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切合题意,精选角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切合题意、精选角度,是高考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作文成败的关键首先看有没有切题,角度是不是找得最准、最佳。俗话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作文的审题。
  
  一、解读组件,明确题旨
  
  话题作文一般有三个组件:话题或材料;解释语或提示语;注意项。解读组件的过程,其实也是审题立意的过程。拿到一个话题应全面审视,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话题或材料,命题者是怎样解释或提示的,它有哪些注意点或要求。磨刀不误砍柴工,作文前对此一定要认真地看清楚,想清楚,明确话题的要求、范围与命题者的意图。如,2002年话题作文的解释提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也许不是人人都会面临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都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是怎样选择的呢?应该如何选择呢?”这里的两个问号既给考生提供了范围的限制,也指明了选材的思路。
  
  二、理解内涵,切合题意
  
  题意的内涵一般在话题与解释、提示语中,在话题中主要看议论或抒情的句子,解释、提示语言要看中心语的修饰词。2003年高考作文理解内涵的提示中心语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是一个并列短语,一定要抓住“感情”与“认知”的关系做文章。即感情的亲可以导致认知的正确或错误,感情的疏也可以导致认知的正确或错误;反过来说,认知的正确或错误,也可以影响感情的亲与疏。由此可知,应从以下几方面立意:①感情的亲疏远近与对事物的认知有关系;②感情的亲或近影响对事物认知的正或深;③感情的亲或近影响对事物认知的误或浅;④感情的疏或远影响对事物认知的正或深;⑤感情的疏或远影响对事物认知的误或浅。
  
  三、发散联想,打开思路
  
  所谓发散联想,即以文题或话题为中心,让思维像辐射那样向四周发散。这种联想方式就像自行车的轮子,许多辐条(思路)以车轴(文题)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写作时,要抱住这个题目反复地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点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上,一直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为止。”这实际上要求我们根据事物间存在的相关、相似、相类、相反、相对等关系,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相应联想与想象,从而打开思路,文思泉涌,让相关的生活积累在心中复活。思路的打开与激活,促使写作激情的高涨,为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可为多角度选材、立意打下基础。
  
  四、聚焦思维,切入佳角
  
  (一)读者定位
  发散容易,聚焦难―――精选角度难。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可以迅速聚焦。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读者对象可以是老师、同学、父母以及学校领导,甚至国家的高级官员。可以肯定他们因不受感情亲疏的困扰,对事物能做出正确的理性判断;也可以奉劝他们不要为感情的亲疏所干扰,在事物的认知上做出错误的判断。不同的读者可以选不同的角度。在800字的篇幅中,只能面对一类读者,这样才有可能精选角度。
  
  (二)佳角原则
  怎样的角度才算佳角?必须符合下列原则:
  1、求小。俗语道,一滴水珠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写作文要求我们通过一两件细小的事情来反映重大的主题,于细微中见精神。如,2003年全国高考江苏考生的《抛弃妻子之谜》,写医生萧顺因“抗非”端午节迟迟不归而引起了闭塞山村人们的一场风波,从侧面表现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现实,从而以“小”见“大”。
  2、求新。就是作文的观点或主题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要有启发性与震撼力。如,2003年全国高考甘肃考生的《蓝色蛹・金色蝴蝶》,作者紧扣话题―――从“迷路”的“忧郁”到“拒绝”的“疏远”,从“金灿灿的阳光”吞没“忧郁”到“破茧”长出“金色的翅膀”。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讲述一个成长的故事,表达了“我”独特的生命体验,表明“我”对事物的认知正如从蛹到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立意的角度较新。
  3、求深。就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而不是就事论事。如,2003年全国高考浙江考生的《真诚诚可贵,理智价更高》,作者将感情比作善变的药、双刃的剑,表达出其两面性,提出“小心啊,切勿让其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形象生动,切合题旨。
  4、求优。就是能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材料,让观点或主题出自自己最独到的发现、最独特的感悟,绝非人云亦云。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中湖北一考生的《孙悟空下岗记》,安徽一考生的《谁偷了玉坠》,都编得有情有节,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五、表现主旨,注重点题
  
  明确了作文的主旨,确定了写作的角度,接下去就该行文了。行文怎样切合并凸现主旨,显示角度的同一性,我想在具体的行文中就得不断地点题,并要求在文章的开头、中间与结尾都有点题句或段落,形式可以是议论,也可以是抒情。高考作文点题更为重要,因为有了点题,不仅主旨突出,结构严谨,而且便于阅卷老师迅速地捕捉到你文中的主要信息,你的文章自然容易得高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8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