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好作文是这样改出来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老师或是作家,并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决不能把一篇毫无可取的作文,使它变成好作文。我们说作文是改出来的,却必须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它本身有一定的含金量,然后经过人工的提炼、打磨,最后使之成为熠熠生辉的金子。我教学生写作文,之所以用范文导读与导写,目的是让学生从范文中汲取“营养”,充实到自己的作文中来,使作文有了闪光点,然后才能把它改成好作文。
  什么是闪光点呢?一种别出心裁而引人入胜的开头、一节含义隽永而耐人寻味的结尾、一段一波三折而曲折离奇的情节,甚至一句幽默而诙谐的对话、一个新颖而贴切的比喻,都是作文的闪光点。我在拙作《作文要有闪光点》中以三篇短文为例,分别说明作文中某些出其不意、借题发挥、成语代用,也都可以成为作文的闪光点:
  以《我家的“老鼠”》为例:从“我”猜疑玉米棒被老鼠啃过,而引出与“妈妈”的一段对话:“妈妈,原来是你这只大‘老鼠’干的好事!”“去!那有你妈这么好的‘老鼠’,还给你烧玉米棒吃!”从一件小事上表现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否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呢?这种出其不意就是闪光点。
  《“喂”肥的老鼠》也是如此。“我”从被踩死的老鼠设问:“谁把老鼠养得这么肥?”通过爸爸的讽喻:“瞧你一边吃一边漏,饭撒了一地,老鼠吃还来不及呢!”批评了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也许孩子只是随便一问,而爸爸却借题发挥,这种借题发挥也是闪光点。
  《“胆小如鼠”》只有一个场景:家里钻出小老鼠,“妈妈看见老鼠,吓得尖叫起来”;“我”赶走了老鼠,看见她的“脸都吓白了”。难怪作者说“妈妈”:“你真是‘胆小如鼠’啊!”这里,作者以成语代用,一语双关地勾勒出“妈妈”见着老鼠惊恐的神色和情状。这种成语代用也是闪光点。
  如果发现了这些闪光点,作文也不过是文字上的修改,并不要下多大的功夫。但是,往往也有这种情况,作文已基本达到要求,所缺乏的常常是至关重要的一笔,这就需要灵机一动地添加进去,修改的难度并不很大。根据以上两种情况,修改出来的就是好作文。
  我以自己修改的学生作文为例,分别加以印证、说明。《冰激凌之忆》、《彩豆糖》、《啊,冰淇淋》、《等待郊游》等都属于第一种情况。
  《冰激凌之忆》写小作者患哮喘病,他不能吃冰的食品,却偏爱吃冰激凌。尽管因此旧病复发,但事后“还是十分爱吃冰激凌”,由此引出妈妈的一句话:“好了伤疤忘了痛”。全篇一气呵成,结尾带有总结和启示的话,就成了这篇作文的闪光点。
  《彩豆糖》也是写小作者对某种食品的喜爱,一次,他买了一种不知什么味道、非常难吃的“彩豆糖”,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比喻自己难以言说的情状。结尾套用范文的句子,写了“似乎口中仍留有黄连的苦味”。这样从范文汲取“营养”,而又天衣无缝地写进作文,前面埋下伏笔,后面又相互照应,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这何尝不是作文的闪光点呢?
  《啊,冰淇淋》写小作者躲避妈妈而偷吃冰淇淋,那种草木皆兵的惊恐表现,忽而把前来抄电表的叔叔当成妈妈归来的“虚惊一场”,忽而又为防止发现外出丢弃包装物与妈妈相撞的狼狈,都表现得既符合孩子的特点,又非常具体、生动,这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不仅使作文一波三折,而且也是这篇作文的闪光点。
  《等待郊游》是一篇删去较多文字的作文,主要是小作者与同学电话相约中的对话,其实这部分可以一笔带过。这篇作文所以引起我的重视,关键是最后的描写,也是这篇作文的闪光点。不难设想,一心想去郊游的孩子,因为找不到郊游的同伴,闷闷不乐地留在家里,以致在梦中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写得何其真实、生动。尽管这篇作文被删得很短,留下的却是最精华的部分,仍不失为一篇好作文。
  属于第二种情况的作文有《等待一场考试》、《等待礼物》两篇。
  第一篇写的是小作者为等考级通过才能获得妈妈的奖励,竟对原来背会的单词、句子“也都忘个一干二净”。在他痛哭流涕回家以后,虽然考级没有通过,但妈妈还是给他买了一样物品。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从最后由我添加的“我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心里明白”,正说明妈妈这样做的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前面所说,这“意想不到”就是作文的闪光点。
  第二篇是写小作者焦急地等待姑姑要送她的一件“最好的礼物”。她在家门口“远远地看见一个人影”,误为是前来的姑姑,直至人影消失;从妈妈已说姑姑要来,继而她又产生怀疑,还要追问:“姑姑是不是忘了我的生日啊?都写得十分自然、真实。后来,姑姑终于来了,为了表达她收到礼物的激动心情,我添加了“我放下芭比娃娃,紧紧地拥抱姑姑,激动得连‘谢谢’都忘记说了”,前面已有了闪光点,后面这句话最多也是“锦上添花”吧!
