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曾国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很多半吊子曾国藩研究者认为,曾国藩很笨,甚至称曾国藩为“天下第一笨人”,果真如此吗?
认为曾国藩笨的理由,一是考试次数太多。中国古代科举,第一个等级是考秀才。曾国藩从14岁开始考起,考到23岁才考上,考了整整七次。相比起同时代的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诸人,曾国藩确实算慢的。但考试不行,并不等于他笨,智商有问题呀。王阳明厉害不厉害,被称为神童,但这个神童5岁才开始说话,12岁才开始入读私塾,20岁参加乡试中举人,此后考进士也是屡考不中,直到28岁才中了进士。
考试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曾国藩中秀才的第二年便中举人,3年后也是28岁中进士。
实际上,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人开智较早,有些人开智较晚,这都是正常现象,与遗传、环境有关系。左宗棠一生瞧不起曾国藩,然而,他虽然15岁中秀才,但中举人直到20岁才“搜遗”的中,此后2次赴京考试都未能考中,终生也就是个举人。所以,凭考试不能判断一个人笨不笨。
二是曾国藩本人和时代人物对他的一些评价,如“少荃论余之短处,总是儒缓。”左宗棠不留情面地批评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于兵机每苦钝滞”。梁启超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曾国藩自己常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看书,别人一目二三行,他读一行还有点问题。办事,别人一会即办好了,他想半天还不一定想清楚。
但是,从这里我们仍然看不出曾国藩在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笨。
笨侧重于智商,拙侧重于办事。两者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天生的天资,后者是后天的习惯。
曾国藩认为自己就是钝拙、儒缓,意思就是读书做事,反應速度慢。这不是笨的表现,很多时候还是他刻意修炼出来的,是一种稳重。曾国藩有着中人之资,但绝对不笨,当然才气也不高,属于天资平平一类。他自己还说过:凡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也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耳。老天生下我们这些人,绝顶聪明的人不常见,非常愚蠢的人也不常见。芸芸众生,大多不过是天资平平者。因此,千万不要把别人想象得很愚笨,把自己想象得很聪明,大家其实都差不多。
在道光二十三年的一封家书中他说:“余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与庸鄙者处,全无所闻,窍被茅塞久矣。”天分不低的曾国藩,只是受乡下眼界所限,所见所闻都是读书做官、做官发财、光宗耀祖之类的信息,耳濡目染,又交了些一身坏毛病的损友,虽然好不容易攻下科举天梯最后一关,但实际上情同废物,和今天的一些大学毕业生一样。
但是这类废物,不能说笨,只要眼界一开,醒悟过来,决心一下,就成有用之才并不太难。曾国藩自己还说,他后来进了官场,也懂得参与些机权。咸丰八年,曾国藩写信给弟弟曾国荃说:“我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憾,何益之有?”曾国藩说自己原本是一个老实人,没什么太多的心机。但经历多了后,就学了机巧权变,感觉把自己学坏了。所以他后来感悟,不该这样,还得“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纵使别人都对你使心眼,你要假装不知道,一直以含蓄、拙诚来应对他,时间长了,他也不好意思和你耍心眼了。如果你也和他钩心斗角,两个人你来我往,那互相报复会没完没了。
因此,从战争中曾国藩的表现来看,也绝对不笨,曾国藩后来自己总结说:“十馀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他只是不想耍心眼而已。
(摘自《各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