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CRTSⅢ型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及预防开裂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在新建成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中,CRTSⅢ型无砟轨道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中,混凝土底座板是无砟轨道结构的主承重部位,其施工质量决定了整个无砟轨道结构的稳定性。文章主要对CRTSⅢ无砟轨道板底座板施工技术及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并论述其防控措施,为我国CRTSⅢ型无砟轨道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提高客运专线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 底座板;开裂;分析防控
  引言
  CRTSⅢ型无砟轨道结构主要由钢轨、WJ-8型扣件、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隔离层、底座板等部分组成。底座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底座板中采用双层钢筋网片,每块板的钢筋网片为整片无搭接,限位凹槽四角设置加强钢筋采用绑扎方式,表层钢筋网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为35mm,标准板块为每5.6m设置伸缩缝一道。
  本文主要简述CRTSⅢ无砟轨道板底座板施工技术以及分析施工过程中底座板开裂的原因,并提出防控措施。
  1 底座板工艺
  1.1 工艺流程
  CRTSⅢ型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作业前准备→施工测量→安装“L”型连接钢筋→铺设钢筋网片→模板定位、加固→混凝土施工→养护。
  (1)施工准备
  ①在施工梁面底座板前,应该对梁面的高程进行复测,误差要求在1厘米以内。同时检查梁面预埋套筒情况,连接套筒顶面应与梁面平齐,不允许高出梁面,误差要求为+0,-5mm。
  ②清理梁面,采用吹风机将底座板范围杂物、灰尘清理干净,检查梁面拉毛情况,拉毛范围为轨道中心两侧1.3m范围,要求深度2~3mm,纹理间2~3mm,拉毛不满足要求的,需对梁面底座板范围内进行全断面凿毛处理,从而能够保证底座板与梁面的有效联结。
  (2)测量放样
  由测量人员采用CPⅢ控制点,将底座板四个角点确定出,然后弹墨线定位出所需立模板的边线,底座上限位凹槽边线(凹槽上口宽度1022mm*700mm)。
  (3)钢筋安装
  ①L型钢筋安装:采用扭矩扳手安装时,应保证“L”钢筋垂直于梁面,钢筋丝头必须在套筒中央位置正对轴线相互顶紧。接头安装完成后,外露螺纹的长度不能超5mm。
  ②钢筋网片安装:根据单元底座板长度,选择相对应的网片钢筋,底层钢筋网片为有预留孔洞网片,上下层网片钢筋四周及限位凹槽缺口处,采用U形钢筋连接,两凹槽中间梅花状布置8个U形连接钢筋,U形钢筋高度根据曲线超高表中对应型号选取,U形钢筋与上下层钢筋网片连接时,每边绑扎不少于2道,保证钢筋绑扎牢固,在凹槽预留孔四角45°安装防裂钢筋。
  (4)模板安装
  外侧模按照模板边线安装,模板两侧通过梁面植筋,用专用模板定位撑将模板上下沿分别与植筋连接固定,相邻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模板间夹设双面胶防止漏浆,模板与梁面间缝隙采用砂浆封堵,防止漏浆形成烂根。板缝间模板通过螺栓与侧模连接,两模板间采用楔形木塞塞紧定位,防止板缝变形。板缝处模板間采用定制“X 型”定位卡具支撑在模板间,通过楔形木塞塞紧。
  ①安装限位凹槽模板。限位凹槽模板通过固定工装架定位标高,工装架置于调整好的轨道面并设置螺杆调节器,调节高度同轨道调节高度,通过定位卡尺确定平面位置,限位凹槽底部设置支撑螺杆,固定于梁面。
  (5)混凝土浇筑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标号C40,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30℃,不低于5℃。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养护(养护不少于14天),确保混凝土质量[1]。
  (6)收光
  混凝土入模后半小时内用3m长振动刮尺沿模板顶面将混凝土面整平,1-2小时后再用混凝土最后一次收光前再以盘式收光机收光,最后人工抹面整平。尤其夏季施工时,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微小裂纹,在混凝土灌注入模后的3小时左右,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面,二次抹面时严禁洒水,避免过度操作对表层混凝土造成伤害。
  (7)底座板养护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即用中等力度指压混凝土,混凝土表面无压痕时,采用4米宽的土工布覆盖,防止阳光直射,4 小时后洒水。
  (8)模板拆除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后,开始拆除模板。拆模时严禁强拉硬拽的方式拆除模板,防止混凝土表面受损和模板变形,拆下的模板派专人进行清理, 倒运至下一循环使用。拆模的过程中不得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拆模后应进行尺寸验收,验收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
  (9)成品保护
  模板拆除后,注重对底座板成品进行保护,应防止各类小型机械对底座板造成伤害。同时,加强底座板的养护作业,养护用水应保证清洁,不污染底座板[1]。
  2 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2.1 外荷载裂缝
  在对某特大桥底座板后期探查发现,左右两侧底座板均出现同样裂缝,且裂缝发展均为自上而下,曲线段高低两侧裂缝发展长度基本一致,与荷载裂缝自下而上、先低后高的特征明显不符,可以排除外荷载作用产生裂缝。
  2.2 沉降裂缝
  桥梁的沉降基本不会产生梁面的不均匀沉降,排除桥梁上部的底座板开裂为沉降裂缝。路基段底座板基本没有纵向裂缝,裂缝分部较为均匀规则,不符合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随机无规律的特征,由沉降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较小,基本可以排除此项原因。
  2.3 干燥和收缩裂缝
  干燥和收缩裂缝主要发生在初凝及养护期内,混凝土表面失水,引起表面收缩,混凝土内外部产生约束,表面产生拉应力,造成表面开裂,在养生期内可以发展为从外到内的裂缝,但一般为网状的裂缝,后期也不会再发展。本标段内有相似的裂缝情况,存在干燥和收缩产生裂缝。
  2.4 温度裂缝
  混凝土表面受阳光照射,表面温度升高,而混凝土传热性能差,板上和板下存在温差,温度梯度不均匀,在板厚不一致(曲线段)导致局部拉应力加大、限位凹槽段和保护层过厚等薄弱处产生横向裂缝。
  2.5 其他原因
  混凝土的水化热和配比设计的抗裂性能不足,也是易产生开裂的原因之一。
  3 底座板裂缝防控
  虽然分析认为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为温度裂缝,但是产生开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尽可能地减少各方面的影响,才能有效降低底座板开裂。建议加强控制以下几个方面。
  3.1 优化配合比比设计,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适当降低混凝土砂率,降低单方用水量,减小胶凝材料用量,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建议掺加膨胀剂。
  3.2 加强原材料控制和混凝土施工生产控制
  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并质量稳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要求,坍落度宜控制为下限,到场混凝土应高速旋转20~30S后放料,保证同块板混凝土的均匀性,杜绝单块板浇筑中等料时间间隔过长和施工中留有施工缝(当出现等料时,应检查混凝土的重塑性能)。
  3.3 加强施工期间养护,养护期后设置遮阳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即时保湿养护,养护期建议养护膜不要黏附混凝土表面,采取架空措施(保证板块处于同一环境温度湿度内)。养护期后对于阳光照射区设置遮阳措施。
  参考文献
  [1] 任宏伟.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5,(08):85-87.
  作者简介
  袁焜(1991-),男,安徽合肥人;毕业院校:长沙理工大学,学历:本科,助理工程师,现就职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交通土建专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7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