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芸

  摘 要: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听说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状况堪忧。顺应“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潮流和趋势,教师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此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增强学生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 英语听说教学 改革
  
  面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普遍现象,高职院校应紧密把握市场脉搏,把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和掌握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学生,都应非常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此背景下,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似乎只是为了应付各种类型的考试,英语应用能力急需提高却往往被忽视。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运用范围广泛,而从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情况来看,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等交际能力是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英语听说方面的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
  1.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听说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在校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与在岗毕业生之间存在着信息差,学生甚至某些教师对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不清楚,认为英语等级证书是就业的一个敲门砖,至于就业以后的英语运用情况则完全不了解,因此,不重视英语的听力尤其是口语学习,放松甚至忽略英语听说的教学。我根据对本院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进外资、合资、独资大企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运用是必需的,而尽管在正式上岗之前公司多会安排半个月左右的英语口语培训,但毕业生在工作中运用英语听说能力时仍然捉襟见肘,即使与客户、合作人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寒暄也不流利。对此,通过访谈询问,我发现,在校学生乃至教师对此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就业后基本与英语绝缘。另外,由于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底子尤其是听说能力薄弱,师生可能都会认为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既无必要又不可能。但是,语言学习和历史数学等学习不一样,学生不需要像语言学家一样掌握太多语言的知识,而必须了解活生生的语言事实,成为成功的语言使用者。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仍以知识积累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词汇、语法句法的学习,让学生一味地背诵、记忆、模仿。听说课所占课时非常少,而即使听说课堂上,学生也仍以被动的知识输入、机械的操练为主要学习方式,收效往往不大,英语听说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原地踏步,得不到切实的提高,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用英语时,往往不得不重新训练英语听说技能。
  2.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困难
  高职院校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延用了很长时间,要进行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和阻碍。
  (1)学生方面。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门外语,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在真实语境下进行英语听说的机会,课堂上进行了听力、口语的学习,也感觉与现实脱节,学以致用的机会甚少,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学生因为英语是公共课,自身又处于大学这个象牙塔内,与社会接触得不多,在职业规划时难免理想化,不能清楚地看到就业之后此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真正体会到英语听说学习的重要性,因而缺乏充足的学习动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成功经历少,失败经历多,英语基础尤其是听说能力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本身就没有足够的信心,在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学习中更容易情绪焦虑、紧张,害怕听不懂,不敢开口说,而在听、说英语时往往喜爱且用中文作媒介翻译,不习惯也不会用英语思维,从而大大降低听、说速度和水平表现。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失败经验容易导致他们遇到困难或障碍时焦虑、沮丧甚至自暴自弃,导致学生形成学不好和不愿意学的恶性循环;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学习就是课堂上老师讲授,学生听、记,课下背诵、练习,在听力、口语课上,老师讲得少,课上可以记的笔记和课下需要背诵的少,觉得没有可学内容和学习效果,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够活跃。
  (2)教师方面。高职院校有相当多的英语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专业知识合格,教学技能欠缺,因此多只是根据自己以前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理念上也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在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中设计出精彩丰富的教学活动,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基础差也会导致教师不敢侧重于听力和口语的教学,久而久之,教师容易丧失信心,甚至减少用英语教学,采取英语加汉语的方式进行教学,加上担心学生认为自己因为要偷懒才让学生自主学习,可能松懈这部分的教学。
  (3)学校方面。在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不作为高校评估标准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要求降低,甚至认为英语占去了专业课课时而削减英语学习课时,导致英语听力口语的课时更是少之又少,对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想要提高英语听说能力都可能会力不从心;很多高职院校的硬件条件跟不上,语音室设备不完善,多媒体教室也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仅靠黑板、粉笔和录音机,要在英语课堂上实践多种教学设计、完成不同任务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听说课堂也缺乏生趣,不容易引起师生的积极互动;面对五十以上甚至上百人的教学班级,在课堂教学控制方面会遇到一定困难,学生表现的机会也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径
  上文论述了当今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听说教学的不足和困难,但这样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学生方面:虽然英语基础大多不好,对于英语听说也缺乏自信心,但是多数学生因为兴趣、考试需要等原因还是想学好这些内容的,而且虽然知识水平方面薄弱,但智力方面并无欠缺,若教师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有望在英语听说方面取得进步和提高。教师方面:有些英语教师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英语教学法等方面的学习,但是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课后作教学科研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转变教学观念,给自己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保持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在学校教学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应争取使用多媒体设备,可将图片、录音等作为补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方面:注重就业的高职院校方若能了解英语听说能力在学生就业竞争力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就一定会大力支持英语听说的教学,提供充足的硬件条件,保证英语教学的课时量。
  要侧重于英语听说方面的教学并进行改革,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方法,让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切实的进步。
  (1)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以邀请历届毕业生回校作讲座或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宣传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和有益性,把学生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都激发出来,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估机制,鼓励学生消除“习得性无助”倾向,将之转化为竞争意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听力和口语。
  (2)把读、写和听、说结合起来,无论是在英语的听说还是读写课堂上,尽量多地用英语教学,多介绍语言的文化背景,教师在课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好课,积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多层次的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任务,并保证任务是真实任务(real-world tasks),而不仅仅是教学任务(pedagogical tasks),且任务要与真实活动有某种程度的相似并符合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
  (3)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适宜的英语听说能力教学计划,并在实际教学中付诸实践。
  (4)设立专门的在多媒体教室或语音实验室上的英语听说课,把视听说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活生生的语言,锻炼英语交际能力,而若学生获得了集中训练英语听说能力的机会,学习动力就会有所增强。
  (5)开设英语听说培训班或选修课,把英语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基础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教学训练,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6)在校园内营造一个好的英语听说学习环境,让学生逐步做到用英语进行真实、成功的交际,如在校内多开设英语学习讲座,多设英语社团,多组织英语比赛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派对、英语听力大赛、英文歌歌唱、英语朗诵、演讲或辩论比赛等,还可激发学生多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在课后自主练习英语听说,让学生人人听英语、人人说英语、人人用英语。
  4.结语
  高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听说教学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进行改革是顺应潮流、大势所趋。只要更新教学理念,保持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地采取措施,调动师生的教学动机和积极性,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2]乐眉云.应用语言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玲美.浅析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经济师,2008,(7).
  [4]余丽华,付香平.英语真实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张萍,葛明贵.论学业习得性无助感向自我效能感的转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