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由作文,开启心灵之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这对他们来说都是最令人头疼的一个板块。无数个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为写作出谋划策,出版的作文辅导书数不胜数,然而,学生的作文能力并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作为教师,在作文上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学生在小的时候作文还有些灵气,但越长大反而才思枯竭了,甚至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作文评析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评论:“部分考生所写的作文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所写文章既没有什么思想,在语言的运用上又干巴巴的,非常乏味。”当然,这里的部分考生不能代表所有参加高考学生的作文水平,考生中作文写得好的也大有人在,但考生作文整体水平不能令人满意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越来越频繁的作文训练会一点一点地扼杀学生的作文兴趣呢?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说明我们的作文教学本身是有问题的。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尽管有命题、半命题和更为开放的话题式,但都无一例外地注重审题及作文技巧的指导而忽视了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这里统称为“命题作文教学。”。“命题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在内容、体裁、字数等方面都有较严格限制的作文。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定下的规矩太多,学生的思维打不开,结果是作文时搜肠刮肚、苦思冥想,纯粹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写,毫无乐趣而言;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叙事千篇一律,写人千人一面,仿佛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教师看的也痛苦不堪。长此以往,学生的灵气消磨殆尽,兴趣与日俱减,教师也日益麻木。据调查,学生作文“无我之文”约占70%,“无我之文”是指文章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真情实感,以共性取代个性,以教条取代思考。这充分说明了传统作文的现状急需改变。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指出:“个性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能反映内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质意义。”“失落了学生个性的作文,就是没有灵魂的作文。”因此,要让学生作文实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就需要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倡导个性化的作文。《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人之个性不同,如其心焉。”个性就是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人的个性差异决定个性作文,人的个性与各自的教养、经历相关,每个人又会用各自的眼光、审美观去读出书中的个性而进行作文。有了良好的个性,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就能把大千世界与个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课文《游褒禅山记》说得好:“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此,古人能写出那么多流传千古的好文章。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倡导学生写个性化作文呢?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自由作文训练的比重,在命题作文的形式与内容上注重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自己的独立思考,有新颖的内容和构思,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何谓自由作文,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写作内容、自定主题、自定题目、自选文体作文。自由作文可以让学生放飞思维,愉快表达。也就是说同学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限题材,不限文体。目的是发扬“文以载道”的传统,发挥“诗言志”的功能,让学生借助作文尽情说出心中的感受,“我手写我心”。教师以此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并通过自由作文的讲评,找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以期增强学生作文信心,使学生放胆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整体水平。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也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二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笔者认为:考试作文是为了测量出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从而选拔出更优秀的学生,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考试作文是结果,平时作文只是过程。如果学生平时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提高写作能力呢?只有平时作文写好了,作文水平提高了,考试作文自然也能写好。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则可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也在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很多老师认为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因此认为没必要花费过多时间进行自由作文的训练,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这样不但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而且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还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写作者要具备一定的生活基础、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必要的艺术修养,学生的生活经历、审美观、艺术修养各不相同,而且很有限,我们又怎么能让他们去写自己不熟悉并不想写的生活呢?鲁迅曾对创作过程作了很好的概括:“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只有“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可能“一挥而就”!然而传统命题作文常不顾写作规律,要求每个学生在几十分钟内“一挥而就”成一篇有质量的文章,这谈何容易?鲁迅也曾说:“写不出时不硬写。”传统的作文教学,许多学生确实是硬着头皮写,“为作文而作文”,其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特级教师王栋生曾进行了“反作文”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谓“反作文”,按他的说法就是“离经叛道”的尝试,抛弃让人厌倦的、例行公事式的作文模式,给学生以自由的天地,尽可能地让他们自由写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培养他们的才思与写作激情。痛恨让人越写越兴味索然、越写越文思枯竭的传统作文模式。他说:对语文教学,我一直用两根尺子去衡量,一是考试,我们也无须回避;二是学生对于语文的持久的兴趣,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有了正确使用母语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成功的。
  自由作文是写作规律、个性发展的要求。自由作文可以让学生敞开胸怀去诉说,也可以展开想像的翅膀尽情地去遐想,有利于自由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所谓“言为心声”,作文的本质就是一种交际工具,每个人要学会用文字与别人沟通、交流。
  
