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疑则进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组合作学习,教育学方式的转变,各种教育界的新生事物此起彼伏,交相辉映,以至于从教者忙于應对,无所适从。我也不例外,但我不焦虑,不惶恐。静思之余,去粗取精,为我所用。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深受学生们喜爱,也颇为高效的学习方式。多年来,我始终在坚持着这种学习方式。但我的方式并非高大上的那种,我称之为“草根小组学习”。这种方式,在我的课堂上,没有太多程式化的模式,没有费尽心思的铺排,就是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态。
这种坚持,源自于我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认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
这里的“好奇心、求知欲”即学生萌芽状态的探究意识。经验告诉我,孩子“好奇心、求知欲”的激发,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好的土壤。由于时代的进步,现代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更强。那么,如何很好地对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进行引导,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探索进去的积极性,进而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品质——探究精神,则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条绝佳的路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讲的很有道理,读书无疑,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相应的思考,有疑好问,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就进了一步。读书过程中,矛盾不断产生,不断解决,思维不断发展,阅读能力也就不断提高。如果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提出问题,并且有所疑惑,那就说明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运用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是积极地、主动的去阅读。所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阅读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探究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去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即使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但是相比不提问题会更好,而且教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要予以鼓励,给学生肯定,这样学生会有更大的信心去完成阅读。此外,即使所提问题与课文内容不相符,也不是重点讲解内容,只要学生提出来,教师都应该去耐心的解决,并且引导他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找准方向。同时,老师可以表扬提问提得好的学生,启发大家围绕教材的重点来提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质疑问难就能“放胆”了。
在鼓励学生放胆提问的时候,教师要消除两个思想顾虑:一是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解答,会对教师的威信有所影响;二是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多,占用上课的大量时间,从而影响了教学计划,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说白了,教师完全可以不用担心上述两个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一时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可以跟同学说等他想出更好的答案再来为学生解答,这样一来,孩子能看到一个真诚的老师,并且明白人人都是需要不断学习,包括老师,而且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问题,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机会。此外,如果学生提出过多的问题,会不会影响教学时间、打乱课堂计划呢?开始有可能会占用一些课堂时间,但是慢慢的通过训练,学生自己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升,逐渐不会再提出一些索然无味的问题,并且会抓住重点提问题,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学的速度不是慢了,反而快了,教学效果不是差了,而是高了。何况,学生提的问题,不是每一个都需要当时解决的。有的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课后个别解决。如果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教师没有考虑到,这时候就需要临时调整教学计划,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这不是“打乱”计划,而是完善计划,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要引导他们逐步将问题提到点子上,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这是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说,要在学生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基础上,去慢慢的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的方法,一是表扬问题提得好的同学,说明好在何处,还可以让提出问题的同学去分享自己提问题的想法,让学生进行交流,从而锻炼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二是要加强对学生如何有效的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提问题,例如:《草船借箭》一课,中心是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智慧和才能,但是文章没有正面写出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智慧和才能,如果围绕课文的重点和中心来思考,那就不难发现“为什么”的问题。事实也正如此,有学生读了课文后提出“周瑜明明是为难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还敢答应三天拿到十万枝箭?”在总结课文时,学生又提出“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智慧和才能呢?”显然,这些问题都提到点子上了。学生们积极思考、议论,我也参与其中,进行补充、点拨。通过这种提问题、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实现了深度教学,同时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更多课堂学不到的东西,并且教师对其的鼓励和表扬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鼓励并引导学生联系过去已经学过的知识质疑问难。这是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说,学生不仅能能在新的教学课堂上提出新的问题,而且可以联想到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实现学以致用。通过对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联想,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当前的新问题,而且能巩固之前的知识。例如:在学过写人的文章后,学生初步懂得了要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神态、动作、语言、心里活动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当他们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丰碑》一课时,发现这课的写作方法和过去有所不同,因而提出“这篇文章重点是写军需处长,为什么仅仅用了一个自然段的篇幅写他,而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将军呢?”学生通过提问,学会了提出有价值的文章,并学会了思考!
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经常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其形成良好的思考、探究的习惯,必然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形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