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校本化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对新时代学生的总体要求,是学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变革,真正把核心素养内化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在校园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课程建设和实施要以人为本,从学校教育的整体来落实课程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关键品格和能力,从而形成开放、多样的课程形态。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校本化;课程管理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5.007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5-0031-04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为素质教育的落实提出了科学化、具体化的目标,它是对新时代学生的总体要求,是学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变革,真正把核心素养内化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在校园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
学校应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传承、创新传统优秀文化与艺术,打造独具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校。我们延吉市北兴小学校在“诗笛”特色学校建设中,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项目特色,诗笛活动的开展;再到办学特色,诗笛课程教学及文化建设;最后到特色学校,形成诗笛教育思想。学校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小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学校特色文化,提炼出延吉市北兴小学的理想学生形象关键词,即“雅行”“乐学”“灵气”“阳光”,以此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雅行指自尊自律,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乐学指乐于学习,探索规律;兴趣浓厚,习惯良好,有终身学习意识;灵气指有一定的思考力、表现力、动手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强势智慧;阳光指身心健康,坚韧乐观,注重合作;有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四个词,与国家层面“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六大核心素养是高度契合的。雅行是向善的追求,乐学与灵气是求真的结果,阳光是尚美的境界。知行合一,寓意深远,蕴含我校培养雅行、乐学、灵气、阳光的中华好少年的执着追求,成为我校贯穿于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坚持以生为本。构建利于育人目标生成的课程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必备品格和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生活需要。学生将来如何生活?现在应该如何学习?老师应该如何去教?我们认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就应该是激发“教学方法一学习方式一生存法则”系统转变的课程。因此,我们的课程目标确定为:通过扎实实施基础课程,综合推进主题课程,丰富社会实践和社团课程,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
我们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融合,重新规划的学校课程结构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两类,基础性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由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等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以质量为导向,铺垫学生扎实的基础。拓展性课程包括主题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社团课程三大课程门类。
主题课程是把各级课程与各个学科中相同或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删减和整合,然后在一个大主题下面生成不同的小主题,开展跨学科、跨课程的联动学习。主题确定包括:一是依据目标,筛选内容。将学科中内容相关、相似的章节和带有普遍性联系的内容抽取出来,归类到一起,进行教学资源整合。二是分解内容,确定主题。在充分调研学生现实问题与需要,并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命名一个主题研究方向,然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合理编排,统筹设计,通过删减、填補、整合,形成以自主、体验、生成为主要特征的研究主题。社会实践课程以阳光实践,志愿服务为导向,将家庭、社区和社会引入课程,生活即教材,生活即课程。我们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着手建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博物馆基地、植物园基地、游泳基地、滑雪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生态养殖基地、爱心孝老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等。我们将整合综合实践课程,在保证国家课程顺利实施基础上,利用长短课,结合学科特点改变学生授课形式,达到校内校外都是课堂,生活处处皆是教育。
社团课程以个性发展与专长为导向,普及性社团与精英社团相结合,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发现兴趣,发展特长,找到自信,走向成功。我们根据课程持续时间和性质,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每周五下午,80分钟两节课连排,学生“累并快乐着”。目前我校社团课程有23门左右,学生通过报名选课,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打通班级、年级、学段,实行分类、分层、分性别走班学习,选择性教育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打造新“六艺”课程体系。推动学校课程发展
任何一所学校课程开发必须体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必须突出学校育人目标与特色文化的凝练与创造。承载教育源头,我们踏着圣贤的足迹,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我们构建诗、书、礼、乐、数、术新“六艺”课程,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学校建立了六个板块的课程目标,即:诗以道志;书以道理;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数以道分明;术以健身心。
诗以道志:用诗歌表达理想和志趣。我们开发了诗笛课程。诗笛课程是我校自主开发的一门特色课程。“诗笛”即诗词与陶笛。早在2500年前,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乐教育观点,我们的“诗笛”教育是立足于传统诗乐教育思想而提出来的,并在这思想上进行创新,诗词为主,笛乐相辅,诗笛结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实现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的完美整合。
书以道理:用书籍和阅读来形成品格和修养。我们开发双语演讲、讲故事、字理万象等课程。文字背后的故事改变品德,故事塑造学生灵魂;演讲让学生开放、乐观;培养学生阳光、独立、富有创新精神且彰显中华传统美德的高贵品质。 礼以道行:用中华优秀礼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言行和心智。我们开发了雅行教育、队风队纪、茶弈双修、亲情课程。“不学礼,无以立”;坚持每日做好“雅行少年十个道德好习惯”,养成健康文明、言行一致的生活方式和规范行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乐以道和:用艺术来净化情感和心灵。我们开发了陶笛、排箫、剪纸、合唱、威风锣鼓、纸艺画、沙画等课程。让学生的内在潜质得以开发,点燃学习兴趣,激发其内心的自豪感,为塑造完美人格打下坚实基础。
数以道分明:用数据和创意来阐明思维和判断。我们开发了创客、3D打印、机器人等课程。通过动手实践、参与体验、开动脑筋,走进科学世界,探寻未知世界,创造无限可能。
术以健身心:用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身心。我们开发了象帽舞、飞叠杯、足球、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教学联盟项目等课程,继承世界非遗项目象帽舞,创建第一套象帽舞广播体操,通过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锻炼学生意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形成健康的心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慢慢从兴趣培养走向精英培养,这些课程真正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开学生想学的课,教学生想要的知识。