  三
  
  一般来说,自由作文由学生在课余完成,一周至少一篇,范围、文体、字数全开放。可以是整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个片段。只要学生明白自己在写什么,写出来了就行。为了给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首先。大量读写与生活积累相结合学生作文是否有创 意,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的一句为人熟知的名言。其中“有神”即达到了“自由”的境界,要达到此境界,当然应“破万卷”。课外阅读和素材积累可使作文有个性,因为写作即信息输出。而这种输出是与信息的输入――积累分不开的。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叶圣陶先生则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鼓励学生欣然接受生活的馈赠,捕捉生活的哲理之美,才能写出自己极富个性的作文。
  其次。要放飞学生颇富生命张力的梦想,启迪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篇报告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落实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是实践自由化作文的基本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亮出各自的个性思索。学生每一种思想情感都有其存在与表达的必要。教师必须积极鼓励与引导。
  另外。建立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激励学生大胆亮出个性作文应该是自己所思所想、有新意、有创意,能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东西。一篇好文章。它的思想、情感是第一位的,写作技巧是第二位的。教师为让学生作文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可以从以下两点来注意:第一是注重语言个性表达的自由。学生性情各异,经历有别,习作的话语方式与风格自然各有不同。学生作文,首先要写其所想,说其所说,以“我手写我口”。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袒露真实的心灵世界,深切抒写独特的内心感悟,大胆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文字。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实实在在地写自己的生活感悟。传统作文教学培养了不少按部就班、生搬硬套的人。没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敢说真话,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初学者不妨解放思想,先练“胡说八道”,时间长了,有了经验,自然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第二是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更为看重学生的自我表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他大力倡导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有自我认识,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表达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就应该是好的文章;能表达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认识或独特的生活体验,则是学生作文的最高要求。另外,重视自我表现、轻视统一标准的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也很有好处。
  最后,培养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与能力传统作文教学以老师修改为主,喜欢精批细改,精神可嘉,但效果不大。作文是创造性活动,老师拼命修改,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创造塞入,这并不是学生自己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会因此提高。“自由作文”应突出让学生“自悟”,提倡学生自评自改作文,教师评改宜粗不宜细。少改不等于不改,浏览一遍,发现问题以便讲评。如果让学生真正地学会了修改自己的作文,从某种程度上讲即学会了作文。
  考生只有通过前面几项训练,才能有自己的深层思索,亮出深刻独特的思想,写出富有个性的、丰厚文化积淀的精彩语言,显示灵秀的笔调、天籁般的趣致,才能让个性的旗帜在作文中神采飞扬,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不需“为赋新词强说愁”。无论怎么写都可以写出个人的见解,或褒或贬,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四
  
  总之,传统作文教学过于注重审题及作文技巧的指导而忽视了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造成学生作文模式化、概念化,其个性才情均受到抑制,所以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假、大、空”现象,而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习作的个性化,让作文呈现出形态各异、百花齐放的景象,展示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个性,若人云亦云,则丧失学生的主体性。
  而“自由作文”冲破了传统作文的篱栅,遵循写作规律,让学生真实、真挚地关注生活,能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自由作文所提供的宽松环境,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大量出现,内容之鲜活,构思之新颖,语言之生动,令教师惊叹不已。如果说自由作文是无限广阔的宇宙,那么命题作文仅仅是其中一颗微小的恒星。命题作文仅仅是人生中的一个小站,而自由作文才是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
  不足之处是由于自由作文没有范围的限制,学生有时反而不知该写什么。甚至会胡编乱造,写得杂乱无章,有应付、凑合之嫌。自由作文往往就变成了随心所欲,立意不清,乱写一气,出现假、大、空的现象,甚至文章格调庸俗,而我们提倡的自由作文所张扬的是健康的个性。因此,“自由作文”绝不是“自流作文”,毫无方向、毫无限制的,自由作文应是有选择有方向地去写。在教师的引导下,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起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作用。
  另外,我们要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命题作文”形式,在增加自由作文训练比例的同时,做到自由作文与命题作文相结合;课外作文与课堂作文相结合,经扬个性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5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