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隐喻的认知语用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艳

  摘要: 本文在回顾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研究的基础上,以关联理论为支点,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分析隐喻理解的语用推理机制,通过分析得出要正确理解隐喻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借助语境寻找最佳关联,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话语的隐喻义。
  关键词: 隐喻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
  
  1.引言
  
  隐喻十分普遍,英国修辞学家里查兹(I.A.Richards)曾经说:“我们日常会话中,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束定芳,2000:99)对隐喻(metaphor)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纵观西方隐喻研究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广义、从单视角到多视角、从修辞到认知的不断发展演变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在语言上的隐喻操作也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意图、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方式。然而传统修辞学和语义学未能揭示隐喻的准确理解机制,笔者将从语用的角度阐释隐喻的理解机制。
  
  2.隐喻的语用研究
  
  Levinson(1983:148)认为传统的隐喻观是从语义的角度研究隐喻,而这种语义方法未能对隐喻现象给出充分的解释。因此,隐喻研究有必要诉诸语用之道,Levinson(1983:156)还认为从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应以此为基础:话语隐喻意义的获得不依赖语义解释的原则;语义学提供隐喻表达的字面意义或常规意义,而语用学和语境将提供其隐喻意义。总之,隐喻是语用的,而不是语义的。
  
  2.1 Grice的隐喻观:违反质原则
  Grice(1975)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和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前者是人们言语交际顺利进行所体现的总原则,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违反该原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孙亚,2008:73)。“话语的含意不仅仅是其字面意义。当说话人明示地或故意地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一原则时,就可能产生会话含义”(何自然、冉永平,2002:89)。
  Grice认为,说话人使用隐喻是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准则(Quality Maxim)的第一条次则,即“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当说话人故意说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话时,听话这一方必须根据当时的语境推导出话语的隐含义。例如,当母亲对孩子说句(1),孩子会推导出母亲并非表达字面意义,即“孩子是小猪”这种不符合事实的意义,母亲要暗含的是“孩子身上好脏”。
  (1)You are a piglet.
  尽管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对隐喻的阐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该理论强调隐喻的产生是由说话者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所引起的。但是隐喻并不总是虚假的。如句(2)既可以是真的又可以当作隐喻来理解,并且有时交际语境并不一定能为听话人提供充分的线索使他明确应该按哪一种方式去理解话语。
  (2)Freud lived here.(何兆熊,1989:162)
  众所周知,Freud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假如句中的here是指China,则听者不难对它作出隐喻性的判断:Freud的学术思想曾在此一度盛行。但假如句中的here是指德国的某个地方,听者就一时难以判断说话人说这句话时是想传达隐喻意义还是直接陈述一种事实。这样,隐喻的识别就取决于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如果交际一方对语境事实并不明确,就很难对它作出隐喻式的解读。因此,Grice的理论只能对那些明显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喻作出解释,而对那些既可以作字面理解又可以作隐喻理解的句子则缺乏解释力。另外,违反合作原则可以作为识别隐喻的一个参考标准,但不是唯一的。因为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含义的情况不止隐喻一种,还可能产生其他的辞格。所以Grice并未揭示隐喻的本质。
  
  2.2 Searle的隐喻观
  语用学者Searle也对隐喻做过详细的论述。他的理论重点在于解释隐喻是如何工作又是如何被理解的。Searle(1982)区分了两种意义:单词或句子意义(word or sentence meaning)和说话人的话语意义(speaker’s utterance meaning),而“隐喻意义总是说话人的话语意义”。
  在字面话语中,说话人意义和句子意义是一样的,听话人只需要关于语言规则的知识、话语产生的条件的意识及共享的背景假设就能理解该话语。然而,隐喻话语的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是不同的,听话人要理解该话语,除了具备上述知识外,还需要另外的原则或信息,从而获得这样的情况:当说话人说“S is P”,他的意思是“S is R”。
  Searle归纳了理解隐喻的原则:
  (1)必须有交际双方共享的策略使得听话人意识到说话人不表达字面意义。因为如果按字面意义理解,该话语是明显有语义错误的。
  (2)必须有交际双方共享的原则使得P的意义或真值条件与R的交际价值相关。
  (3)必须有交际双方共享的策略使得交际双方能将R的可能价值缩小至R的实际价值(孙亚,2008:74,75)。
  尽管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对隐喻的理解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不免存在缺陷。该理论知识对隐喻的识别起到关键作用,而对隐喻的产生和工作机制并没有给出圆满的回答。
  
