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鱼就是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日,读李欧・李奥尼的童话故事《鱼就是鱼》,感受颇深,诚如一位私交甚笃的青年名师所言: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晦涩难懂的。
  《鱼就是鱼》是一个很有趣的儿童故事: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到陆地上。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人。鱼根据青蛙说的,对每一样东西展开想象,但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想想人类对外星球生命的探寻,不就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动画片、科幻片塑造的外星人,基本上没有脱去地球人的外形,看来,在这一点上,人和鱼一样,“人就是人”。
  回味着这个被誉为“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的小故事,我想了前几天听过的一节课。
  这节课,有电教人员录像。刚开始,执教的中年女老师还能神采飞扬、和蔼与耐心。然而+当她在自以为应该出彩的环节,却遇到了挑战时――极尽启发诱导之能事,学生就是说不出她想要的“完美答案”。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她首先大声向电教人员说:“别录了!别录了!”然后,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向莫名其妙的孩子们大吼:“你们怎么能这样来理解这句话!”
  目瞪口呆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和其他的同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种建构法由他人来代替,因而具有自我的特质,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具体到一节阅读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的,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解读想当然地等同于学生的解读。由此看来,这位女老师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正像“鱼就是鱼”一样。学生就是学生!
  窦桂梅老师执教《朋友》一课,为了引领学生对同样一句话做多元解读,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这就是在鼓励学生基于自我经验和视阈的个性解读,也是对学生建构自我意义的实践的尊重。其实,也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才让我们的解读和思考变得丰厚和立体起来。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这样的阅读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基于“鱼就是鱼”,我们应有一份对学生自我感知的尊重(哪怕有时是偏离文本的)。否则,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就无法实现,创造思维的培养也就失去了土壤!
  但,尊重不等于放任,正如《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指出:“教师需要注意学习者原有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解释对所学科目的影响。教师还需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因而,我们的教学既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填灌”,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看来,教育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好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创造性的智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6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