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代北漂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北漂,是当今的一个流行词语,指的是从全国各地到北京工作、谋求发展而没有北京户籍的人。其实,古代也有北漂,即从全国各地进京的人。古代北漂族,能人辈出。这是怎么回事呢?
  隋朝之前,朝廷选拔官员多依据家庭出身,加上严控人口流动,北漂这个群体很小。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后,朝廷的人口管制政策开始松动,一些读书人纷纷进京赶考。因为根据科举制度的规定,那些在县试、府试中胜出的佼佼者,必须去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
  隋唐科举不仅看考试分数,还要看有没有权贵、名流推荐。那时,考生们一般会提前一两个月抵达京城,熟悉考場环境,寻访权贵以得到推荐,顺便欣赏京城风光,然后按时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那些读书人还会在京城再停留一两个月,等候放榜之日,期待金榜题名。
  于是,在唐朝首都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经常聚集一大批北漂的读书人。他们熟悉考场后,就怀揣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到处去拜访权贵、名流,只为求得推荐书。
  在拜访权贵、名流的过程中,有时会遭到拒绝,但他们依然不放弃。
  当年,白居易提前赶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抵达长安后,他怀揣自己的得意之作,拜访了著名诗人顾况。
  顾况拿到拜帖,看了看白居易的名字,幽默地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长安城粮食很贵,房价也很贵,要想在长安城定居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顾况看了白居易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立即被他的才华所吸引,称赞不已,说能写出这样的东西,“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意思是,凭白居易的这首诗,他在长安安居没问题。
  于是,凭借优秀的成绩和顾况的推荐,白居易顺利通过了科举考试。自居易在长安城漂了差不多半年,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谈起历史上的北漂族,不得不谈到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进京,比白居易早很多年,而且他还属于“全国漂”(以下简称“国漂”)。尽管如此,李白北漂时的故事,却最为传奇,令人称道。他先是“国漂”,因此结识了不少名人。进入长安时,李白已是而立之年。
  贺知章看了李白写的诗文后,说他的诗“惊天地、泣鬼神”。于是,李白很快誉满京城。但是,没过多久,李白又离开京城了。
  后来,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40岁出头的李白被唐玄宗召入京。考虑到李白的诗名气大、传播快、流传广,唐玄宗布置给李白的工作任务是专门为皇帝主持的重大政务、庆典活动写诗,相当于以诗的形式撰写帝王重大政务新闻。
  可惜,李白没干两年,就因为种种原因被皇帝赐金放还(辞退)。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北漂了10年。在科举考试中,他屡考屡败。后来,他果断抓住机会向皇帝进献诗文,得到赏识。尽管官职不算大,但他总算能填饱肚子。
  柳永是宋朝著名的北漂。1008年,柳永从老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他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但是,柳永屡试屡败,一直到1034年,才被录取为官。
  20多年间,只要参加科举,就必须到京城一次。柳永究竟北漂了多少次,在北宋首都漂了多长时间,不得而知。
  自唐初到清末,到京城北漂的读书人多达数千万。古代北漂族,有的成为地方大员,主政一方;有的出将入相,名垂青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