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读促写”是近些年在语言类课堂的写作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同时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的论述,便是针对“以读促写”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形式而展开,并择取以高中阶段的英语学科作为依托对象,对以读促写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以读促写;高中英语;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在语言类知识体系当中,“读”与“写”两者互为补助、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性,故而,由此可见“以读促写”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写作提升的优势所在。所谓以读促写,顾名思义可知,即是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积极运用“读”的形式来对写作知识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对自身写作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而针对于英语这一学科而言,笔者则将写作能力拆分为单词、语法和结构三个知识部分,并分别针对这几部分为主线,对“以读促写”的运用进行以下的总结、归纳。
1.读单词,打基础
单词部分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最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写作创作过程中最根本的知识技能之一,故而,以读促写的运用首先应当是引导对学对相关单词进行有效的阅读积累,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针对于英语单词的阅读积累,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们运用笔记摘抄的方式来展开学习。即,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字、词、语、句进行单独的摘抄,从而使之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为写作的运用打下基础。
例如:以《Sports Stars》一节的教学为例。本节的部分知识点围绕“Sports Stars”以及介绍了Venus and Serena Williams两姐妹的背景和成功之路。其中出现了较多的单词,涉及到了很多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用以表达自己观点的词汇,诸如:in my opinion、I agree、I don't agree等。对此,笔者则让学生们抛开传统背记单词的方式,采用在阅读中摘抄记忆的方法进行单词的阅读学习。如此,学生们便可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单词进行边摘抄边记忆,既加强了单词的学习,又同时为写作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大推动了课堂目标的实现。
2.读语法,填肉体
针对于英语语言知识体系而言,语法属于一种英语的语言规则,而由此可见,语法是构成写作语句当中的根本所在,是保障语意表达正确性的所在,属于写作创作的肉体,因此,以读促写的开展应当以此为重点,使之在阅读中对语法进行有效的阅读分析,从而为其英语的写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对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们在阅读中就某一段写作内容展开分析,从而达到对语法的正确理解,为其更为灵活的运用到英语写作创作中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例如:我们以《Cyberspace》一节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其中,关于语法的运用,有Will和Be going to 的用法区别,以及关于虚拟语气的基本用法等。对此,笔者便采取了阅读理解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了引导。如:关于Will,首先让学生们通过阅读,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指的是“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将来的经常性、习惯性动作”等,如:They will be doctors 5 years later;之后,在对关于Be going to的相關语句进行阅读,并明确理解句子的表达含义为“近期就要发生的事情”如:He is going to write a letter tonight。之后,在总结的基础上对二者作出相互比较,从而正确掌握其具体的区别所在,从而为其在写作中语法的科学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读结构,做骨架
结构即框架,是写作作品的骨架所在,对于其整体的表现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写作能力的构成中亦属于重中之重所在,因此,我们应当积极运用以读促写引导学生对写作作品结构进行剖析,从而逐步推动学生进行丰富的经验积累,达到有效掌握的目的,为其写作的运用提供保障。
例如:我们以《On your bike》一文的教学为例。本文的Reading部分,是节选于某杂志对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这座“自行车之城”的相关介绍。本节的内容框架,选择从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的发展历史为角度,对这座号称“自行车王国”城市名称的来由进行了简要的描述。这一方式既能够因为“历史”这一因素强化阅读的趣味性,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表达意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通过阅读,笔者要求学生对本部分框架进行了总结归纳,并针对文本这一结构的优势进行了拓展性的思考,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对写作框架的认知,促进了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以读促写的应用形式是十分灵活的,它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变。而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课堂的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如此,才能有效推动课堂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参考文献:
[1] 邱群英.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1)
[2] 姬路.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