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探索已开展多年,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课题研究,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系统的看法。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注意依托教材资源,开发课外素材,用好现代技术,提高资源效率,课程资源突出思想教育性,实践教学中设法激活教师资源,挖掘生本资源,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合理开发和利用想思品德课程资源,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已历经多年,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不同的见解。通过实践探究,笔者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系统的看法。通过查阅资料、交流学习、教学实践,更明确了课程资源的内涵。专家指出:“课程资源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从广义讲,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而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而在现代教学中,凡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并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能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要素,都应是课程资源。”从这一概念中,笔者在思索,除教材外,什么是真正适合农村学校教学需要的课程资源,如何运用好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带着这样的想法,通过课题研究,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依托教材资源,开发课外素材
  国家课程教材是由专家编制和教材委员会评审认定,教材内容是科学的普遍结论和观点、原理,教材中的案例、图片、数据表格等资源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特别影响力,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不管课外资源如何丰富、特别,在课堂教学中均应紧紧依托教材资源进行教学,不能出现本末倒置,过多依赖课外资源。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生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层次和感知不一致,为更好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目的,需开发不同的课外素材作为教学课程资源的补充,以实现教学要求。在研究实践中发现,针对农村学校学生,课外资源最好的素材身边的活课程资源、贴近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素材资源,比如,校园文化宣传、图书馆、古村落、乡村田野、文化场所和民风民俗等,从这些资源中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有机地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落实到教学的层面上,使学生从生活中受到相应的教育。从另一角度,又能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用好现代技术,提高资源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发展,课程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便捷。但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过渡依赖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拿来主义”大行其道,在课程教学资源选择中没有教学者自己的思想,对网络媒体资源进行简单的运用,即是下载、播放、讲解,没有真正发挥现代技术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因此,在研究中发现,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与教材内设栏目多样的教学资源,如,诗篇、漫画、精美的插图、典型的事例、“想一想”“相关链接”“小知识”等和地方课程资源精选整合。在课件制作中,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素材,适当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声光电效果,使政治课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鲜活,如,在讲授《人民当家作主》中节选《新闻联播》中“两会”召开,让学生由情境推理中直观感受“人民如何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等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使教学内容更易让学生理解,教育教学效果更佳,实现课程资源的高效运用。
  三、突出思想教育,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注重思想性、实效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最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依据这规定,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中侧重于思想教育、品德养成等方面为主要目标,特殊的学科属性決定了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要突出思想教育性,要围绕课程目标进行,体现思想教育、政治意识为主题,以影响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为导向,选择适合国情教育、党性教育的素材资源,选取能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品质提升的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四、激活教师资源,挖掘生本资源
  教育规律启示我们,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育教学的效果关键取决不在于课程资源,而在于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领悟。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转化为教育教学成果,要把课程资源转化为好的教育资源,实现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研究中发现,在组织课程资源中教师要运用自身的睿智、知识、阅历、人文关怀渗透到课程资源中,使课程资源更有吸引力。如,在讲授《未来道路我选择》一课中,将教师自我经历与梦想结合教材设计成表格插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知识与技能、能力)将学生自己“未来选择”填写完成。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见解、问题、困惑甚至“错误”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地处农村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的理解更肤浅。在这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把学生生活环境、阅历和学习的过程、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可开发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吸引学生参与,挖掘生本资源,使课程资源更有现实性和生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素材广、方式多、内涵丰富,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条件对课程资源的运用不同,不同教育者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理解不同,开发和利用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实践运用效果也不同。在实践中证明,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对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