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之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彩玲

  摘要: 根据化工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本文针对有机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高职有机化学数学教学改革教育思想教学环节实验教学
  
  有机化学是化工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高职)的专业核心课程,遵循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但目前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有必要进行改革。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兹有体会如下:
  
  一、转变观念,构建新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科系统性的教育观念,树立知识综合性的教育思想;转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1.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在广度上应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深度上应重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以阐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旨,使之符合高职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教学的内容要做到“少而精”,但坚决反对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在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课程的设置上,忽略化学学科的整体性,只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化学知识体系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二是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名,“删难就简”,对一些重要的且讲授和学习上比较困难的内容只讲结论不加分析,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或干脆一刀砍去。教师只有认真贯彻“少而精”,才能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融会贯通,具备自我不断充电的能力,否则学生将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在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编排设计中,要注重发挥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其思维能力。每一章都要安排一些综合性和应用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强化挖掘思维的广度、高度、深度、速度。
  3.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要注重经常补充更新内容,把本学科前沿学术成果、最新技术和最新表述吸收进来,使教学内容既具前沿性,又有趣味性。为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笔者在课前进行精心准备,收集了有机化学学科发展动态,以及与授课专业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引起了学生兴趣。如,对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堂有机化学课上,对“生命力论”、有机物的首次人工合成等科普性的知识进行简介后,引入由三鹿奶粉引发的三聚氰胺事件、甲型流感事件,将人民生活与有机化学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有机化学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给学生启迪。在提及有机化学工业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指出它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由此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实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激发起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讲到苄氯水解产物苯甲醇时,不忘提及苯甲醇用于青霉素注射缓解疼痛的作用。这些内容虽然只占用课堂几分钟时间,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高并保持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
  性。
  
  二、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教学环节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教师的教学观应当从以教师“讲”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化;教师应从单一型、绝对权威型向一专多能型、行为引导型转化。教学活动应当从理论培养向实践教学转化;从示范型教学向应用型教学转化,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上来。
  2.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1)精讲多练,以“一例”精讲,然后将知识广泛迁移。高职课程教学时间较少,为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对于课本中重复或共性的内容要进行整合,对适合学生自学的部分,提出自学提纲,留给学生自学。
  (2)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深化认识知识的价值,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
  3.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1)采用任务驱动式、行动引领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要“满堂灌”,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自学的空间。如组织课堂讨论或在讲授中穿插讨论,习题课请学生上讲台示范,举办绿色化学演讲赛、有机化学知识竞赛,组织学生下厂参观学习等,都可以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积极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采用PPT教学软件。由于有机物分子结构复杂,如果将大量的分子式都在课上去画,势必花费很多时间,而如果采用课件,课前把那些分子式用chemdraw画好,就能节约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再配上一些漂亮的影音,就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如建设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网络课程、网络课件、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料上网开放,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将讲课例题、实验题目、复习思考题做成题库课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3)改革传统考试方式。考试对学生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强调以能力为中心,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口试、答辩、现场实验操作测试等方式,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课程的考试、考核成绩原则上由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考核两部分组成。笔者经多次实践发现,在实践教学中,采取学生做完实验,当场对其进行提问考核的方式,学生将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及其运用。
  
  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教学
  
  实训实习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它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总体上接近1:1。教师要做好有机化学课的实践实验教学工作,首先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为宗旨,改革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培养学生技能的需要;其次,要把实践教学作为一门重点课程建设,而不是只当成一个附属于理论课的实验。因此,教师要详细制订实践实验教学大纲和计划,以及在学生实验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考核方法,特别是重视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指导,以及实验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在实验内容编排设计中,精选出操作性较强的实验集中进行实验操作实现训练,使学生的基本操作规范化;减少部分验证性实验,更新实验内容,增加应用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式;贯穿“节能减排”思想于实验教学中,注意溶剂的回收利用和产品的二次利用等,不乱丢废弃物;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段性理论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结合生产实际,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过程、方法和步骤,加强对实验实践教学的考核,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以及考核学生的实验教师要操作是否正确,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之,教师要加强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就要更新观念,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加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星华.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4,(1).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曾仁权,钟国清.高职高专化学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5).
  [4]张晓梅.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