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作文教学与作文评改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作文教学方面
  
  1.培养兴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主要的内驱力。所以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培养其兴趣,激发写作欲望,活跃写作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对作文的命题、体裁、立意等方面放宽要求,可让学生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鼓励学生打破思想禁区,真正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学生自然会乐于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手写我口,我笔录我心”。
  日本的作文教学强调三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其中第二个重要方面“有东西写”与第一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写作兴趣和动机,就不会积极搜集材料,就不会“有东西可写”了。
  作文讲评课上,可经常有意识地找一些情感真挚,富有个性的习作,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这样,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从作文教学实践来看,这种作法对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又如,学生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后,让学生观赏自然风光、校园景物,要求他们全面、仔细地观察景物,然后设计写作练习。如学了《荷塘月色》,就让他们以《校园春色》为题练笔;学了《故都的秋》,就让他们写写《校园秋色》或《故乡的秋》。这样,学生学有范文,又有亲身感受,所写文章便可做到条理清晰,描写具体,情景交融。通过这样的写作实践,又加深了对相关课文的理解,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既有例可仿,又有物可写,起到了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作用。学生懂得了写作是生活的需要,不再因为对事物缺乏认识和理解而觉得写作是苦差使,写作兴趣便日益浓厚。
  2.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平时,多引导学生留意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观察、体验、感悟事物,做到有所发现、有所感受、有所欣赏、有所积累、有所创造,并注意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用恰当朴实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积累丰富的生活、情感、思想;再阶段性地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就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当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以后,久而久之,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随着融入生活的广度的拓展,深度的开掘,随着学生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而得以真正提高。
  3.指导阅读,让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基础,写作是对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创新。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学生课余阅读的书报实在是少得可怜,他们少有的阅读也大多集中在体育报道,明星的奇闻轶事,歌坛最新动态,时尚流行扮靓方式,电脑网络等。相形之下,各种以时政要闻为主的刊物、文学名著则大打折扣。基于此,我们有必要鼓励并督促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只要引导得法,做法得当,安排合理,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可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从高一开始就着手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阅读四大名著(每个假期看一部,开学初通过晚会的形式来验收阅读情况),平日要求学生每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学校图书馆读书看报,并开展读书月活动与读书知识竞赛,督促、引导学生养成摘录名篇名句的习惯;上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找一篇相同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对精彩优美的段落句子熟读背诵;高三课外阅读则主攻同龄人佳作赏析。随着阅读量的扩大,随着摘抄熟记乃至背诵的增多,学生写作的“素材宝库”会日益充实。
  要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多读之后还必须多写,要求学生勤动笔,长练笔,不停笔,只是训练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而且不让学生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学生最青睐的练笔方式应首推日记,老师可投其所好,鼓励学生写日记,写自己想写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还可先做片断训练,提出要求,专题强化。描写人物心理、语言、动作、外貌;描写春夏秋冬的景物;记叙文的六要素,几种表达方式等;对课文进行缩写、扩写:改写课文某个片段、某个情节,使之详细完备;训练学生确定中心、梳理线索、安排顺序的能力和具体细腻地写景状物,准确贴切地选择词语的能力;从课文中选取一些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的实例,让学生模仿运用。然后化零为整,做综合性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先篇幅简短,后逐渐增长,先模仿,后有创造。如此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而且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学生作文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日益长进。
  
  二、作文评改方面
  
  学生作文水平主要是通过自己大量的写作实践得到提高的,而且,根据语言习得理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呈阶段性发展的,当学生的认识水平、表达能力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前,即使老师指出他的错,他仍然还会再犯,直到他超越了这个阶段。清楚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大胆舍弃以老师为主的传统作文批改模式,让学生也当当老师,也来批批作文,让他们从中“悟”出些作文之道。
  走老师为补,学生为主的作文评改方式需要分两阶段进行:先学生自改,后学生互改。
  1.学生自改
  对于修改作文,鲁迅先生的经验之谈是:“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然而我们的学生往往是写够要求的字数就交上,一遍也懒得再看,一字也懒得修改。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让学生自己改改自己的作文。
  剖析鲁迅先生的经验之谈,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自改:
  第一步是朗读。语感是最好的“老师”。可在学生写完之后让他们放声读一两遍,把在读的过程中发现的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用红笔划出。这种读中见错的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会尽己所能。
  第二步是或删或增或调或换划出的错误之处,“删”能让语言简洁明快,“增”能让语言明确、生动、流畅,“调”能让语序合乎逻辑,“换”能使表达更为严密准确。至于错别字,当然要改。
  学生作文,几乎每一篇都存在删、增、调、换、改的问题,所以,一番自改之后,相信学生的作文会给人以质的变化之感,而学生本身也从改中受益。
  2.学生互改
  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批改他人的作文的,所以要让互改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老师必须在互改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学生分成相对固定的小组,各小组以六到八人为宜,每组都有上中下三等作文水平的学生,指定一人任组长,负责组织作文评改。
  二是将学生自改后重新抄写的作文全部收到手后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将习作分成上中下三类,然后把三类作文分到各小组,让每一小组都能阅读到上中下三类作文。
  三是组织学生评改:要求小组内成员必须都读完本组要批改的作文,并按比例评出上中下三等,一起为一等文章拟写一条批语,为二等文章拟写两条批语,为三等文章拟写三条批语;最后是各小组为全班同学朗读并评析一篇本小组认为最优秀的作文,与全班同学共赏佳作。
  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以上仅为初探,还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责编 雷 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70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