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耀观

  摘 要: 本文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以动机理论为依据,剖析影响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因素,探讨体育学习动机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问题,提出符合中学生体育目标的动机激励方式。
  关键词: 中学生 学习动机 激励 自我效能
  
  随着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健康教育观在学校体育中的确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已成为实现中学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被动参与的人所占的比例较高。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学体育目标的实现。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如何提高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是当前中学体育进一步进行改革的问题。
  动机是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能否努力学习,尤其能否在受挫折的情形下坚持努力学习和锻炼,都与他们学习动机有关;动机的性质和水平还与学生的情绪有关。因此,对影响动机产生的诸多因素进行综述并探讨动机的激发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不仅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激励手段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和改革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1.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动机是激发人们采取某种行为,做出一定努力的心理欲望,在学习中,它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个体行为是在主观需要和客观事物共同作用下,通过内驱力和诱因的形式被引发的。
  1.1价值观因素。
  价值观是人们用于评价事物价值标准并以此为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是认知的结果,是主观的信念。它制约着个体去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虽然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各人的价值观不同,因而对同一事物,各人对其意义的评价和认识不同,进而影响人们对该事物的需要程度。所以有的学生认为身体强壮、体育技能优秀能增强自信心和提高自身素质,因而有强烈的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动机;有的学生则认为身体强壮、体育技能优秀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表现,体育动机当然就不会强。所以,价值观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好恶,并以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着人的动机性质与水平。
  1.2目标设置因素。
  目标是指个体试图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达到某一特定的行为标准。目标设置直接关系到动机的方向和强度。适宜的目标设置,能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从事的任务具有合理性,有信心去完成预定目标,增强学习动机。相反,不合理的目标设置会降低学生的信心,增加学生的认知焦虑,并由此减少努力程度,降低学习动机。
  1.3认知因素。
  个体的行为是在其动机的驱使下发生的,而发生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又会影响个体随后行为的动机。个体行为动机来自主客观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客观事物符合自己需要的程度如何,却取决于个体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在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大一部分家长和老师认为体育好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最终使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缺乏体育学习的动机。
  1.4教师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望被肯定、被赞扬的欲望,更何况成长中的中学生都喜欢老师关心和爱护自己。我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体,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体育课堂中“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再加上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责任心不强等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失去体育学习的动机。相反,新颖的教学手段,良好的组织秩序,动听、激进的语言,娴熟优美的示范动作,给学生以刚毅潇洒的美感,这样的体育教师会让学生学习动机信心大增,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育和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对策
  2.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动机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在体育教学中如能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出来,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发现和学习问题。在体育教学课堂中,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观看多媒体课件《我看NBA》,从课件中领略到NBA球星的超高技术和篮球比赛的魅力,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生。在随后播放《单手肩上投篮》的课件中,学生们都能专心致志地注意课件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渴望和悬念的气氛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内容形成一种最佳结合点。然后在实践当中学生们都极有兴趣地进行投篮动作学习,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2设置不同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追求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这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体育知识的动机。如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对优秀学生要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技术质量要求,满足他们追求乐趣的需求,促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对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或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和难度上进行简化,多激励,少批评,消除恐惧心理,使他们能完成力所能及的要求,进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处。
  2.3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进行某一具体的运动实践时,对自身运动能力的意测与评价。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往往影响他们对运动的选择和后继从事体育活动的意愿。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常常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并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遇到挫折时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采取各种方法战胜困难,获得挑战成功的快乐感,同时也进一步增大自我效能感;促进他们为自己设计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如此循环,其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由弱变强,并不断地由行为动机转化为行为习惯。
  2.4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中学生年轻气盛,都有“不愿意输”、“希望取胜”的心理特点,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要掌握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把竞赛和学习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满足他们好胜的心理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在实施体育竞赛法时,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避免不善于体育活动的同学遭受失败而对体育活动失去信心。
  2.5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反馈信息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的一种强化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包括自己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成效,练习动作的正确与否,等等,均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和学生的表现等进行直接、简要、全面、中肯的评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习效果。
  3.小结
  影响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智力、生理、年龄等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运用各种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与行为,促进新教学理念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王国林.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分析[J].体育教学2000,(1).
  [3]陈祥金.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4]刘红兵.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自我效能动机理论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
  [5]宋进文.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科研,2004,(2).
  [6]管水法.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尝试[J].体育教学,199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