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汉语口语类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颖 张艳峰 芦京昌

  摘要:本文以在杭高职院校为例,就高职院校汉语口语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对策进行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摸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汉语口语类课程教学 现状 原因对策
  
  出众的口才已被列为现代开拓型人才所必备的能力之一,成为衡量人才的必要尺度。张志公先生曾说:“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练耳是基础。”十几年来杭州的高职教育发展很快,培养了大批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是“重文轻语”的语文训练。以致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薄弱,许多学生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或是紧张、结巴、词不达意,或是答非所问、不得要领、含混不清,许多高职学生毕业时的口语综合能力很差,连最基本的汉语表达能力都存在问题。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在高职院校开设汉语口语类课,在有限的学时里将汉语口语类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之成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内容,提高高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母语基础,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十余所在杭高职院校的教师代表和部分学生以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力求在广泛调研、开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摸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汉语口语类课程教学的发展。
  
  一、目前杭州高职院校高职语文类课程教学工作的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到,近年来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理论研究上逐渐得到重视,可是事实上,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学生的母语培养置于重要的位置。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口才培养,只停留在教育性的口号上,把汉语口语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门面工程。在十几所高职院校中,除了三所以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为主的院校中^汉语口语教学较受重视外(把《演讲与口才》设为文秘、营销、旅游等专业必修课,另根据学生需要开设了数门汉语口语类选修课),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把汉语口语类课程看做教学计划中的“填充课”,即使开设了一门“口才”课程,其中不足50%的院校把它们作为部分专业(以文、管、艺术类为主)的限选课,不足40%的院校把它们作为全院公选课,在一些院校的农、工类专业中汉语口语类课程仅以一月一次的讲座形式进行。这些学校的管理者们认为只要开设了一门口语课,学校的任务就完成了,学生的交际问题就解决了,其实选修课或讲座式的教育很容易成为纯理论教学,根本不可能实现与实践结合,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高职汉语口语类课程教学工作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的教育者过于强调高职教育“重专业,重技能,重操作,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因此语文类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或英语、政治等课程而言,处于十分“边缘化”的位置,汉语口语类课程作为高职语文课程的一部分,被普遍轻视也是可想而知的。
  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等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试”倾向,许多学生把学好外语作为第一要事,而对本民族语言的学习抱无所谓甚至不屑一顾的态度。比如问卷中关于“是否会认真学习《演讲与口才》等汉语口语课程”,有18.6%的学生表示“不会”,24.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7.1%的学生表示“会”(其中文科类的学生占42.7%);关于“在大学期间开设汉语口语类课程作为选修课,你会选择学习吗”,有23.8%的学生表示“不会”,21.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1.2%的学生表示“会学”,还有19.7%的学生(主要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认为在自己的三年学习过程中没有必要开设这类课程。
  在汉语口语课被轻视的同时,许多院校却十分重视外语口语教学,80%以上的院校把外语教学作为各专业的必修课,并且在教学中都包含了听力和口语的教学内容,作为课程合格、取得学分的必要条件。不可否认,掌握除母语之外的第二外语可以使高职大学生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但事实上许多高职毕业生连最基本的母语表达都存在问题,根本不能完成各方面的语言交流要求。更谈不上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高职院校汉语口语课的教学实施、教学改革和创新,理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职院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另外从学习母语的意义上讲,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语言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都是责无旁贷的。
  此外高职汉语口语课缺少合适的教材,虽然近几年出版了不少冠名“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的口才课教材。但在内容选择、编排上与本科院校使用的口才课教材大同小异。没有体现高职学生的专业特色,而且大多存在重形式、轻基础或重练习、轻理论的不足。
  高职汉语口语类课在课程取名上也大多为《演讲与口才》、《口才训练》、《普通话口语交际》、《实用口才》等,并且由于确实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在教学模式上大多还是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教师们在实践着“口才训练”,学生却成了只有理论而不会付诸实施的纸上谈兵者。
  
  三、高职院校汉语口语类课程教学对策探讨
  
  不论从社会群体还是自身个体而言,口才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口才类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指导高职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如何在口语教学中进行具有实效的口才实践?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汉语教学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我们在对杭高职院校汉语口语类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这些材料提出以下教学对策,希望对高职院校的汉语口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从大学生自身看,不良心理素质和知识修养欠缺成为阻碍口才提高的主要原因。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将决定口才是否能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恰当的表现。教师应在口语课上鼓励学生肯定自己,通过发现自己和对方的优点,克服交往中羞怯恐惧的心理;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使他们在与人交际时尽可能做到从容自信,从而逐步消除不良心理。良好的口语交际需要众多知识修养做铺垫,而知识面的狭窄是多数高职学生的通病,所以高职学生应该在具备专业知识修养的同时,还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政治知识、经济知识等,以此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
  2,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口才训练》等课内课程,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课外校园文化建设。在调查中有23.6%的学生提出增加汉语口语类课外活动,比如借用人文讲座、社团指导、辩论演讲、诗词朗诵、普通话水平考试等形式突出汉语口语课的实用性、应用性,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

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和系部真正体会到汉语口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3,在调查中超过95%的教师和52%的学生认为“口才是一种处世能力,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质量”。有必要加强汉语口语教学,增强母语教育的地位,建议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学院的办学理念相结合,并落实到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力求在体制上、政策上使母语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
  4,在教学内容方面,有87.5%的教师和43.7%的学生提出突破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对现用教材进行改革。现在使用的许多教材偏重介绍和教授演讲、辩论、谈判、推销等口才表现形式,忽视对基本口语能力如普通话语音、口语表达方式等的训练;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口语练习,但几乎都没有结合高职学生不同专业的培养需要来设计,忽视了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自身感受的发掘与培养。此外不同教材中出现的案例也有较多雷同之处。我们认为应结合专业特色选择教学内容,如针对电子商务、营销专业编写“营销口才实训”,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编写“导游口才”或“秘书口才”,力求从案例分析到口才实训都与废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需要紧密联系,真正提高口才课的实用性。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5,在教学手段上,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经调查至少有71%的师生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好于一般课堂教学),制作声情并茂、寓教于乐的教学课件,或借用有典型意义的音频、视频资料,做到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我们建议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如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小品、模拟主持、设题对话等,通过大众的、通俗的、趣味性的解读方式,让学生多说多实践。
  6,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认为在教学中要加强口语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如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同一课程的教学软件实现共享,兄弟院校合编新教材),结合时代特征,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同时多渠道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强化个人素质,从而顺利完成高职汉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和储备的主要基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通过汉语口语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是高校素质教育课程的一种尝试和探索,也是整个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一种期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领导应足够重视汉语口语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母语的普遍水平,强化“说一写”尤其是说的能力,为学生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母语基础,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