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新课标下创设体育课堂教学新境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宝生

  摘 要: 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而又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又是一条有效的新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从学生个体发展出发,转换师生角色,重视学生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理念。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开放式”教学 合作教学 创新精神
  
  传统的体育教学流程为: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讲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介,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上都变得死气沉沉。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育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
  合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涉科、广积累、勤练习,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体育教学中从以下几点着手,使学生在自主获取、主动合作、自由创新的新课堂教学境界中学习与提高。
  一、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主动自主中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涉“放羊”式教学之嫌。如:投掷教材,以往学生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学生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体育新课程标准内容的不确定,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这样一种“控制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
  那么在课堂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放”,让“放”在课中体现得更加自然、更加合理呢?
  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教师应把练习的目的要求,以及课所要达到的效果对学生进行一个较为明确的讲述,让学生在一定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练习,这里的学习领域可是“五大领域”中的两三个或是四五个,在教学环境与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直观的练习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地确定学习目标。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因而强化意识是实施合作教学的第一步。从体育教师的角度而言,首先要建立教育对象的合作伙伴的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伙伴身份参与教学,自觉地“忘记”自己“教师”的角色,这将使学生产生向心力,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当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合作机会。在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都有学生合作的条件,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商量合作法。商量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的过程,在学生帮助教师想办法出主意的过程中,学生便自觉不自觉地当了教学的合作伙伴。例如上双杠课时,在教学双杠前摆后,教师可采取与学生商量的办法,听取学生的意见,采取杠中跳下、后摆下、前摆内转下等多种下法。
  (2)暗示合作法。即让学生主动领悟。例如对练习中长跑中出现的怕苦怕累的学生不是直接批评,而是评论“马家军”不怕流血流汗,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事迹,让学生受到积极暗示,主动参与中长跑的练习。
  (3)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与自我纠正。例如,对课上非正常损坏的体育器材,教师把“损坏东西要赔偿”道理摆明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或修补或赔偿,这样更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管理
  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管理是体育合作教学的重要方面,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力量产生合力效应,可使学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受到教育。只有让学生参与合作管理,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创新带动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现在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课的情境或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安排,以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浅层的兴趣激发,维持的时间与整体效果性并不是太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创造条件;只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练,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创新的习惯,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
  [2]陶同.创造时代的来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陈安槐.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体育课程与教材改革[J].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
  [4]周晓明.中学“开放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几个基本要素的探索.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网络资源.
  [5]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1):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