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唯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银兵

  江苏新课程改革从2005年秋学期全面启动,面对新课改作为从事高三教学多年的教师也在不断探索着、思考着、实践着,努力寻找一条既体现课改精神,又适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新高考的要求。尽管在刚刚接触新课标、新教材时,我们曾有一些茫然,甚至有的老师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但大家有一个共识――谁静下心来,先行一步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过程中,谁就赢得主动权,谁就可能先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面对2008年的江苏新高考模式,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既掌握好基础知识,又提升能力,从宏观上发挥领路人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搭建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从先期进入新课改实验的广东、海南、宁夏、山东四省区07年的高考地理试卷来看,在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取得双赢。既符合国家教育部门关于课程理论设置的要求,又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改变和学习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虽然从四省区地理高考试卷上看不出有多少直接考查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但从字里行间渗透着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基于此,我们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不能只低头拉车,还要注意为学生搭建研究性平台,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意识,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引领学生的发展。
  地理复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再从微观上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可先从影响农业生产的三大因素入手,逐一分析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因素(保鲜、冷藏)在某一地区的具体的影响。例如在评价华北平原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时,可启发学生从有利条件(自然条件:雨热同期、地形平坦、粉沙性土壤利于棉花根系深入、秋季雨水少利于后期生长和收摘;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不利条件:缺水、春旱。有些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有可能只写出有利条件,而忽视了不利条件;还有些学生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分析振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时,照搬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他们不知道在涉及某个具体区域时,要突出区域特色,如我们通常在分析城市近郊可布局花卉、蔬菜生产,以就近供应市场,像北京的四季青,但近年来北京把海南岛作为蔬菜供应地原因分析,有些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他们没有深入分析区域特殊的背景,即北京的缺水及中国近几年交通运输、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地域类型在地域上的拓展和市场的影响。
  
  二、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新课程要求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与探究需要教师给以机会。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仍就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讲到底、满堂灌,时间长了,学生就习惯做忠实的听众,又会重复昨天的故事;也有的老师没有领会新课程的内涵和实质,课堂上也让学生参与,只是提出一些简单的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表面上课堂氛围热热闹闹,其实学生那里却没有提高。如在复习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可设计几道问题预先布置学生去探究:①在北京和广州建筑两幢相同高度的楼房,哪个地方的楼间距大一些,原因何在?②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何时购买商品房最能看出光照情况?③冬、夏季节何时阳光照射到房间的面积更大一些?④画图并用语言描述赤道、极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年变化规律。有了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去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观念的不同,激烈的争辩,那场面可想而知。与那种直接告诉结果式的教学,其效果则大相径庭。
  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求教师多加强研究。不仅研究新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地理教材,更重要的是多关注学生的学情,进行换位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化静为动,避免死气沉沉的空洞的说教。例如在讲锋面与天气时,列举一些诗歌,“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借鉴语文学习的方法,进行美文欣赏,学生通过剖析,对冷暖空气的运动、各自对天气的影响以及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区别一目了然,仿佛跃然纸上。
  
  三、以图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思维。
  
  地图教学是地理高考备考复习的重头戏,是地理知识重要的载体,新课改对此要求的并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加强。在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关注图文信息,可进行图文结合、图图结合,在图上寻找知识的落脚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是高中地理必修部分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有些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理解感觉有些费力,应用起来有些茫然。可引导学生先分析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透彻理解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模式图,从大陆东西两岸逐一分析各种气候类型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对其成因及特征进行内化。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或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此基础上逐一落实到具体的大洲图上,按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类回忆,删除没有的,进行复制、粘贴。学生学得轻松,科学记忆,思维激活,对后面洋流、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就驾轻就熟,应用自如。
  图表应用的灵活性还体现在要求学生能将点、线、面结合,用联系的观念看问题,避免一叶障目。如在学习我国人口超过一百万城市的分布时,可引导学生先找出没有百万人口城市的省区、有两个、三个、四个的省区,剩下的即为有一个百万城市的省区,学生的压力就减轻了一半,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接着可启发他们从京九线、京广线、京哈线、京沪线、陇海―兰新线、长江及黄河沿线有哪些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入手,使点线结合。也可从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入手,从北向南了解各经济地带的各省区的百万城市,或结合地势的三级阶梯的分布图,使点、线、面结合。这样,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思维激活了,面对新高考信心十足。
  
  四、营造创新环境,关注能力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材,更注重实践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创新环境。如在学习选修教材《旅游地理》中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时,可结合国家四A级溱湖风景区为例,让学生从经济、文化、社会进步几方面挖掘旅游给家乡带来的巨变,但也要适时思考采取措施化害为利,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又如在学习旅游景观的欣赏时,可适当结合古诗,让学生进行赏析。如“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它告诉我们旅游时要善于捕捉美的信息,使清风明月为我用,还要寄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旅游的乐趣和美的意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导我们在欣赏峰峦的雄伟、峻秀、奇特,只有远眺才能深切体会。“日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启示我们如果不了解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难以体会到为什么苏州寒山寺能名扬天下,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游客专程赶来,在除夕之夜聆听“夜半钟声”。
  在选修教材的学习时,能力强的学生更有用武之地,如《泰州一日游活动方案设计》,一份份渴望到大自然的怀抱欣赏美景、放飞心情;渴望到文化的遗存中探究奥秘、品位文明;渴望更轻松有趣、生活更加充实……有的将一日游活动方案设计与班级活动相结合,操作性强,有创意。环保辩论会,可在班级内部、班级年级之间进行,在辩论中不仅分享了地理信息,而且对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大有裨益。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不仅磨炼了我们的心理素质,还培养了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是单靠学校或灌输所不能达到和获得的。
  两年来的实践,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认真揣摩《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精神实质,准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需要达到的要求,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交出完美答卷带来源头活水。
  
  (作者系姜堰市蒋垛中学高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