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作物间套作种植原则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是一项解决人多地少和前后茬作物抢节令问题、缓和劳动力矛盾、恢复地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科技措施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发展的意义,介绍农作物间套作种植原则,并提出农作物间套种植的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间套种;原则;建议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如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一、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概述
  农作物间套种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技术,是在同一田地上按照一定的占地比例种植2种或2种以上的农作物,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时间与生产季节相近或交叉。农作物间套种能够有效利用作物的时间差、空间差、相互竞争的生态差,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和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种植密度,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1]。
  我国人口多,农业人口比例大,人均土地占有率低,农业科技工作者肩负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职责。推广与应用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之一,利用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
  二、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发展意义
  (一)利用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在种植主要农作物的同时利用空隙种植另外一种作物。比如,在一块田里同时种植马铃薯和白芸豆,玉米套种大豆等。马铃薯是矮秆作物,白芸豆是藤本需要支架的攀爬植物,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种植,其生产空间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禾本科植物与豆科植物套种,可以弥补玉米对氮肥的需求,可培肥地力,促进作物生长。这种种植方法能有效增加单位面积农作物的种类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二)合理利用光热、水肥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增加作物种植密度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以玉米、大豆、豌豆间套种为例,玉米生长至孕穗期后,在玉米植株间套种大豆,8月中下旬玉米采收时大豆进入拔节生长期,玉米采收时除去玉米叶片和茎秆上端,只留茎秆的2/3。9月底至10月初在大豆成熟时,在植株间种植豌豆,大豆在10月中旬可以采收用于鲜食,大豆茎秆置于行间作为有机肥,此时豌豆已出苗3~5 cm,留下的玉米茎秆可以作为豌豆攀爬的支架,豌豆在12月至次年2月可采收鲜食,这样的种植模式一年三熟,大大提高了复种指数。云南省永胜县南片乡镇的农民凭借当地的这些光热资源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在合理利用和分配土地的基础上开展作物间套种,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光热水肥资源,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病虫害
  实施农作物间套种,改善田间小气候,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此掌握这门技术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必要。实施农作物间套种,不同农作物交叉生长对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对土壤湿度、空气湿度也有改善作用,利于作物生长,能起到防止水分流失及防旱保湿的作用。
  (四)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复种指数
  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运用能起到改善土壤状况的作用。不同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不同,有的还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作物秸秆还田更有利于恢复土地生产力,提高土壤肥力。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的推广,做到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是一项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技术措施。
  三、农作物间套种原则
  (1)农作物间套种是一种立体农业,要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合理搭配种植农作物。例如,高秆与矮秆作物间作,深根系与浅根系结合,作物的播种期、成熟期要错开。
  (2)要考虑作物对肥料的不同要求,如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套种,有利于作物对不同肥料的需求,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3)间套种的作物要对病虫害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要有利于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减少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4)間套种的作物要选择喜光作物与半阴作物搭配、阔叶作物与针叶型作物搭配,有利于作物充分利用光能。
  (5)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作物。农作物间套种首先要保证主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热水肥充足,保证其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兼顾间套作物的生长需求。例如,马铃薯与白芸豆占地比例为2∶1,有利于通风透光,保证间套作物的光、热、水、肥的正常需要。作物的搭配也要综合考虑作物的植株形态、叶片、前期生长状况等。例如,玉米与生姜、玉米与大豆或菜豌豆、马铃薯与白芸豆、玉米与魔芋以及新植的果园套种花生、大豆、蔬菜等较矮的农作物,可以极大地利用空间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总之,间套种的作物要科学、合理地搭配,要有利于作物间的互利互补,促进双方的正常生长。
  四、发展农作物间套作的建议
  (一)正确引导,因地制宜地推广适用技术
  在推广间套作种植技术的同时,要做到正确引导、因地制宜地推广,因为这项技术措施不是任何地方都适用,对海拔、土壤、光热、水肥都有一定的要求。科技人员要加强技术宣传,正确引导,因地制宜地将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同时,对技术人员加强培训,掌握更先进的种植技术,才能更好地将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二)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做好科技服务工作是科技人员的本职工作,科技人员不仅要做好科技推广、宣传、指导工作,还要做好产销信息服务工作。产品的种植技术服务是科技人员的首要工作,产品的销售是另一方面的服务,一个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市场,会直接影响产品的产值,最终打击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产品种植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综合评定需要种植的农作物及种植量,农业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积极地为农民做好产销服务工作,确保农民丰产丰收。
  (三)认真总结,提高服务能力
  在推广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同时,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服务能力,找出不同区域的最佳种植方法和最佳品种搭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发展历史悠久,但是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只有技术人员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才能提高其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明书.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意义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3):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