上的不承认老与生理上的老的矛盾,带给父亲极大的痛苦与无奈。这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常识来品味语言。体会文本的深层意蕴,培养他们透过表现看其表现性的意识。正如清代文龙再评点《金瓶梅》第二十七回时所说的:“看书……莫但看面子,要看到骨髓里去:莫但看眼前,要看到脊背后去。”
  第二,陈老师引领学生通过添加词语比较了“这人怎么了?”和“这人怎么就老了?”,并得出“目标实现后,父亲反而迷惘失落,因为他找不到新的精神寄托了”的结论,笔者以为这还不全面。综观全文,在父亲的勤劳、仔细、倔强的诸多性格中,倔强是作者所要着重表现的。作者从正、侧两方面来体现父亲倔强的性格:正面――“父亲没有真正觉得他自己老”仍旧撬青石板,抬青石板,担水等等;侧面――“这人怎么了?”,父亲的这句充满了悲凉意味的含义丰富的话,让我们对父亲倔强的性格有了完整的认识。从头至尾父亲都没有正面承认自己老了,这体现了父亲可爱的一面。“这人怎么了?”和“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一问一答,不仅启人思考,给人以旁观者(“我”)清之感,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对无情岁月催父老的感叹。改句,则无此表达效果。
  清代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说:“作文如盖房屋,要使柱笋眼都合得无一缝可见;而读人文字却要如拆房屋,使某梁某柱的笋,皆一一散开在我眼中也。”语言教学作为文本细读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要引领学生逐步学会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即通过对句、段、篇中的重要词语在该位置的作用作深入品读和分析,即向内看;同时也要勾连全段、全篇、文化知识、生活常识等加以印证分析,即向外看。但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耐心的。
  那么,哪些语言适合作为教学重点呢?原则上,老师和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我以为反常规语言(如陈老师所举的第一句)、高密度语言(如陈老师所举的第二句)、意象化语言(比如《台阶》中的“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等是关注的重点,值得细细品味。
  用语言材料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在体验语言中把握文本内核,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愿与同仁努力为之。
  顺便说一下,一个老人坐在门槛上能把“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有待深思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5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