  3.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
  
  由上文可知,早期Grice和Searle对隐喻的语用研究多少存在不足之处,于是,Sperber & Wilson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提出了关联理论,用这一理论更有力地解释和理解我们生活中的隐喻。隐喻是基于事物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而相似性的获得,受语境、人的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寻求隐喻相似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求事物关联性的过程,因为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性的,所以任何隐喻都可以找到其关联,从而可以得到解释。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如何运用关联理论来解释隐喻这一语言现象。
  
  3.1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的核心
  Sperber & Wilson在补充和修正Grice的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于1986年在其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以关联为原则,以明示―推理为理解模式的关联理论,而该理论正是在认知语用框架下讨论和研究的。他们试图以关联原则统辖合作原则的四准则。关联理论认为:“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找话语与语境关联的过程。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寻求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语言。”(何自然,1995:19)即成功的言语交际在于从话语与语境之间寻找一种最佳关联,来推导出说话人想要传达的全部意图。而关联理论中的语境指的是语境假设,该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的假设,不是事先知道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所以听话者要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为每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关联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交际之根本(也是认知之根本)是追求关联(何自然,2006:454)。人类认知活动的目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达到最大关联。但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期待的是获取话语与语境效果之间的最佳关联,即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3.2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认知解释
  Sperber&Wilson认为隐喻并非是偏离正常语言的形式或者是违反交际的原则和准则的结果。“隐喻的含义属于语体学上的形象表达,是一种随意言谈(loose talk),并没有违反任何的交际准则”(何自然、冉永平,2002:222)。关联理论之所以能够对隐喻作出阐释主要就是因为其将隐喻作为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来研究,它们和“随意言谈”一样都表达了说话人的某种思想。最佳关联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隐喻作为一种间接性话语,听话人理解时得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关联理论的启示之一便是额外的努力意味着额外的效果。例如:
  (3)John is a lion.
  (4)a.John is brave.
  b.John is brave in the way a lion is brave.
  传统的隐喻观会认为句(3)表达的意义是句(4)a。而关联理论则不这么认为,如果上述二者是替代关系,或者说说话人只是要表达“约翰很勇敢”,为何不用直接表达而选择了间接表达呢?间接表达使得听话人得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也就是说说话人想使听话人获得更多的语境效果。因此,当说话人说句(3)时意味着句(4)b,要传达的交际意图为“约翰不仅勇敢,而且和狮子的勇敢方式一样的,即约翰的勇气是体力方面的勇气而非智力方面的”。隐喻的使用只不过是为了选择不直接解释说话人思想的话语的结果,是为了寻求最佳关联而采取的一种方式。隐喻的使用与理解都是受关联原则支配的(匡方涛、文旭,2002)。例如,你看到小文每天埋头苦读,你对她说句(5)
  (5)You are a bookworm.
  这一约定俗成的隐喻使小文很容易具有这样的一个百科知识图式:书虫每天不厌其倦地啃书吃。根据关联性假设,小文能获得你在赞扬她爱读书这一含义。最佳关联性期望小文搜寻更多的含义,例如你是不是在说她过于用功,说她看书方法不对,在死读书,或说她脑子像书虫一样笨。很明显如果你的话没有这些含义,隐喻的使用就不可能是适当的、合理的。小文理解该隐喻话语的额外加工将会被这些语境效应所弥补。因此,隐喻并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或过程,它只是言语交际所常用的一般能力和过程的自然结果。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隐喻的理解跟其他话语理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由此,关联理论提出隐喻不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而是一种随意交谈,跟其它话语一样,需要听话人结合认知语境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关联。
  
  4.结语
  
  近年来,隐喻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一跃成为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教育学等领域研究的中心议题。笔者对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作了以上探讨,首先论述并评价了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然后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用关联理论对隐喻的理解进行了分析,得出隐喻推理是语言解码的结果,是语言意义和激活的最佳相关认知语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对隐喻的理解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借助语境寻找最佳关联,最大程度地挖掘话语的隐喻义。关联理论以动态的方式来考察隐喻的工作机制,为隐喻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运用认知科学的其它理论来阐释隐喻的研究仍需加强,如运用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隐喻意义的建构过程等。
  
  参考文献:
  [1]Stephen C.Levinson.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George Yule.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5]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匡方涛,文旭.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2002,(4).
  [10]严世清.论关联理论的隐喻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