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介平

  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均说明了早在古代,人们就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如今,当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发生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面对教育教学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学反思”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所谓的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地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我的理解就是把课堂教学实况像放电影似的在头脑中重过一遍,回顾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反馈怎样……然后把注意的焦点对准那些使自己激动以至于一时难忘的事情上,最后抓住时机,选择典型案例、新鲜感受、深刻体会等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反思。
  二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以说,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认识,而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改进,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在教学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教学反思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审视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个维度。新课标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遗忘,如果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有必要通过反思,认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是否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方式自己获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围绕教师如何教展开的,现代课程理念主张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如何学进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特点,设计探索创造出学生之间的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评价自己是否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灌输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三)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而且是教材的建设者。基于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反思所授内容以前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从而设置教学定位。这样,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而且可以在“教学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四)教学过程是否关注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产生一些“奇思妙想”,迸发出创新火花,有时甚至是错误的想法,这些都是宝贵材料。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而且应利用课后教学反思捕捉、提炼,如此既可为教研积累第一手素材,又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更可以在此基础上生成良好的教学资源,将其记录下来,以资研究共享。
  三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那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该写哪些内容呢?我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这个问题。其中,歌曲是个很好的课程资源。学生合唱两首歌曲《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在歌声中感受到“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性”,激发爱国热情,并在愉悦的情境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二)写失误之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带有缺憾的艺术,再好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反思不足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教学教训。如果每次教学后都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或失误,就会使自己逐渐聪明起来。当教学出现失误时,课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基础?(2)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妥当?(3)教学重点难点为什么不突出?(4)教法与学法的选用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5)学生为什么会缺乏兴趣或启而不发?(6)教学实际是否死扣教案,缺乏灵性?
  (三)写学生创新之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对此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学生的“问题回答”、“练习答案”、“讨论发言”,将有用的东西其记录下来,作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四)写学习心得。写学习心得就是把对自己有启发的教学经验、学法指导、试题研究及公开课教学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在相应的教案后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例如:在一次市思想政治课研训会后,我觉得一名政治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主动收集其他学科知识,以及时政热点,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扩大知识面。
  (五)写改进意见和措施。写改进意见和措施,是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对教材的研读或通过对以往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教育智慧,写改进意见,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提高。例如,在刚上《经济生活》时,我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窠臼,上课思考的是如何教好教材内容,虽然思路条理清晰,条条框框一目了然,但总感到机械死板,学生情绪也不高。于是,我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深挖教学资源,精选资料,将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实例引进课堂,进行分析讨论、探究和点拨,使课堂教学趣味化,让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了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教师应该在“思”中学习,在“改”中探索,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从而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