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同时,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渔业产品的要求,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渔业养殖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
  关键词:淡水养殖;问题;对策
  我国有上千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淡水养殖历史非常悠久,近些年国家对于淡水养殖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我国的淡水养殖业是世界内陆渔业的一支劲旅,水产品总产量位居世界第3,而内陆渔业特别是淡水养殖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1。尽管如此,我国的淡水养殖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一直不能够被很好地解决,将会抑制我国淡水养殖的发展。由此可见,探讨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淡水养殖中的存在问题
  1.养殖技术粗放。目前,许多地方大都还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生产效率较低。淡水养殖个体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其主要的生产方式也比较传统,仍旧是分散经营、一家一户的模式。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养殖户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盲目地选择养殖的品种、苗种的来源以及成鱼的上市规格。在饲料方面也没有遵循相应的标准,甚至有些养殖户使用的饲料是自己加工的,会对水产品质量以及水质造成影响。再加上近年来,人们大量投饵、施肥以及过度的使用消毒剂、杀虫剂,导致养殖场所的污染愈加严重,从而增加了水产品出现病害的几率。由于养殖技术的粗放,不仅使水产品的品质大大降低,还可能对当地的淡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这些都将制约淡水养殖的持续发展。
  2.养殖品种混乱。因为大部分的养殖户缺少系统的市场调查,致使他们对于市场的供求关系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养殖品种混乱的情况比较严重。另外,在大部分的淡水养殖区,多以传统的养殖品种为主体,这些品种养殖的数量多,这样在价格上就会降低。同时,养殖户在挑选养殖品种时,经常采取“一窝蜂”的从众心理,导致养殖品种太过单一,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控性。一些特优的水产种苗更是稀缺,只依靠于采捕天然的苗种,这就造成其养殖发展的滞后,甚至个别好的品种需要从国外进口,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3.养殖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目前,许多地方淡水养殖主要的经营方式是以家庭承包为主,科研、种苗、饲料、加工和销售基本上还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产业链尚未有机地构建起来。大部分为个体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竞争力弱;同时品牌创建和培育意识不强,水产养殖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少,在国内外缺少影响力和知名度,其效益与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零散、小规模、竞争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品牌等,这种局面不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难以促进产业化格局的形成。
  4.养殖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当前,我国水产养殖采取的是高密度、多品种、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加剧了养殖对象疾病的发生,养殖单位和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加大了用药量,更有甚者,部分养殖单位、养殖户为了过分追求防治效果和更低的成本,使用一些低价格高残留药物。
  5.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缺乏。目前,国际、国内消费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认识和要求,虽然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但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环节仍然薄弱,标准体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养殖生产环境、产品质量标准、药残监控等方面与国际市场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现存的标准,尚不完善,配套性不强,严重滞后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无标生产和无标流通现象十分普遍,而且现行标准多为产品质量标准,缺少有关水产品生产规程、种质、产地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标准,使得许多水产养殖品一直沿用过时的标准。
  二、淡水养殖发展的有效对策
  1.优化养殖环境及品种结构和。在水产育种方面,应采用多样的养殖方式。长期进行单一的品种养殖,就会损害到养殖水域的生物多样性,破坏养殖生态环境。养殖的高密度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前进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养殖作业时,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会直线升高,为了防治病害,就要大量使用药物,使得鱼体中留下药物残留物,也影响到水质质量。在水产养殖中,倡导进行低密度的自然养殖,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农药。
  2.规范药物使用。加强养殖环境监测和水产疫病的防控,加快研制开发针对性强、低毒、无残留的无公害渔药,研发渔用疫苗、天然中草药制剂等“绿色药”,科学合理使用药物,以提高养殖生物病害防治效果与水产品品质。
  3.促进淡水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要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的淡水养殖龙头企业。从品牌化、工业化等方面提升整个产业水平,推动淡水养殖业向现代化渔业发展。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无公害认证和出口养殖基地备案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源头产品质量,真正实现无公害养殖。
  4.加大选育优良品种的力度。优良品种对养殖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使用优良品种可增加20%-30%的产量。要实现淡水养殖的产业化,就必须先实现养殖品种的良种化,提高良种的覆盖率。要把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的遗传育种理论相结合,大力开展主要养殖品种的遗传改良与选育工作,建立原、良种场,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引种、选育、杂交等育种手段,培育一批优良新品种。同时适度引进新的优良养殖品种,研究其种苗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保证养殖的种苗供应。逐步建立和完善良种的繁育体系,尽快实现水产养殖良种化。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内容,是养殖种类的市场和经济可行性、养殖技术的长期稳定的支撑性及养殖水环境的长久利用性。因此,大力推广渔业环保技术、抗病及其生长优势的优良品系培育技术、优质饲料生产及利用技术,是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技术。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本文的研究就可以得知,虽然近些年我国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关于淡水养殖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进而为我国淡水养殖行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路春艳.浅谈北方淡水养殖中的问题及应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04).
  [2]秦放.北方池塘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03).
  [3]张天林.进一步发展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及基層研究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318.htm