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导贵整体 学贵自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专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来编排的,注重内容的整合,单元整组教学因而受到教师们的青睐,而单元导读是单元整组教学的第一阶段,它起着学习导向的作用。教学每单元之前,先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学生们到“单元”里走上一回,大概浏览一下本单元所有的内容,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
  单元导读课承载着非常丰富的语文教学内涵,它“导”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导趣,引发情感参与。单元整组教学中,导读课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强调学习中的“经验穿透”,为整组学习打下基石。二导学,明确学习目标。导语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在人文目标、学法目标、实践目标上均提出了要求,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三导读,全面感知内容。这里的读,是指整体的浏览,是将课文、资料袋、插图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对整组内容留下整体印象,形成单元主旋律。四导行,课内延伸课外。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为继续学习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
  【困惑】单元导读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大致浏览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整组教材的主题,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寻找学习方法。可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真要达到教师的预想目标,一节课教学的时间根本不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加起来近五千字的一组四篇课文,学生完整地初读一遍就需要二十分钟,这样的导读课沉闷而冗长,其一,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何谈学习动力与效率?其二,整单元的内容,许多学生不知从何学起,到底要学什么,要学会什么,感到无从入手。其三,初读之后的交流只是一些极为粗浅的认识,教师要学生快速地对有关内容作出反应,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要求。这样的导读课失去了其导读的意义,更谈不上运用单元导读课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那么在导读课中,如何利用好每一分钟,使得导读课的教学更为有效,真正实现单元导读的作用呢?
  【对策】前不久,我对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进行了单元导读课的实践研究。这个单元的教材是围绕“人与动物”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四篇课文《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学习这组课文,不仅要让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还要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实践中,我以四个流程进行单元导读。
  一、呈现课题 引发阅读期待
  在教学整组教材伊始,先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目录,看看本单元都安排了哪些有关动物的课文,再从题目上看看,你最想读哪篇课文?为什么?有的同学最想读《老人与海鸥》,想早点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的最想读《金色的脚印》,想了解谁的脚印是金色的,脚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迫切想读的课文读一读,这样可以满足孩子先睹为快的心理,引发阅读期待,学生就会读得投入,有一种“大快朵颐”的感受。然后让学生交流,你喜欢的文章写了哪种动物?你对它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学生泛泛地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讲清喜欢的原因,交流了解到的不同信息。而其他同学通过倾听他人的发言,对其他几篇课文也有了阅读的基础,“趣”也油然而生。有了积极的情绪铺垫,有了学习热情的驱动,学生就会更主动、更有效、更坚决地投入学习,为导读课各板块紧凑的教学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
  二、研读“导语” 明晰单元目标
  对于整个单元来说,目标导向显得举足轻重,它将在一个单元的范畴里发生影响。而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优美,语言一般都字字珠玑,涵盖力强,它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引导学生画出导语的要点,通过引读、反复读、读中思考、读中明白:导语一般分两部分,前部分是单元主题、学习内容,后部分是学习目标。如六(上)第七单元,学生通过研读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
  学习主题:动物丰富的情感
  学习内容:讲人―动物、动物―动物之间的故事
  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2.揣摩作者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学生通过研读单元导语,对单元主题、所学内容、要达到的目标更加明确,可以说全局在胸,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感到更有方向、更有兴趣、更得心应手。
  三、通览单元 全面感知内容
  “导读”就是要让学生通览整个单元,从总体上感知单元学习内容,是单元导读课的重中之重,导读课的精华所在。引导学生在通览全组课文之后,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本组课文是通过哪些内容的介绍来丰厚本单元主题的。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接下来的单元整组学习都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我特意设计了单元整组学习导读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通过“浏览式”“跳读式”的阅读方法,既缩减了课堂读文时间,又了解了整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谈印象最深的部分来点击文章中最为精彩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了解课文内容。
  通览教材,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充分的认同感,等到直入课文内容的领悟和语言的内化时,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使孩子们觉得一篇篇课文都是“自家人”,为深入感悟作了良好的情绪铺垫和方法铺垫。
  四、链接内外 促进拓展延伸
  整体感知单元的学习内容后,还要启发学生想一想应为本单元的学习上作些什么准备,搜集哪些资料,可阅读哪些相关的书目,让大家心中有底,胸有成竹,为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作铺垫。我在单元导读课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提前让学生了解“课外书屋”,主体由学生推荐相关阅读文章,也可由教师推荐同类的文章。学生通过提前阅读,开阔了视野,真正走进了情感丰富的动物世界,为理解本单元内容作铺垫,在大量阅读中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我们都知道,单元教学的最后一站――口语交际、写作课,往往让学生焦头烂额,让教师心力交瘁。如果让学生从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就蓄势,提前去搜集有关的资料,让他们用敏锐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充满温馨的点点滴滴,那么习作时又何愁无米下锅呢?如六年级(上)第七单元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情感的故事,还可以把印象最深的写下来。由于从导读课开始,学生就有所准备,有所积累,因此,口语交流、习作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来自生活中自己亲身经历的,有来自电视上、书本上看到的。因为学生的习作植根于广阔的生活大地,再加上他们能举一反三,顺利迁移,就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表,谈之生畏的习作成了学生真情表达的需要。
  【反思】通过一次有效的单元整组教学导读课,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收获。
  一、建立了单元整体学习的意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以单元专题为经线,以精读课、略读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为纬线,建构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单元导读课既要关注本单元在本学年学习中的位置,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主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单元整组教学打破了以往的一课一教,分散教学的模式,把不同类型的课例及拓展阅读材料、口语交际、习作等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建构起具有人文内涵的主题。因此,单元导读课在引导学生把握人文主题,明确学习内容与目标中,起整体初步感知的作用。
  二、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单元导读课在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后,针对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启发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单元导语采用自学方式去了解单元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精读课文又作为样本或定篇,教师必须采用一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与文本和文本作者对话;略读课文可作为样本处理,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训练点,也是课外阅读拓展的成长点;口语交际和习作作为本单元主题的拓展和延伸,既有主题的体验,又有写作方法的运用;语文园地中的词语盘点、回顾、拓展等栏目,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讨论,明确文本阅读中的技能、技巧,并会模仿运用。可以说,单元导读课中,针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分类学习,采用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三、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人教版语文课程的单元专题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学习方式。每个单元前有“导语”;文与文之间有“连接语”,作为上下文的提示语,精读课文中有“泡泡语”;文后有口语交际、交流平台等为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拓展延伸,交流总结。语文课程努力把对学生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的背后,进行和风细雨地点拨。因此,导读课在引导的过程中,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指导学生逐步构建起这样的学习方式,整体初步感知→比较文本内容→体会情感→鉴赏语言风格→领会表达方式→拓展运用提高。
  单元导读课这样一个新课型,它散发出的魅力,着实吸引着不少人的驻足探究。尽管探究中有诸多的疑惑,尽管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在行走的过程中,领略的确是一路旖旎的风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4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