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学前儿童;阶段;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8-0031-03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有两个重要观点:一个观点是说人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他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在每个不同的阶段中个体会遇到不同的挑战,会出现不同的发展危机。这个特定的危机如果能在该阶段得到顺利化解,那么危机就会变成“转机”,个体就会健康成长;若危机未能在该阶段得到顺利化解,那么个体的发展就会出现障碍,危机就会成为真正的成长危机。另一个观点是说发展又是连续的,即如果前一个阶段的发展顺利,就会为后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前一个阶段的发展受阻,就会为后一个阶段的发展设置障碍。
  正因为如此,在谈及中小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时,我们就需要从学前的6年说起。埃里克森将儿童在学前的6年分成3个阶段,这期间儿童面临的危机问题及其父母应对这一成长危机的方式,对儿童一生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0-1岁:婴儿的信任感是早期人格发展的基石
  为什么“信任感”的问题如此重要?因为婴儿是最无助的。他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有很多生存的需要无法通过语言表达,所以他们往往会很焦虑。幸运的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大自然选择了保留婴儿啼哭和微笑这两项原始的本能。婴儿的饥渴、病痛、冷暖以及种种不舒适感引发了他的焦虑,于是哭闹成了婴儿寻求帮助的信号。婴儿一哭,母亲就立即接收到求助的信息,并且会做出及时的判断与反应。如果母亲的判断和反应是正确的,母婴之间就会出现一系列正向的互动,这种良性互动多次重复之后,婴儿就会对母亲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尤其是在婴儿出生6个月至1周岁这半年里,这种母婴之间的良性互动会进一步上升为母子依恋,这种母子依恋对于婴儿未来人格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母亲要特别注意三件事情:
  1.母亲需要细心,学会听懂孩子哭声里传达的身心需求。婴儿在饿了、渴了、困了、累了、不舒服的时候都会大声啼哭,但是哭声的音调高低、频率快慢、间歇长短等都不一样。因此,母亲一定要学会倾听并区分婴儿啼哭声音中的细微差别,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否则,婴儿就容易产生严重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
  2.母亲要承担起養育孩子的辛苦。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婴儿出生后第1个月属于“自闭阶段”,这个阶段婴儿通常意识不到其他人的存在,只是本能地寻找乳房以维持生存。从第2个月开始到第5个月属于“共生阶段”,婴儿会觉得母亲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此时他还无法将“自体”与母亲分开,只有共生的、合一的体验。只有从第6个月开始,婴儿才会慢慢发现母亲和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另有其人,于是就会出现目光游移“找母亲”的举动,而一旦确认某一女性是经常为自己提供乳汁的母体之后,就会立即出现“母子依恋”或“分离焦虑”,因而这个阶段被称为“分离一个体化”阶段。因此,客体关系理论认为,6个月之后至l周岁前后是形成“母子依恋”的关键期。在这半年当中,母亲和婴儿的亲密互动不能少于每周20个小时,即每天3个小时以上的肢体接触、情感互动和言语刺激。如果母亲认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孩子到3岁时就会建立起对母亲的高度信任感,进入“原欲客体恒定阶段”。
  3.母亲需要处理好工作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此阶段,母亲在遵守职业规范的前提下,要注意尽可能做到“孩子第一,事业第二”。教育孩子存在着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因此,需要牢记:帮助0—1岁的婴儿建立起对母亲的依恋和信任有助于其早期人格的发展。
  二、1-3岁:从“依恋”走向“分离”,迈出“自主人格”的第一步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l—3岁时要解决的发展性危机是能“自主行动”,还是处处“羞怯怀疑”,亦即“自主一不自主”的矛盾。前文已经提及,在0~l岁时,由于母亲正确的教养方式,外在的母婴关系给婴儿自体留下积极正向的体验,那么婴儿就能顺利进入“原欲客体恒定阶段”,内心会留下一个可以信赖的母亲形象,成为婴儿外在关系中稳定的“替代性客体”。此时,儿童就会朝自主行动的趋势发展,打下早期“自主人格”的基础,一步一步完成最终必须完成的“母子分离”。