  至于其它修改则多数是文字的修饰和加工。纵观学生作文的毛病,首先是繁琐的叙述和描写,明明以叙述句简短地交代事情的过程,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简洁的方法,可却偏偏舍而不要,而以人物的对话为手段,加以累赘地叙述事情经过,不可避免地堆积了许多空话。如《等待郊游》中相约同学的段落,像修改的那样写“拨了几个电话,对方不是没空,就是不想去玩,都回绝了”,就不必实录与同学对话的内容。
  还有那些毫无价值的复述及没有必要的交代,如《藏证书》中,妈妈对考珠心算失败的女儿说:“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下一次成功就行了。你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意思吗?我点了点头说:‘妈妈,我一定会牢记您的话!’”这样写就足够了,又何必加上“你也不能因为这样,而不去尝试第一次”、“吸取经验,争取在下一次获得成功”、“我深有感触,决心一定要考出珠心算”这些话?又如《等待春游》中这么写:“昨夜我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但现在依然精神抖擞地开始我的春游之旅”,结尾就该这样直截了当,原文却加上“我看看表说,“我该走了,再见!”“再见!”妈妈回答道。就这样……”完全是多余的废话。
  再有作文中语句的重复也是屡见不鲜的。如《我的同桌》中前面写了小作者的心理活动,“大家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她读得比我好呢?”紧接着又以对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下课了,我问她:‘你为什么朗读这么好呢?大家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就是十分明显地例子。又如整篇作文中常常重复同一比喻、成语、数字,如“一蹦三尺高”、“狼吞虎咽”等,这都是学生在作文中喜欢使用和重复出现的,除了加以修改和及时纠正以外,应该鼓励学生以新的比喻或其它描写方式代替它。《藏证书》开头一段话:“说起我最难忘的事,还要数在幼儿园考珠心算那次,记得那次考珠心算……”其中就重复出现“那次”、“考珠心算”,而改成“说起我最难忘的事,还要数在幼儿园考珠心算。那次考试……”不都避免了吗?
  作文中应该选择准确、鲜明、生动的词语。准确是最基本的,但在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最严重,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正如不能将活人写成“脸上‘嵌’有珍珠般的色的眼睛”那样,将“彩豆糖”比作“那圆润润的身子,五彩缤纷的皮肤”,而又“让人口馋”,就属不伦不类了。还有“以刘翔的速度冲向冰箱”、“狠狠地亲了妈妈一口”、“打开冰箱,一把抓住冰淇淋”,无论是比喻、形容词、动词都不够准确,也是必须修改之处。同一篇作文也要注意句式的变化。“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和“高高地举起了手”,“我便开始大声地读了起来”和“周纯听了,捧着书大声地读了起来”,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就显得比较单调、贫乏。只要改变句式或增添、删减、调动某些字和词,就可以解决了。以“我傻眼了,妈妈回来了”这样的句子为例,改成“我傻了眼,妈妈回来了”,是不是更好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改变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的一些习惯语。现列举一篇作文中的五个短句:“老师说:‘好,周纯,你来读一遍。’周纯听了,捧着书大声地读了起来。”“‘快说,你到底有什么秘决!’她听后,笑了。”“‘没什么,就是预习呀。’我听了,更加纳闷了。”“‘我也预习了呀,可还是没你好。’她听了笑得更厉害了。”“‘我也预习了呀,可还是没你好。’她听了笑得更厉害了。”“听”就是学生的习惯语,将“听”从以上各句删去,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类似的字还有“看”、“想”、“了”等等,尽量删去这些可有可无的字,作文自然就好得多了。
  修改也是一门学问,只要持之以恒,坚持多修改、多练习,就能掌握它的规律,驾轻就熟地改好作文。如果不经过“提炼”、“打磨”,不经过精雕细琢的修改,好作文是难以脱胎而出的。所以说,这也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原因。
  2010.7.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6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