三、改革课程管理,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为了使课程顺利实施,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转变教师原有观念,实现身份由“学科人”向“项目人”的过渡。学校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成为“专才”与“通才”的结合体,教师不仅要专,还要博。我们将教师按照兴趣和特长划分了6个选修课程教研工作坊,多名兴趣和特长相近的教师组合成一个工作坊,在领头人的带领下对教学资源、学生活动、教学策略、教学案例等内容进行研究。每一门选修课程均是经过一系列精心的论证与准备之后方可进入编写。每一门选修课程的开设都必须回应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具体指向,经过“立课调研一确定微课标一课程规划一撰写教案”等环节,即每一门课都有一个主旨学科和跨多个学科的整合,依托主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梳理选修课程的核心能力指标。例如“字理万象”背后是语文学科唱主角;“诗笛”背后是音乐学科唱主角;创客空间背后是数学学科唱主角;“生态农场”背后是科学学科唱主角,象帽舞广播体操背后是体育学科唱主角;剪纸生花背后是美术学科唱主角等等,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地整合多学科资源,采用单元主题的形式带着学生学习。同时要求后勤及安全部门负责人,转变了工作思路和方式。把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绿化美化、饮食文化等工作,视为学校隐性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程学习实践场所与资源;把营养午餐、安全演练、保洁如厕等一系列常态后勤安全工作作为课程进行研究。比如:是否可以在学生用餐过程中开展节约粮食和感恩教育,在安全演练中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教育,聯系其他学科共同进行。当课程成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时,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就逐渐进入良性循环模式。
二是整合校级职能部门,成立学校“‘新六艺课程’研究中心”。“‘新六艺课程’研究中心”主要负责拓展课程教师的管理、指导和培训,教材的研究和开发、考核和评价等,专职进行课程研发,服务于学校的科学决策。
“‘新六艺课程’研究中心”负责整体规划学校的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之外,研究的重点,是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将原有的一个个独立的活动设计成系列课程;围绕教师的发展需要,重点考虑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研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具体实施中,基础性课程的管理主要由教导处执行,由各教研组落实。同时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相关要求,维护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开齐开足课程。
拓展性课程中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主要由乡村少年宫活动中心执行,由拓展性课程教师落实。要求申报拓展性课程的教师必须提交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评价方法、课时讲稿提纲等相关资料,与学校签订授课协议,保证每节课的落实,期末进行成果汇报。乡村少年宫活动中心负责考核评价开设的拓展性课程和任课教师。学校根据学生的参与反馈情况,结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调整,使其更符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激发自我实践的愿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是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为课程稳步实施提供保障。“‘新六艺课程’研究中心”在开发过程中负责政策导向,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检查与落实基础性课程与拓展课程的执行情况,每周做好巡查与记录,并做好学生调查问卷,期末组织好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工作保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是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以目标过程管理为手段,按照“学生需求调研——可行性分析——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分步实施——成果交流”流程进行课程管理,确保课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二是实施课程资料规范详实。每个课程开展都要收集好材料,主要内容包括:主题课程实施方案、学生实践活动材料(包括小组研究主题和计划、小组活动资料、活动后汇报材料)、实践活动照片及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任务、分工等)、课时教案、影像资料(研学照片、上课照片、录像)、教师反思、学生收获等。三是师生相互协作,努力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同生共长。
四、创新课程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氛围评价法”是我校课程管理的评价方式,尤其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教师参与者和引导者的地位,关注师生的行为特点、思维品质和情感体验。用“氛围评价法”优化课程内容,践行“课程即经历,经历即体验,体验即成长,成长即成功”的课程理念,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的落地。
建构“氛围评价法”引用了“C-L-I-M-A-T-E-R”的概念:
“C”即Curriculum(全部课程)
“L”即Life(课程即生活)
“I”即I(“我”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评价对象) “M”即Measurable(用于测量的科学评价法)
“A”即Available(可利用、可获得的评价指标)
“T”即Thinking(关注思维方式评价)
“E”即Experience(课程即体验也是评价点)
“R”即Retainable(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能保持的,可保留的)课程中活动体验)
评价分为“课程、教师、学生”这三个维度:课程评价着眼于“课程即生活”、“课程即体验”这两大指标;教师评价着眼于“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教学能力”;学生评价着重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知识、能力、思维训练、价值观形成四个方面。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呼唤创新性与全面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克服课程评价片面性与功利性的追求。而“氛围评价法”在原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更加能够体现、促进、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核心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价值的融合,它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纽带,是实现人的自我发展以及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氛围评价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体现对课程内容的有效组织与整合,以素养发展为本,追求情境化、开放化、过程化、体验化的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评价。
氛围评价法坚持以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师为评价主体,因为教师充分了解课程,实施课程后第一时间收到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课程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对学生的影响怎么样,他们最有话语权。对学生课程的评价,其学业水平方面可以量化,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无法用数据来描述。通过氛围评价法从课程内容、生活实际、主体间性、学业评价、达成效果、思维发展、情感体验、共同发展等方面,体现师生主体性价值和特点,师生双向评价,发现学生内在潜力,有效调整课程教学,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发展。同时使学生从被动的评价转变为主动的评价,通过自评,学生增强了主体意识,学会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养成了自我完善与提高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和自主能力的培养。通过师生、生生之間互评发展了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其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运用氛围课程评价法,通过对课程、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分析比较,使得量化评价与质性研究有效结合,让学生核心素养在课程实施中落地生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9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