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秸秆还田是对秸秆资源合理使用的最佳途径。作物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结构和供养情况,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作物的产出量。为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特以福建省水稻秸秆还田为例,将福建省秸秆还田研究概况作为切入点,就秸秆还田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以及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展开探究,旨在为今后水稻秸秆的合理使用提供可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稻;土壤性状;秸秆还田
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315050
前言
在农作物生产总量中,农作物秸秆的含量约占1/2左右,是一项十分丰富、并且可直接利用的可再生生物资源。目前,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处理农作物秸秆最直接、最快速、处理量最大的有效手段。秸秆还田后,经过发酵、腐烂,分解变成有机肥,利于节约成本,提高产量,还可以提升土壤蓄水能力,减缓土层板节,总之秸秆还田对节本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秸秆还田研究概况
福建省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省内的常年耕地面积为1592万hm2,其中水稻的常年种植面积高达6286万hm2,水稻秸秆生产总量高达41442万t。以往对产生的水稻秸秆的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用于生活燃料,其中,约有8%以上的水稻秸秆均使用该种方式处理;用于牛、羊等大型牲畜的饲料,其中约有85%的水稻秸秆均使用该种方式进行处理;直接焚烧,其中约有34%的水稻秸秆使用该种方式进行处理;用于沼气发酵的原材料,约占6%;收割后直接还田的,约占741%。而近年来,随着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经济条件的不断提升与改善,以及对水稻秸秆还田价值的认知程度的不断提升,水稻秸秆还田率也随之上升。
2秸秆还田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1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于土壤肥力和有机质的提升和积累,具有显著的促进性作用,水稻产量的增加就是最直接的体现。有研究指出,秸秆还田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加早稻产量,约10%~13%左右。而晚稻则仅仅增产12%~25%左右。但目前,也有秸秆还田导致水稻减产的研究。水稻的产量,主要受以下几项因素的共同影响: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粒重和每穗粒数。因此,要实现水稻的高产,仅仅考虑其中的某一项因素是不可行的,必须要对上述的影响因素组合配比,以此来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李勇等人在实验研究中指出,秸秆还田有效的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和成穗率,进而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存储率,促进水稻产量增长。阂桂根等人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对水稻实施秸秆还田,会使得水稻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明显降低,实验数显著性提升。刘世平等人在研究中得到的数据结果记载,秸秆翻耕还田对于水稻每穗粒数和穗数的增加有促进性作用。但是也有秸秆还田会导致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的研究。
22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还田后的秸秆在遇水发酵后,会有毒性物质产生分解。除此之外,由于秸秆中C/N比值在6080:1左右,相对较高,因此,这使得秸秆在土壤中无法迅速分解。所以,对于水稻的前期生长而言,会产生抑制作用,但是,到了水稻生长的中期和后期,秸秆在经历了长时间分解腐烂后,便会有大量的养分释放,这对水稻的生产来说可发挥促进性作用。李朝苏等人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免耕秸秆是否还田,对于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茎秆消长所产生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却会延长花后绿叶功能期,由于积累了大量的光合产物,所以在产量的形成上,所占据的比例将会明显提升。马宗国等人也在实验研究中指出,水稻秸秆还田的前期对水稻的生产产生抑制,而到了中后期会产生促进作用。李强等人在实验研究中证实,秸秆还田虽然导致了水稻生育前期的分茎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及其干物质积累量的减少,但是却明显的促进了结实期叶片的光合速率、ATP、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增加,除此之外,秸秆还田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叶面积指数、水稻分茎数及其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增加。郑支林在实验研究中指出,秸秆还田能够实现水稻保苗率增加54%的作用,并且水稻生长的苗色和整齐度均十分可观。朱泽亮在研究中指出,秸秆还田可有效的促进水稻分蘖、株高及其粒重的增加。