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浅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是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途径,也是感恩素质的体现方式,然而近几年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感恩状况却存在争议。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域来阐释高校贫困大学生失信行为和负性能量产生的原因,并从心理健康、理想信念和感恩氛围等方面提高感恩意识。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贫困大学生 感恩意识
十八大以来,教育精准扶贫已成为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也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方向。然在资助的过程常出现违约、不诚信、虚荣、冷漠等感恩意识淡漠的状况,部分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强甚至很低。贫困生作为主要的资助对象,其感恩意识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资助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感恩过程中所体现的积极品质和情绪正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张定燕[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通过积极干预的方式能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蒋金芸[2]对贫困生助学金使用情况发现,大部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亟待提高。因此,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探析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也为贫困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提出更多有效的建议。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行为折射
1.失信行为
为实现“让每一位学生不再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国家实行“奖、助、贷、补、减”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力保每一位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然在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常出现毕业后不还或逾期还款等失信行为,这不仅违背了国家资助体系的初衷,还会对其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探究其失信行为背后的原因具有重大意义。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其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即“找到一切行为背后的闪光点”。贫困生助学过程中出现的失信行为,看似个体品质的不良表现,实是自尊心的折射。贫困生长期艰苦的生活让其更要强、更敏感,当毕业后面临找工作、生活开销、偿还贷款、支援家庭等巨大的现实问题时,他们会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但他们的自尊心却不允许其向现实低头,因此他们常选擇逃避的方式来面对无法解决或不愿意寻求帮助的事。
2.负性能量
贫困生长期面临的经济困难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产生自卑、敏感、脆弱、虚荣心等负性能量。“因为贫困、因为接受了资助,在某些事情上必须听话”这是贫困生常遇到的问题,严重违背了个体内在的自我发展。为了感恩他们贴着“好学生”“乖学生”的标签,逐渐失去独立判断、思考的信心与能力。而这些负性能量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是个体以弱者形象出现的自我防卫,是一种生命的警觉,其目是为了保护自己。但在生活中自卑、敏感、脆弱等负性心理常被误解为“不知感恩”,从而造成外界对贫困生的不良印象,这些印象又反作用于贫困生,形成恶性循环。
二、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认为完整的个体应具有一种平等、不畏名利,独立自主的人格。外界应认可其行为选择,尊重其内心思考,鼓励其自强表现。同时还鼓励个体通过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和富乐的方式来培养积极的心态。故对贫困生感恩意识的增强可从以下入手:
1.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张定燕[1]发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分享“丰盛周记”能提高其感恩意识;赵星竹[3]发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会影响其学习的投入程度;心理学也发现儿童尤其是家庭条件艰苦的,若早年没有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顾,安全感会严重缺乏,在人际关系中也会感到更多的害怕与敌意。因此,心理健康的教育应该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来培养。
首先贫困生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内心力量;其次家庭和学校在沟通、教育方面向贫困生传递积极的感恩内容,让其对感恩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接受熏陶和感染。尤其是学校应利用自身资源宣传心理咨询的作用,让贫困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倾诉与发泄。开设合适的心理课程,让贫困生掌握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最后社会积极引导大众正确、客观的看待感恩行为,社会舆论对贡献爱心行为的关注要适度避免对贫困生造成压力。同时还要注重诚信教育,让其形成积极的道德品质。
2.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感恩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良好素质的体现。汪依桃[4]等人发现团辅能提升学生的感恩水平,促进感恩回馈行为;侯贤婷[5]建议以学校为主导通过思想教育来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注重道德素质培养,提升能力及思想意识和水平。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单纯的依靠理论知识,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实践中真正领悟到感恩的意义与价值。
3.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尤其在大学阶段。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积极的社会风气极为重要。
第一,要引导贫困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舆方向,客观、辩证的看到遇到的问题或事件。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作用,净化网络和影视资源,积极宣传正向的、乐观的、感恩的思想,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第二,家长、学校和社会要以身作则,建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习惯,向孩子传递积极、正面的感恩形象,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吸取更多感恩的意识和知识;第三,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在校园期间,成绩常是衡量学生优秀或获奖与否的主要指标,但却过于片面,不能真正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且感恩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要将学生的感恩情况纳入考核机制,从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建立好良好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定燕,郑凯,王丽芳.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3):417-420.
[2]蒋金芸,陈若莲,杨笛.针对高校助学金使用情况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8,8:18-20
[3]赵星竹,杨瑞.大学生感恩意识与学习投入的调查与分析—以黑龙江省大学生为例[J].时代金融.2018,12.
[4]汪依桃,韦慧慧.贫困生感恩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效果研究[J].校园心理.2017,15(6):414-416.
[5]侯贤婷.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11):174-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