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综合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盛海洋 李艳霞 胡雪梅

  摘要: 本文从地质土质与土力学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发,对综合化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方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促进全面认识课程综合化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综合化 地质土质与土力学
  
  一、课程综合化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伴随着课程改革不断进行,各种新的模式层出不穷,其中课程综合化代表了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各校纷纷尝试编写综合化教材,推进课程综合化进程。事实上,在整个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中,综合课程也是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前沿性课题,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课程综合化建设又是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
  实行课程综合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综合所学的知识根据需要解决问题。职业教育更需要用知识的综合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教育理念落后,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其随意性较强,长期以来局限于学科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的理论知识丰富而操作技能却较为单一,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尤为欠缺。
  当前,全国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进两年制高职的试点工作,两年制高职蓬勃兴起将成为历史的必然,课程的综合化势在必行。实行课程综合化,有利于课程体系从纵深型向横向复合型转变,有利于培养宽专多能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二、课程内容综合化
  
  课程综合化不是学科型教材简单地加加减减,而是要将相关知识材料有机地重新组合,并引进一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新知识。课程综合化应以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培养目标为主线,按职业能力结构调整课程内容。
  以地质土质与土力学课程为例,按照教育部“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基本思路,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路桥工程学科委员会在总结教育部路桥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6所交通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三年制高职高专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与机械工程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将工程地质、土质与土力学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形成综合性课程――地质土质与土力学。
  地质土质与土力学综合化课程是定位于专业设计、专业适应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从整个专业课程的开设、课程结构、教学计划入手来确定。对本门综合化课程的建设,有助于推进高职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对后期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打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地质土质与土力学”,在新一轮教学计划中作为专业必修课出现并实施于05级路桥机电双专业学生。从内容上讲,原“工程地质”和“土质与土力学”两门课程均属于专业基础课,它们为专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设计资料。看起来两者内容跨度大,但其间不乏重复部分,课程综合化就是要立足于社会需求,教学的内容必须突出“必须”、“够用”的原则,打破原学科之间的孤立状态,将两者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来进行本课程教育。
  为此,在开发地质土质与土力学课程时,我们以“具备搜集、分析和运用有关的地质、土质与土力学资料,并能正确运用勘察数据和资料,进行相关路桥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岗位能力为课程主线,有机地融合相关内容。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基本问题的探究,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程内容分为工程地质和土质与土力学两个教学模块。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以适应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课程主线,合理地进行取舍,以“必须”、“够用”为尺度,对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少的内容略讲或不讲,对多次重复的内容做合理安排,突出实用性。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纵向过渡自然,横向联系精密。
  地质土质与土力学的课程建设打破了以往学科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核心,在我院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通过数年的不断实践,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综合化建设方案
  
  以地质土质与土力学课程为例,该课程是路桥与机械工程双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岗位群――面向交通部门生产第一线,主要承担一般公路和中小桥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工作。分析其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地质土质与土力学是该专业必备知识点,搜集、分析和运用有关的地质、土质与土力学资料,并能正确运用勘察数据和资料,进行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是该专业必备能力点。
  我们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将这些知识和能力所涉及的对地质学原理、工程地质、土质与土力学等多门学科进行重新整合。综合性课程建设包含建立课程总体框架,根据课程的主要环节构筑起由若干模块组成的总体框架,按不同模块要求制定课程建设文件及相关内容。具体步骤包括:
  1.按照计划学时,制定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
  2.合理地确定课程综合化程度,结合大纲要求和学时安排,撰写课程教材讲义,制定出实验实习指导材料。
  3.教辅材料的制作。根据教与学的不同主体,按照课程分单元目标,编写出课程指导书和学习指导书,提供电子教案和试题库。
  4.制定科学有效的考试、考核办法。
  5.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优化教学过程,编制课程教学教案和教学多媒体课件,课程主要内容实现多媒体教学,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教学课件为主,实现资源共享。
  6.规范课程管理。
  7.培养、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学历层次、年龄层次,以及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进行综合性课程建设的关键。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尤其是生产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有利于课程综合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总之,课程综合化是我们在高职教育领域内探索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的全新课程体系的尝试,课程建设中除了做到学科知识理论之间的综合,还要强调实践能力的综合,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渗透等,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应用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工程地质与水文课程综合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0.
  [3]黄亚东.关于高职班专门课课程综合化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0,(7).
  [4]赵佩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课程综合化[J].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5]吴万敏,张辉.产学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战略选择[J].江苏高教,2001,(5).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教育研究课题(2007-22-3);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R-7607);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苏教高2007-18-185);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JY0801);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苏教师2006-21);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重点课题(ZJW08001)子课题共同资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