但是,也有部分学习在实验研究中指出,秸秆翻压会导致稻田中产生和分解大量的CH4、H2S、CO2等有毒气体,上述气体的释放,会对水稻的根系产生损害,进而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23秸秆还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现阶段,受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攀升以及国内外稻米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影响,稻米的品质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评价稻米品质的指标主要有:碾米、蒸煮食味、外观及其营养品质等。评价碾米品质的指标主要有:出糙率、整精米率和精米率。评价外观品质的指标主要有:垩白率、透明度、长宽比及其垩白度。评价蒸煮食味品质的指标主要有: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糊化温度。评价营养品质的指标主要有:氨基酸的種类、含量及其蛋白质含量。大部分学者均认为秸秆还田对于稻米品质的提升有促进性的作用,但是结论却不一致。徐国伟等人在实验研究中指出,水稻秸秆还田,会使得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率及其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性降低,而在胶稠度和长宽比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一实验研究结果说明,秸秆还田会使得稻米的外观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得到明显的改善。此外,也有研究指出,水稻秸秆还田,除了会降低垩白,促进整精米率的增加和改善加工及其外观品质外,在米粒宽度增加、长度缩短上,也有明显作用。
3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31秸秆还田量
秸秆还田并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必须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还田量。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水稻秸秆还田量通常情况下,应该控制在60t/hm2,若秸秆还田量偏高,往往会适得其反。诸如耕作难度系数高、腐烂不完全等,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使得水稻大量减产。而秸秆还田量若偏少,也不会发挥应有的土壤培育作用。在秸秆还田量的确定上,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主要有:适宜的还田量、下茬作物类型、耕作方法、气候温度条件、土壤类型等。有研究指出,针对土壤中的养分和微生物的活性度,应以具体耕作方式的差异,来确定秸秆还田的实际数量。而针对速效钾和有效磷来说,在少耕和翻耕的情况下,可开展秸秆全部还田,在免耕的情况下,秸秆还田量为2/3。针对微生物的活度来说,在翻耕的情况下,在还田量为2/3时,活度最高,但是在免耕的情况下,在还田量为1/3时,活度最高。 32秸秆还田方式
留高茬、耕翻、覆盖是秸秆还田中最常使用的还田方法。水稻收割完成后,在下茬作物未进行移栽或是播种前,翻耕入土的方式就叫做秸秆翻压还田,该还田方式可在旋耕机或是收割机的辅助下操作,稻草的还田率高达100%。而所谓的秸秆覆盖还田,则主要指的是,将水稻秸秆在土壤的表面覆盖。留高茬指的是在水稻收割时,基底部留下高度为20~30cm的高茬,翻压后还田,此外也可以免耕,使其自然腐烂后分解。墒沟埋草指的是,在墒沟中埋入秸秆,而在还田方式的选择上,应该在综合思索秸秆类型、水文气候条件、机械作业情况以及土壤类型后进行判断。
33秸秆还田机械
除了可采用人工方式完成秸秆还田后,对于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收割机和旋耕机开展秸秆还田。尽可能的切碎秸秆,使其同土壤的接触面增加,这有助于秸秆充分的吸收水分,进而加速腐烂和分解的速度。对于麦田免耕套播水稻,在留茬高度上可以确定为30cm,而剩余的秸秆全部粉碎,长度应始终控制在10cm左右为最佳,充分的将地表覆盖,这除了便于农事操作外,也不会对下茬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也可在大型反转灭茬旋耕机的辅助下,对留茬和秸秆实施深翻入土处置,以发挥培育土壤的作用。
4结语
根据国家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机械化秸秆还田项目发展及全国农村能源建设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广的总体规划和方向,结合武夷山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括秸秆沼气、生物饲料等项目在内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广的中长期规划。
41積极搞好示范推广工作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地区进行适宜项目的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示范推广。建立科研单位、科技人员与项目应用和乡镇的联系,通过现场会、科技宣传周、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搞好示范和宣传,以点带面。在有条件的地区,搞好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其对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强大示范影响作用。
[BT(2+1]42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禁止焚烧秸秆,建立完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BT)]
严格执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等有关法规,并围绕秸秆还田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对增加有机肥投入,进行秸秆还田或有效利用的农民要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或奖励。
作者简介:
梁继旺(1975-),男,武夷山市,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吴良章(1973-),男,武夷山市,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5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