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一文是专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一些粗浅策略。目的在于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本文是根据新课改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理念以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而撰写的。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体验性;探究性;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08-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呢?我个人认为应先找出弊端,再对症下药。
一、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弊端
1.教法不当,以教师琐碎的讲解为主,把血肉丰满的课文支解成七零八碎的知识拼盘。阻挡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2.学法不当,不让学生认真阅读,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无意义、无必要的,甚至是荒唐的练习中,或是无任何探究意义的问题解答中。
3.不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以所谓的“标准答案”唯命是从,僵化了学生的思维。
4.学生的阅读面窄,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种种因素制约,很少读文学名著及报刊杂志。
5.考法不当,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体验性阅读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中存在多重对话,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些都为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我们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反应。如对文本的意义,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对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做出反应。将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的意图进行比较。如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教师针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名句发问,“司马迁就此一死,以捍卫做人的尊严,对一个封建士子而言,难道不是重于泰山吗?”教师鼓励学生再读、体会,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体会及生活感受驳倒教师的发问:“不同的人心中的泰山是不一样的。”这是多么精辟的感悟啊!这才是学生的独特感受呀!
2.探究性阅读教学法。
探究性阅读是开放性阅读,它的阅读渠道不仅在课堂上,也在课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学生的生活实践等渠道。探究的起点是问题的提出。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后,可以根据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是在表达上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应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掌握探究的方法,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结果。学生一旦养成探究的习惯,就能促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将对他们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有好处。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我们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趣味性导入。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老师上课,不能天天都用这样的开场白:“今天,我们学习第几、第几课,请同学们翻开多少、多少页。”这样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抹灭了孩子心中的期待。所以,好的导入方法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趣味性导入多种多样,有讲故事导、问题导入、音乐导入等。如上苏教版第四册中的《沉香救母》一课时,可用故事导入法,在上第五册中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可用音乐导入法等。
3.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激起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表现出喜欢学的情感,产生了这种情感才会密切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学生才会产生愉悦、兴奋乃至追求成功的渴望。心理学家实验表明:许多人在一起活动,可以提高活动效率,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我在上苏教版第四册中的《狐假虎威》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当小演员的活动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要上台表演了,他们一定会想办法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要词语的意思。这就激起学生乐意读的兴趣。我选了一个学生演“狐狸”,一个学生演“老虎”,其他同学当“白兽”,我则读旁白,这一下同学们的兴趣可浓了,在熟读课文之后,个个争着演狐狸和老虎。课本剧开演之前我真担心二年级的同学表现不出狐狸的狡猾、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结束后,出乎我的预料,他们的精彩表演告诉了我,他们已经完全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这一次活动非常成功,学生也在兴致盎然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3.3 多用鼓励性语言。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多用鼓励性语言,也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此法我屡试不败。例如我在上《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当学生读完“快把营养交出来!”后。效果不是很好,我却说:“你读得挺好,但你太温柔了!能不能凶一点。”学生在得到肯定后,就更有信心了,兴趣也更浓了,当他再次读完后,效果不错。于是我说:“你真厉害!一下子就理解了‘气势汹汹’这个词的意思了。”其他同学早已跃跃欲试,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他们是多么希望在老师面前表现一番,多么想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啊!有时候就是那么看似普通的话语,就能轻而易举地激起學生的阅读兴趣,点燃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望。
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学定教,以人为本”,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社会生活,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尊重他们的个体感受。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