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围绕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玉米栽培的内容,论述了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及策略,分析了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及相关应用,供业内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种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54
  1玉米栽培概述
  目前我国玉米种植过程中主要有3种栽培形式,分别为等行距栽培、宽窄行栽培以及双株栽培。等行距栽培是在每天的春季进行播种,种植间距较宽松,播种发芽后,将长势不好的芽苗拔除,最终留下长势旺盛的芽苗。该栽培形式通过控制种植密度来充分利用光照,使玉米实现健康良好的生长。宽窄行栽培是一种紧凑型的栽培方式,在保证玉米生长所需阳光的基础上,利用宽窄行搭配的形式来提高种植密度,解决玉米种植通风和透光的问题。
  2玉米种植管理策略
  21提高整地质量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玉米根茬整地难的现象,导致整地质量较差。为了提高整地质量,在玉米播种前应该遵循细碎、平整、保墒和高效的4大原则,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整地作业。收获玉米后,整地的较佳条件为地面以下10~20cm深处土层的平均含水量在15%~20%范围内,在此情况下进行整地比较适宜。操作时,先用大型旋耕机进行一遍作业,之后再使用综合整地机械进行一遍作业。如果采用宽窄行栽培法,在收获玉米后可不必处理玉米根茬,只需要用大型旋耕机对宽行部分进行整平作业即可,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整地成本,而且整地效果较好。
  22合理设计种植行距
  玉米种植行距直接关系到最终的玉米产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优先根据地形地质以及玉米品种来合理设计种植行距。基本的设计原则是从改善玉米种植结构,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为基本出发点。对于一些耐密型的玉米品种,叶片上冲,根系肥壮,在肥力较高的地带可以设计成窄行距的形式,而对于一些普通的玉米种植品种,种植行距可适当加宽些。
  23经济高效的水肥管理
  近年来随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及设施也越来越普遍,如喷灌和滴灌。喷灌技术不仅输水效率较高,而且对于种植区域的地形适应性更强,能够有效改善田间的位域小气候问题。滴灌是通过各种专业的微水设备或装置使水源直接被输送到农作物的根系,不仅灌水的均匀度更高,同时也更加節水。这2种新型灌溉技术均可以和玉米的施肥、施药有效结合起来。另外,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可采用膜上灌溉技术,由地膜进行输水,通过放苗孔将水渗入到根系,减少棵间蒸发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玉米追肥的环节,应注意氮肥的深施,通常不应少于地表以下10cm深度,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肥料在进入土壤后产生氨气,造成土壤氮肥效力的损失,同时还可以避免植物受到氨气浓度过高的影响,使玉米的产量得到有效保障。
  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和应用
  玉米螟是一种十分常见且危害较重的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将秸秆进行粉碎或开发成生物有机肥进行再利用,减少病虫源基数;在植物越冬时期采取灭虫措施,这一时期是玉米螟成虫羽化时期,因此可采用物理杀虫灯来进行引诱捕杀;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初期采用生物天敌的防治措施,通过释放赤眼蜂来进行生物杀灭;利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与甲维盐溶液进行复配,喷洒在作物上,对玉米螟和其他红蜘蛛、蚜虫等害虫一起进行防治。
  对于蚜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以及地下害虫,可事先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采用溴氰虫酰胺、噻虫嗪等药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来进行防治。对中后期的叶斑病以及棉铃虫等害虫,可将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混用,喷洒在病害处,提高防治效果。
  农业人员应该依靠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和优化的管理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不断提升玉米的种植产量和质量,推动我国的玉米种植产业更加健康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浪.玉米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J].农技服务,2015(5):100-103.
  作者简介:
  梁虎陵 (1978-),男,重庆人,本科,研究方向:水稻玉米种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4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