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穿帮的“高考零分作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每年高考阅卷结束后的专家盘点,高考作文总是一个绕不开去的话题。作文命题的成败得失自然在褒贬当中,而更多的则是对优秀考场作文的推荐。随之,一大批经名家推荐、名师评点甚至修整过的优秀作文乃至满分作文便纷纷然涌进出版社、印刷厂,继而成为一段时间内各大小书市销售排行榜上极为坚挺的角色。这些“屠龙”之作中固然不乏思想、艺术上可圈可点可以让人读来眼前一亮的上品,然而其更大的价值恐怕还在于充当数以千万计的临阵磨枪者写作的模本,进而成为列于其案头的必备读物。因此我敢断定,策划、编纂、出版、炒作这类书刊的先生们接下来几个月的进项比直接印钞票可能少不到哪里去。
  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就在我们的专家、名师们兢兢业业地渲染、推销着他们的“高考满分作文”的同时,这两年的媒体上却忽然又热捧起“高考零分作文”来。像05年曾经风靡一时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06年引起街谈巷议的《想唱就唱,想抄就抄》,其轰动效应,与任何一篇专家名流们举荐的力作相比均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述这两篇“零分作文”中的代表作我都曾拜读过,而且曾深深为之打动。作者视野之广阔、目光之深邃、观念之激进、语言之老辣,若像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当年做过的游戏一般,将其匿名搀和在那些杂文时评大家的作品当中让你去挑拣,恐怕你一时半会还真的挑不出来。不过读过几遍再细加思量,却不免让人心生疑窦:这像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考场上完成的“急就篇”吗?就冲那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笔触该不是一些玩惯了高考作文的“票友”们的仿冒之作吧?
  我这样推断不是没有根据的。像去年那篇将警察、医生、教师、官员、男足、导演、艺人、作家、记者……挨着个儿损了一通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是在语文考完后的第二天就挂到了网上,而此时高考阅卷尚未开张,考生作文又如何得以外传?就算是某个考生的口传笔授,他能未卜先知断定这将是一篇“零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真是这么“想拿就拿”的?再看06年引发热议的那篇《想唱就唱,想抄就抄》,其中更有一段明显的穿帮:“超女想唱就唱,于是成了超女;世界杯来了,超女想写就写,结果成了中国最红的超女球评家,一篇文章的稿费就有500元,虽然不过写了她们在某某天吃了什么,约了谁……”我想这位考生定有料事如神的天分,或者是希腊神话中那种预言者再生,要不他怎么可能在全国统一用来考语文的6月7日上午就看到了6月中下旬发生的事情,而且与事后所发生的事情一应俱合?我想这一定是某位“票友”写得一时兴起,早忘了“今夕何夕”了。
  既为假托之作,那么这些人隐姓埋名如此作为的动机何在呢?其实,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在教育界、舆论界引起如此轩然大波,进而激起众多的慷慨之士仗义执言,愤然抨击社会上的污点、教育界的痼疾和高考制度的弊端,这对他们来说目标可能已经达成了一半。其次,这些文章中所揭露的社会污迹哪一样不是确凿的事实?但新闻界的屏蔽、“有关方面”的遮掩常常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伪和谐”的闭塞的环境中,当种种真相借助“零分作文”这一特殊媒介进入我们的视野时,往往更能给我们一个“超级震撼”,这恐怕会比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杂文(这样的文章写成之后能否发表都成问题)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第三,它又“顺带一枪”,给了当今教育体制、高考制度和教师们重重一击。人总是爱同情弱者的,我们的读者们读后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深挖这些被教育界“放逐”了的才子才女们人生悲剧的根源,今天的高考制度、教育体制以及我们的学校、老师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当然的罪魁了。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也曾为高考阅卷。我不敢保证我打出的分数绝对准确,但任何一个高分和低分作文的出现都是要经过斟酌再三乃至集思广益的,满分和零分作文则更须层层上报经专家、领导们定夺。因为这关乎一个孩子的一生,无论出于一个教师的责任感还是做人的良知,我们都不会在学生的考分上有丝毫的草率与粗疏。像上述两篇文章,若真是出现在高考考场上,我敢肯定至少在多数老师笔下会获得一个像样的分数。
  激浊扬清,抨击社会的阴暗面本是好事,但最好应当选择一个更为适当的渠道,采取一种更为妥善的方式,至少不要在满足了自己的宣泄欲、浇灭了心中的块垒的同时却让他人成为替罪羔羊。你可以“想骂就骂”,但不一定非得借助“高考零分作文”这一形式。今天已再不是从前大兴文字狱的时代,真名实姓亮出来,没准儿“鲁迅第二”就是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5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