  此阶段,母亲需要处理好三件事情:一是断奶,这对婴儿来说是一次创伤性的经历,也是一次具有实质意义的“母子分离”,母亲的态度必须温柔而坚决;二是从2周岁开始,用l—2年的时间逐步完成“分床”与“分房”,以便为平稳消解4—6岁的“俄狄浦斯情结”做好准备;三是过好人幼儿园这一关,如果l—3岁期间母子依恋的基础十分牢靠,儿童会很快度过入园适应期。
  综上所述,0—3岁儿童成长的核心问题是母子关系(泛指亲子关系)。这一时期正如客体关系理论所说的那样:“婴儿对其与母亲之间关系的体验是人格形成的原始决定因素,而婴儿对母亲的依恋需要也是婴儿期自体发展的激发因素。”我国学者徐光兴也认为:“0—3岁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与孩子密切的肌肤接触,经常进行心理与语言的交流,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积极的关注,对亲子关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孩子未来人格形成的基础。”“孩子与父母间的安全关系会逐步地泛化,孩子以此为寄托,以后对周围的世界能充满信心地去探索,并且逐步养成认知自我、信赖父母、信赖周围世界的行为。但是,如果由于父母的忽略,没有能在该阶段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就会出现孤僻、封闭、自私、自卑、敌对或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行为。”
  三、4-6岁:摆脱愧疚、自责的内心冲突,萌生自信人格
  埃里克森把这一阶段儿童遇到的发展危机概括为“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的冲突,其实主要是指“俄狄浦斯情结”给儿童带来的一场心灵风暴。“俄狄浦斯情结”是指从4岁左右开始,儿童会对异性父母产生一种带有性幻想和原欲冲动的亲密依恋感。弗洛伊德在谈到性问题时,有两个重要的观点:第一,性是全部生命活力的源泉,性对人而言就好比是火车头上的蒸汽机;第二,性是伴随人终身的,婴儿就有性欲。   此阶段,儿童不仅对性别、男女生殖器的不同非常感兴趣,而且有了“结婚”的概念。此时,他们会把幻想中的结婚对象指向自己的异性父母,出现异乎寻常的“粘母亲”或“粘父亲”的举动;同时,还会对父母之间的亲呢关系产生排斥甚至是嫉妒心理,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年龄的幼儿内心会充满冲突和焦虑:一方面,他们会对自己与异性父母的亲密接触想人非非;另一方面,他们会隐隐地觉得自己有了一些不好的念头,想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随即会产生很多自责、内疚和羞愧的心理。于是,“良心”出现了。“良心”即弗洛伊德说的“超我”,这个带有道德萌芽的“超我”,同与生俱来的原欲冲动的“本我”,在这3年左右的时间里,会不断地发生矛盾和冲突。如果在外界环境的积极配合下,儿童逐渐找到了巧妙处理“自己一母亲一父亲”三角关系的一些方法,就会产生举止分寸比较适度的“自我”,以平衡“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此时,儿童就安全地“走出”“俄狄浦斯情结”,摆脱愧疚、自责的纠结和焦虑,萌生出“我还是好孩子”的自信人格。而假若儿童未能得到父母的正确引领,沉浸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焦虑冲突中无法自拔,就会对其今后一生的性心理发展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相当数量的年轻父母,对于儿童此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知之甚少,这对儿童在学前阶段打好健康人格的基础十分不利。那么,父母在儿童4—6岁期间应该如何引導他们走出“俄狄浦斯情结”呢?首先,父母要理解出现“俄狄浦斯情结”很正常,不应感到焦虑或恐慌。其次,从异性父母亲角度来说,在对儿童充分表达关爱的前提下,巧妙地转移儿童对自己身体敏感部位的过分亲密的接触,以免刺激他们的性幻想,但不应同避常态的亲情拥抱。再次,从同性父母亲角度来说,对同性别儿童要树立起作为男性阳刚之气的性别角色形象,或者作为女性阴柔之美的性别角色榜样。最后,无论同性父母或者异性父母,在孩子4—6岁时,一定要坚持正向引导、正面管教,杜绝严词呵斥或打骂体罚,以免加剧儿童内疚自责的负面体验,进而动摇他们构建自信人格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M].鲁小华,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2-15.
  [2]吉尔·萨夫,大卫·萨夫.客体关系入门[M].邬晓艳,余萍,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3.
  [3]徐光兴.“雨人”的秘密:解读自闭症之谜[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5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