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力数学游戏 提升学生运算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目前的小学计算教学面临着老师的“教”轰轰烈烈走过场、学生的“学”不假思索随意来、课后的“练”模式单一没动力的困境。作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可以借力数学游戏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以“24点游戏”为例,从设计游戏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灵活游戏形式、注重游戏连贯等四个维度,阐述借力数学游戏开展计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游戏;24点游戏;运算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严肃、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缺乏了语文学科的抒情,欠缺英语学科的活泼,对比图音体的自由灵动更是望尘莫及。因此,学起来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学生不断地重复着机械性的练习,久而久之,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反效果。但是,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习数学的各个环节中,几乎都离不开运算,运算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计算教学目前面临的困境
  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规律正确进行运算的能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更是比计算能力还要更高一个层次的能力。而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还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創造力、开拓数学逻辑思维。但是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我们就经常陷入这样的困境:明明看似很简单的计算,学生计算时老是出错,准确率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归根结底,其实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出现了问题:
  1.老师的“教”轰轰烈烈走过场。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了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本身是很好的,尤其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解题能力很有帮助,但是有的老师光在多样化教学上花功夫,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平均用力,没有在多样化教学的基础上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筛选,结果到最后,学生看似学到了很多种方法,其实没一种是掌握到位的。
  2.学生的“学”不假思索随意来。计算,更多时候是运算法则的运用,学生计算的出错,往往是因为他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理解某些计算法则的算理,最终导致整个运算的错误。
  3.课后的“练”模式单一没动力。目前大多数的计算练习还是以笔头训练为主,单一的练习模式让本就枯燥无味的计算更显无趣,根本就无法提升学生自动自发进行巩固练习的动力。
  二、借力数学游戏开展计算教学的优势
  正如美国数学家马丁·加德纳所说:“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老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为了打破计算教学的这一僵局,笔者尝试在数学计算教学中适时引入数学游戏,例如,在进行一年级“10的加减”教学、二年级“乘法口诀”教学时,我加入不同形式的“对口令”游戏;在进行三年级两步计算和四年级运算律中引入“24点游戏”……笔者发现:这些数学游戏的加入,使计算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符合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的呈现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毫无抵抗力的。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加入“游戏”的元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接受”成“主动学习”。
  2.老师寓教于乐,加大参与动力。游戏的加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鲜活起来,学生不再把老师所讲的教学内容当成一个学习任务来完成,而是把它当成了一个挑战,这样更符合小学生的口味,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会随之提升。
  3.利用竞争意识,提升学习收益。游戏之所以吸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游戏往往和竞争捆绑在一起,不管是“闯关升级”,还是“与人对抗”,最重要的目的都是加大游戏的刺激度,将游戏的收益最大化。在学习中引入游戏的目的亦是如此,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的收益。
  三、借力数学游戏开展计算教学的策略
  既然数学游戏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用好数学游戏,使游戏为我所用,并借此帮助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呢?下面以“24点游戏”为例,谈谈如何借力数学游戏提升运算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内容
