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天才”不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天才是三(1)班的一名学生,我教孩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有两年了。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关于“天才”一些琐碎小事。就是这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改变了我的教育观。
  我虽然是一名体育教师,却有着善于留心自己教学中的小片段,把他记录下来的习惯。王天才就是我教学小片段中的主要“角色”,让老师上课头疼、令老师烦心的孩子……王天才――口痴结巴、智力有点问题、生活习惯差、性格孤僻不合群的一个孩子。
  “老师,我们不和傻王天才一起玩……”
  “老师,傻天才一个人躲在厕所里面玩……”
  “老师,傻天才把我的脸抠烂了……”
  学生不停地向我告状,我心中的火气油然而生,安全教育这么重要!学生还这么不省心,真愁死人了。“王天才――过来,你躲在厕所里面干啥呢?你怎么把同学的脸抠烂了呢”我大声训斥道。“我,我……”王天才怒红了脸,结结巴巴地回答。我强压着怒火,听他说些理由,结果一无所获,只能让他归队下次注意罢了。以后的体育课上我只好安排“学生”照顾他了,自己每节课对他也格外关照,就这,稍不注意他就跑得不见影了。哎!王天才太让人费心了,为了他我付出的太多,到底该咋办呢?
  正当我六神无主的时候,学校开展足球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在体育课堂上每周上一节足球课。于是我上课的时候,引导学生做了许多足球游戏,有传球接力、有运球赛跑、有射门打靶游戏等。学生玩的特别开心――有些在讨论运球过人的高招;有些在夸夸其谈自己的足球技艺;有些在为某个进球争得面红耳赤。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不停地相互碰撞,折射出许许多多的创新作品,同时也尽情享受著足球的魅力!可是这一切对王天才来说,还是无动于衷没多大变化。我的心情有点郁闷!这孩子到底咋教?愁死人了,难不成我上课就一直这么看着他……天才,你今后会有所改变吗?一连串的疑问缠绕着我,孩子的短板能够补齐吗? 后面发生的几件事就回答了我的问题。
  有一次,我带领他们玩“打靶”游戏。我把学生平均分成六组,每组八名学生,每组制定一个球门,学生依次射门累积看那一组进球数多,多的为胜。每个小组又制定了小组长,我把“天才”分在A组。“老师,我们不要‘傻天才’,他啥也不会,又不好好玩,会给我们小组落分的。”几个同学撅着嘴气势汹汹地说道:“不行,给他一次机会,”我严厉回答道。游戏开始了,每个小组的同学在组长的指挥下有序的射门。可不一会麻烦事又来了,两个小组的比赛只差一分,A组输一分,A组就剩王天才一人。“唉!老师我们认输吧!谁让我们有‘傻天才’,没办法。”同组的同学无奈地向我诉苦:“还没完,还有王天才没射门,怎么算输呢?我很认真回答道:“不玩了,踢也白踢,”一个同学不加质疑的埋怨着……“老师,我……我……我想踢……”声音若影若现,我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是王天才。“怎么你想踢吗?”我耐心地问道:“想……想……想――老师。”王天才结结巴巴,但很坦诚地回答道。我听着天才着急结巴的语言,看着他怒得通红的脸,显得困难无比。便“亲自”组织了下面的活动。“同学们,过来看王天才的精彩射门!”我招呼大家。王天才按照游戏要求站到白线上,眼睛盯着5米以外的球门,做好射门的准备。他问我:“老师,可以射门吗?我回答道:“可以。”话音刚落,圆圆的足球沿着一条直线滚进了球门。“老师……老师……球射进去了。”王天才高兴的跳着,喊着。其他同学也喊着:“球进了,王天才射进去的,平了,我们平了,我们还有机会一决高下。”顿时,十几个同学把王天才围得水泄不通,看不到王天才的身影,传来的是对天才的不停的赞美。我顺着人缝隐隐约约地看去,天才乐的脸上都开花了。看着孩子那高兴劲!我的眼圈湿了,不容易呀――尤其是王天才,一个被大家认为有问题的学生。
  随后,三年级又开展足球联赛活动,我抓住机会,进一步锻炼了一下王天才。在制定足球联赛的方案时我就针对王天才的情况多加了一条,特别强调每班上场的八名同学,必须是学习进步、生活习惯好、与同学关系好的学生,否则一票否决,一个月后各班报名参赛。这天下午,三(1)班与三(2)比赛。我是裁判,上场时要清点人数 。当我查一班人数时,王天才也在其中,“王天才,你怎么也能上场?”“我……我……我……”王天才正在嘀咕着。几个快嘴的学生说:“王天才行,最近,他――爱和我们一起玩,特别讲究卫生,学习也好了,我们老师还准备让他当班干部呢!”我有点闷了,才过了几个星期,他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吗?带着心中的困惑,我又征求了一下,站在旁边三(1)班主任――李彦鹏的意见。“彦鹏、王天才能上场吗?”我质问道:“葛老师,没问题,王天才最近各方面都进步很大,像换了个人似得,上课回答问题积极……”班主任和同学的推荐让我不好说什么,“那就上场踢吧!看看场上的表现……”我无奈地回答道。看,天才正准备运球过人,“王天才快传球……”同学喊到。天才,顺势一个边路传中,把球很到位的传给中路的同学,同学停球打门,球进了。场上顿时沸腾起来,几个同学快速跑过来,把王天才围住,把“王天才”抬起尽情地欢呼着……“王天才,你真牛!你真棒!你是好样的……”只听几个同学一同喊道。比赛已经结束了,‘傻天才’的称呼也没人喊了。可是我一直在思考着对王天才这段短暂的教育经历,也不断地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让孩子的“特殊现象”迷住眼睛,不能让孩子的缺陷,动摇自己教育孩子的信心。对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觉去学习,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423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