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卡通一代”的身心健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事例一:一所中学门口,中午时学生们争相购买卡通漫画,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就有90多名学生光顾书店,翻看卡通漫画,并有近40名学生掏钱买下了看好的卡通漫画。为了搞清楚学生们的购买动机,笔者尾随两名刚买了几本卡通图书的身着浅绿色校服的男同学走进校园。远看两人窃窃私语,当笔者走近时,两名同学便快步跑进厕所,等了约10分钟,他们才不自然地走出来。笔者问及购买的是什么内容,个子稍矮的男生爽快地回答:“买的是《××美少女》和《××原子弹》。”据班主任老师介绍,这两名同学以前成绩都是中上等,自从迷上卡通漫画后,不仅成绩下降了,而且经常在班上调皮捣蛋,还追什么“班花”“校花”。
  事例二:一名初二学生吕某为躲避老师教育,竟趁老师不备,爬上教学楼二楼阳台,与老师捉起迷藏,并最终因体力不支坠下楼去。当天上午,吕某上课时偷看卡通书,被老师孙某抓住,并当场将卡通书予以没收。中午,吕某趁孙老师不在,欲将孙老师放在办公室的卡通书拿回,却被物理老师陈某发现。陈老师当场加以制止,并欲带吕某到他的办公室进行教育。然而跟在后面的吕某突然爬上阳台,并悬坠在阳台边上……陈老师慌忙安慰吕某,劝其不要乱来。就在两人的对话中,吕某终因体力不支,坠下一楼,重重摔在水泥地上。陈老师随即跑到一楼,抱起吕某,将其送到医院骨科进行抢救。经诊断,吕某为双踝粉碎性骨折。后来吕某也承认:他完全是受了那些飞檐走壁的卡通人物影响,才做出这一惊人举动,他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事例三:南京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偷拿家长100元钱,一次性购买近50袋方便面,取出包装袋中的卡片后,将方便面全部丢进了垃圾筒。原来这些方便面袋中部有“超级女生”“小浣熊”“大力神像”等。商家也想尽绝招,迎合消费者:在面包、饼干里放一些卡通卡片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还有什么收集齐一套××卡片,给予××的奖励。这样促使一些中小学生常拿卡片到一起交换,有的甚至买卖卡片,还有为争夺卡片而动手打架的现象。
  
  卡通的心理解析
  
  画家眼中的“卡通一代”与我们的新人类观念接壤,一般地说,他们比新人类年龄更小一些,亦有人把他们称为“新新人类”,他们的观念与新人类有某些相似之处,有些方面则更超前。
  卡通是通过对个性的强化使其最易令人辨认。有心理学家认为人对面孔的记忆是经过漫画的方法压缩在大脑中的。他们认为人们对面目的辨认是通过面孔上一些特殊特征的简略表达方式进行的,漫画可以突出这些特征,而照片不行。
  前卫是由另类人群带来的。这群人通常对自己的外观是否令人愉悦不感兴趣,他们要的是一种随意态度,一种在漫不经心中透露出来的与众不同。在这一点上,卡通完全符合要求,这大概是卡通能够风行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对卡通一代的定位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见到的是新生代在社会的精神表现中,对自我人格玩世泼皮式的表现所带来的压抑感。卡通一代的成长期正好遇上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发展的时期,使得他们拥有更多的自我展现空间。后现代多元、综合因素的渗入,使得他们从身体到灵魂在东西方文化之间产生撞击和变异。
  
  卡通的负面效应
  
  在从老师没收的卡通漫画书上,发现有不少书中充斥着一些半裸的、三点式的少女图。那些装帧颇为精美的图书上,几乎每页都印有一个或躺或坐或卧的少女,她们几乎都是衣不遮体,半隐半现地裸露出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些书中竟然有教读者如何谈恋爱、赢得异性开心的技巧与绝招等文章。
  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学校门口出售或出租这些卡片及卡通漫画书的店铺就像游戏机厅一样,成了放学后或中午在校就餐的孩子们趋之若鹜的新去处。有的书配有光盘,书中的画面配上了煽情刺激的对白。至于那些食品袋里的卡片,多是“毛片”的翻版,还打着“集齐中奖”的幌子,其实本身就缺少几张,中奖只是骗局。
  现在流行的卡通片很大一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可这些国外卡通片,质量又怎样呢?据悉,在中国播出的一些国外卡通片其实从未在其本国播出,而许多制作精良、思想倾向积极的国外卡通节目却与中国荧屏无缘。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庄严舜哉曾表示,一些充斥暴力的卡通片对孩子的成长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后果,这类不良卡通片一经播出,会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引发相关的暴力事件。
  看来,对卡通一代的教育和管理任重道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0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