  老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明确“数学游戏”是为了辅助(下转第36版)(上接第35版)教学,其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教学”。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内容时就必须依纲靠本,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游戏,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要让游戏服务于教学。例如,在一年级学习凑十法时,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小游戏,老师出一张数学卡片,学生找出能与之凑成10的数字伙伴。在二年级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可以设计“凑数”游戏,每人每轮抽一张牌,由参与者决定将牌放在哪个数位,凑好数后比较两人所凑数的大小,数大为赢。四年级学习运算律时,可以设计“24点”游戏,每人抽取数字牌,看看谁能最快凑成24……其实,游戏内容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是:游戏内容要符合学习目标,否则就不是一个好的数学游戏。
  2.明确游戏规则,激发学习兴趣
  在组织数学游戏前,要先和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否则就会出现满堂闹哄哄、而学习成效大打折扣的现象。游戏规则的制定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什么可变化的,如24点游戏,这类型的游戏规则可由老师直接呈现,以简单易懂为原则;另一种则是可以变化的,如,“找朋友”的游戏,既可以两个数凑成10,也可以两个数凑成8……这时,老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学生参与制定的规则,更能吸引学生全情投入游戏当中。
  3.灵活游戏形式,提升运算能力
  既然是游戏教学,在组织形式上就可以更加的灵活多变。
  ①集体与个人的调整。在组织游戏时,教师作为主导者,应根据游戏的情况,对参与角色进行调度,如:有的游戏让男生与女生进行对抗,有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有的游戏适合同桌间进行,有的则以个人名义进行参与……又或者在同一个游戏当中进行阶段时的调整,挑战者的改变也能直接影响参与者的兴奋度,甚至将一个游戏推向高潮。   ②课内与课外的延伸。我们常说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还有其它的学习任务,游戏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游戏,因此,很多游戏往往需要课内先尝试、课外再延伸。笔者在开展“24点”游戏教学时,先在课堂上和学生明确了游戏的规则,组织学生开展了几轮的游戏,然后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寻找对手进行挑战,这样就可以将课上的数学游戏,延伸至课外,既保证了教学时间不受影响,也能让孩子活学活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大大提升了游戏效益。不仅如此,晚上还布置家庭主题作业:与父母一起玩“24点”的游戏,将课外的游戏延伸到家里,提升运算能力的同时拉近亲子关系。
  ③活动与练习的变化。
  数学游戏多数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个时候往往是不需要学生用动手的,但是归根到底数学游戏是服务于教学的,所以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组织了数学游戏后,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也对游戏的规则变得熟悉了,这时,我们就可以适当将活动的形式向。我在组织“24点”游戏时是这样操作的:一开始是利用数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在开展了几轮比赛后,学生逐渐掌握了计算24点的规则,并培养起了一定的数感,这时的学生对24点的游戏活动形式也开始有点审美疲劳了,于是我适时对形式进行了调整,对学生说“现在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在我们增加难度,你能闯过这关吗?”这时适时将以活动为主的24点游戏改成了以“习题计算”的方式进行呈现,不仅顺利地由具象过渡到抽象,更是让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线下与线上的结合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翻转课堂”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课堂可以翻转,那计算练习可以“翻转”吗?确实,网络或手机上也有很多的电子资源可以利用,这些电子资源以其亮丽的色彩、图文并茂的特点吸引着学生,而且通过查找发现:网络上也有各种类型的数学小游戏,这些线上的游戏具有题量丰富、快速判断的优点,这是老师人工所不及的。于是在组织开展“24点游戏”的时候,我引入了网上的电子益智游戏资源,同时也找到了一些关于24点的app方便学生练习。练下练习与线上游戏的相结合,既提升了學生练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练习的量,还解放了老师。
  四、结合学段特点,加强游戏连贯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尤其是计算教学,几乎贯穿所有年级,数学游戏的设计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独立设计,也可以根据学段特点稍作修改、贯穿始终。例如,“24点游戏”的游戏规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因此更适合中年级的学生,那是不是低年级的计算教学就用不上呢?其实不然,数学是相通的,尤其是计算,数学经常强调要“变式练习”,其实数学游戏也可以进行“变身”。例如,在教学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计算时,我将游戏设计成“老狼老狼几点钟”,即要求每人一张牌,计算两人的和与差。在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时,就将游戏升级为每人两张牌凑成两位数后,计算和与差。在二年级教学乘法时,又将游戏调整为每人一张牌,计算两数积。这样,在三年级学习了混合运算后,再逐渐开展24点游戏时,一切就变得如此顺其自然。
  数学游戏犹如魔术师手中的道具,教师就是魔术师,就看魔术师如何发挥智慧为手中的“道具”变身,相信只要用好数学游戏这一道具,一定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能吸引学生与你一道奔跑在学习数学的路上。
  参考文献:
  [1]学周刊.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行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4.
  [2]陆霞.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误区[OL].考试周刊编辑部,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